快穿之绝色红颜被禁忌娇宠 第648章 世界六:柔弱无依的太子妃(88)
热门推荐:
风水云雷电
学霸一出手,霸道女总裁就躺平
我被不在了
港综:洪兴四九仔,踩靓坤扎职
人在大学,校花给我生了四胞胎
霸阳合欢
穿进后悔流?开局百抽,抽爽了!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果宝特攻似乎正参加副本的样子
“等等,等等,我……本宫什么事儿都没有,何须请太医,还有这次多谢景王殿下相救。”
柳灵兮看着忙做一团的众人,尤其是着急地都快哭了的叶芝,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她撑着自己的身子,想从软榻上起来,结果却被这个多事的景王给按了下去。
柳灵兮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根本敌不过对方,最终只能老老实实的躺了回去。
她感受着手背还有胳膊处的力道,还有那温热的大掌,像是火钳一样钳制住了她。
这还是前世今生,两人距离最近的一次相处,几乎已经是肌肤相贴了。
“景王殿下,你……你可否放开本宫,这样于理不合。”
柳灵兮能很清楚的意识到其中的不妥,她微微垂了垂眼,然后很快抬起了头。
当她看向盛长陵时,那柔和当中带着一丝急切的目光,尤其是眼睛湿漉漉的,很容易就打动了男人。
盛长陵平日里的脾气可不怎么好,可今日不知怎么,哪儿哪儿都使不出劲儿来。
他这时也知道自己失了分寸,尤其是大手之下的那只滑嫩的小手儿——
能明显的感觉到女子的指节纤细,手掌柔软,让他忍不住想再继续握下去。
可是当女子湿漉漉的眼睛看向自己时,她眼里的恳切还是让他没办法忽略。
盛长陵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如此被人裹挟的一面。
唉,真是败给她了。
“好,是小王势力,弟妹莫要怪罪。”
盛长陵老老实实的把手抽了回去,接着向女子拱手赔礼。
只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残留在他指尖的温度,还是那样让人眷恋。
柳灵兮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作为回礼,她也点了点头。
但是想着两人现在私下里相处,而且这一路上,她还是被盛长陵抱回来的,万一被别人看见。
这——,还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子呢!
柳灵兮想到这儿,眉心起了一层清愁,弯起的嘴角也落了下来,看上去实在让人怜爱。
盛长陵的注意力本来就没从女子身上移下来过,如今看了,更是移不开眼。
只是等他想要再看的时候,就听到女子柔柔的语气,朝着他说道。
“是,这次多谢景王殿下,但……你我身份有别,改日等太子回来,定登门道谢,不如——”
“不如让小王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太医不来,本王心里总是不踏实,万一太子妃路上出了什么好歹,太子皇兄回来得多难过。”
盛长陵见女子过河拆桥,把他用完就扔,好吧,其实就是看出了太子妃想要赶他走的苗头。
他多聪明啊?
府里那么多幕僚不是白养的,一些小语言,小手腕儿用的还是很明白的。
他三言两语,就堵住了女子的嘴,还把自己的行动美化成了对太子的关心,爱屋及乌。
这下,柳灵兮就算再想说什么,也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了。
空气又安静了下来,柳灵兮张了张嘴,最后也还是没有说出什么。
她紧张的时候容易咬自己的嘴唇,这是她的一个小标志。
这不,被一个不算熟悉的男人这么盯着,还与他一起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柳灵兮紧张地开始咬自己的唇瓣了。
她的眼睛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上下左右转个不停,轱辘轱辘的,看上去灵气十足。
盛长陵看着,有些忍俊不禁,忍不住跟她搭话说道。
“弟妹可是害怕小王,小王虽然凶名在外,但那些都是外界谣传,一点儿也当不得真的。”
盛长陵说这话的本意,原本是想让柳灵兮安静和平息下来,他看着都能感受到女子心中的忐忑不安。
只不过,他不提还好,一提就让柳灵兮想起了景王的风评。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景王在世人眼里的形象都算不上好。
虽说景王和太子都同样聪慧,可是他们两个有个巨大的反差,那就是彼此的性格。
太子身子虽然弱了些,但他可以称作十足的仁君,是个仁慈的主子。
曾经有宫人小时在他小时候苛待他,可是小太子都是默默忍了下来。
哪怕后来皇上责罚这群贱奴,想要将人处死,小太子都不计前嫌地为他们求了情。
即便是这些宫人没有留下来命来,还是被皇帝给下令处死了,但太子仁慈友善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
与之相反的,则是景王盛长陵的名声,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事情是这样的,二人一同在上书房读书,读到前朝吏治的时候,二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
太子认为前朝不杀文臣,是百官之福,认为这些士大夫应当被礼遇。
景王却大骂这些文人根本没有一点儿文人风骨,有的只有满肚子的算计,不为国家考虑,专门为自己口袋考虑,不杀他们简直是天理不容。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这事儿不知道怎么闹到了皇上面前,大臣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皇上自然是更偏向于太子的,他不认为太子说的对,但却觉得太子有容人之量。
因此,景王的风评就彻底成了太子的反义词,小肚鸡肠,阴险狠辣,容不得人。
再加上后来景王府对待那些幕僚也没有一丝优待,那脑袋是说砍就砍,风评再一次变差。
就连百姓们都知道,景王殿下是个阴晴不定的性子,动不动就砍人脑袋。
有的市井之人,还拿景王来吓唬小孩子。
说是小孩子再哭,就让景王来挖他舌头,小孩儿再也不敢哭了。
前世,就是因为景王这个破名声,导致身后的追随者太少,跟太子的根本就不能比。
当然,这些追随者来说,里面还是文臣言官居多,几乎都站在太子身后,是那种坚定的保太子党。
要不是后来他承诺优待武将和士兵,获得了几位大将军的支持,还及时发动了政变,说不定景王真的没这个机会了。
说起来,前世景王能够坐上皇位,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柳灵兮看着忙做一团的众人,尤其是着急地都快哭了的叶芝,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她撑着自己的身子,想从软榻上起来,结果却被这个多事的景王给按了下去。
柳灵兮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根本敌不过对方,最终只能老老实实的躺了回去。
她感受着手背还有胳膊处的力道,还有那温热的大掌,像是火钳一样钳制住了她。
这还是前世今生,两人距离最近的一次相处,几乎已经是肌肤相贴了。
“景王殿下,你……你可否放开本宫,这样于理不合。”
柳灵兮能很清楚的意识到其中的不妥,她微微垂了垂眼,然后很快抬起了头。
当她看向盛长陵时,那柔和当中带着一丝急切的目光,尤其是眼睛湿漉漉的,很容易就打动了男人。
盛长陵平日里的脾气可不怎么好,可今日不知怎么,哪儿哪儿都使不出劲儿来。
他这时也知道自己失了分寸,尤其是大手之下的那只滑嫩的小手儿——
能明显的感觉到女子的指节纤细,手掌柔软,让他忍不住想再继续握下去。
可是当女子湿漉漉的眼睛看向自己时,她眼里的恳切还是让他没办法忽略。
盛长陵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如此被人裹挟的一面。
唉,真是败给她了。
“好,是小王势力,弟妹莫要怪罪。”
盛长陵老老实实的把手抽了回去,接着向女子拱手赔礼。
只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残留在他指尖的温度,还是那样让人眷恋。
柳灵兮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作为回礼,她也点了点头。
但是想着两人现在私下里相处,而且这一路上,她还是被盛长陵抱回来的,万一被别人看见。
这——,还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子呢!
柳灵兮想到这儿,眉心起了一层清愁,弯起的嘴角也落了下来,看上去实在让人怜爱。
盛长陵的注意力本来就没从女子身上移下来过,如今看了,更是移不开眼。
只是等他想要再看的时候,就听到女子柔柔的语气,朝着他说道。
“是,这次多谢景王殿下,但……你我身份有别,改日等太子回来,定登门道谢,不如——”
“不如让小王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太医不来,本王心里总是不踏实,万一太子妃路上出了什么好歹,太子皇兄回来得多难过。”
盛长陵见女子过河拆桥,把他用完就扔,好吧,其实就是看出了太子妃想要赶他走的苗头。
他多聪明啊?
府里那么多幕僚不是白养的,一些小语言,小手腕儿用的还是很明白的。
他三言两语,就堵住了女子的嘴,还把自己的行动美化成了对太子的关心,爱屋及乌。
这下,柳灵兮就算再想说什么,也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了。
空气又安静了下来,柳灵兮张了张嘴,最后也还是没有说出什么。
她紧张的时候容易咬自己的嘴唇,这是她的一个小标志。
这不,被一个不算熟悉的男人这么盯着,还与他一起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柳灵兮紧张地开始咬自己的唇瓣了。
她的眼睛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上下左右转个不停,轱辘轱辘的,看上去灵气十足。
盛长陵看着,有些忍俊不禁,忍不住跟她搭话说道。
“弟妹可是害怕小王,小王虽然凶名在外,但那些都是外界谣传,一点儿也当不得真的。”
盛长陵说这话的本意,原本是想让柳灵兮安静和平息下来,他看着都能感受到女子心中的忐忑不安。
只不过,他不提还好,一提就让柳灵兮想起了景王的风评。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景王在世人眼里的形象都算不上好。
虽说景王和太子都同样聪慧,可是他们两个有个巨大的反差,那就是彼此的性格。
太子身子虽然弱了些,但他可以称作十足的仁君,是个仁慈的主子。
曾经有宫人小时在他小时候苛待他,可是小太子都是默默忍了下来。
哪怕后来皇上责罚这群贱奴,想要将人处死,小太子都不计前嫌地为他们求了情。
即便是这些宫人没有留下来命来,还是被皇帝给下令处死了,但太子仁慈友善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
与之相反的,则是景王盛长陵的名声,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事情是这样的,二人一同在上书房读书,读到前朝吏治的时候,二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
太子认为前朝不杀文臣,是百官之福,认为这些士大夫应当被礼遇。
景王却大骂这些文人根本没有一点儿文人风骨,有的只有满肚子的算计,不为国家考虑,专门为自己口袋考虑,不杀他们简直是天理不容。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这事儿不知道怎么闹到了皇上面前,大臣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皇上自然是更偏向于太子的,他不认为太子说的对,但却觉得太子有容人之量。
因此,景王的风评就彻底成了太子的反义词,小肚鸡肠,阴险狠辣,容不得人。
再加上后来景王府对待那些幕僚也没有一丝优待,那脑袋是说砍就砍,风评再一次变差。
就连百姓们都知道,景王殿下是个阴晴不定的性子,动不动就砍人脑袋。
有的市井之人,还拿景王来吓唬小孩子。
说是小孩子再哭,就让景王来挖他舌头,小孩儿再也不敢哭了。
前世,就是因为景王这个破名声,导致身后的追随者太少,跟太子的根本就不能比。
当然,这些追随者来说,里面还是文臣言官居多,几乎都站在太子身后,是那种坚定的保太子党。
要不是后来他承诺优待武将和士兵,获得了几位大将军的支持,还及时发动了政变,说不定景王真的没这个机会了。
说起来,前世景王能够坐上皇位,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