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凡医 第126章 学医要知经络
热门推荐:
交杯酒都喝了,这婚不离等过年?
万界求生:开局我被僵尸娘盯上!
很平凡的一生吧?
加代风云往事
木叶老六,开局成为七尾人柱力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建国后不准修仙
娱乐:这个影帝有点儿帅
崩铁:没开玩笑,对面一个谱尼
看到江云初的表情,兰婆婆开心的笑了。
人家师父好,胳膊肘不往外拐。
你挨不挨揍不重要,自己的宝贝徒弟不能受委屈最重要了。
白紫薇练了几下之后,放下棍子欢快的跑了过来,看到江云初看自己的眼神,一噘嘴:“至于吗?”
“挺威风,巾帼不让须眉!”
江云初呲大牙狗腿子一般的夸奖道。
“再考考你!”
兰婆婆身子一抖,江云初也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就看到兰婆婆的手里多了一根绳镖。
白紫薇接过绳镖跳到院子中央,将软软的绳子舞的如同铁锅一般。
江云初看的入神期间,白紫薇一背身,绳镖飞出,直接钉在了院墙之上,手掌长的镖头全部插进了墙内。
白紫薇手一抖,绳镖又飞回到了手里,墙上被打了一个大坑。
兰婆婆也不心疼自己的墙,看着自己徒弟的身手,笑的合不拢嘴。
“好了,好了。喝茶休息!”
刀兵入库,兰婆婆又摆上了茶水。
“晚上吃完饭就住下吧!”
兰婆婆想让自己的宝贝徒弟住一晚上,白紫薇则直接拒绝了:“师父,我得回去了。回去之后,看看我姥姥姥爷,就得回去准备复习考试啦。”
“哎。”兰婆婆似乎有点落寞叹了口气:“你姥姥姥爷身体挺好的?”
“不好,姥姥最近刚出院,病还是他给看好的,不然挺危险的!”
白紫薇一指江云初。
兰婆婆从江云初刚刚救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其医术高明,所以对此事不感到任何的意外。
“行!你们年轻人还有你们年轻的事情,我也不多留你们了。稍等我一会。”
兰婆婆出了屋门,回来的时候拿了一个玻璃瓶:“跌打酒。给你带回去,你这丫头总是蹦蹦跳跳的,拿回去用吧。”
“谢谢师父啦!”
白紫薇开心的接了过来。
“谢谢婆婆!”
江云初也跟着谢过。
“不用谢。我拜托你的事,你别忘了就行。”
兰婆婆又提了一下此事,江云初
江湖人不墨迹,江云初几人说走,兰婆婆就没有再留。
离开的路上,白紫薇兴致不高,一直低头走。
“舍不得师父啊。”
江云初在白紫薇身后用手指捅了捅白紫薇。
“我师父说,如果他能联系上他的师弟杨远,他们就要跟我师爷爷的后人,去东北那边了。”
白紫薇不开心的说道。
“又不是去外星了,打个飞的就过去了呗。至于不!”
白子宣听了之后,爽朗的说道。
白紫薇心情不好,也没空跟自己哥哥闹,不过白紫薇明显心情好了一点,白子宣的话,还是管点用的。
“你们注意哈。看着刚刚那根蛇点!”
又走到刚刚碰到那条蛇的地方,江云初特意嘱咐道,不过蛇已经不见了。
一行人驱车回了白紫薇的姥姥家。
本来要吃晚饭的,结果林栋突然来了个电话要紧急回去,众人只能匆匆忙忙的往回赶去。
林栋直接回了公司,白子宣给江云初则是送回了自己门诊。
“我给你姥姥写个方子,给她做点药,调理预后吧。”
江云初还是没有忘了这个重要的事情,回到医馆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白紫薇的姥姥准备方药。
凭借脉象和症状。
江云初开始写药方。
老太太命虽然保住了,但是身体状况仍然不太好,整个人比较乏力,也没有太大的精气神,胃口也比较差一些,而且嗓子还是有点痰。
这是肾之精气不足的表现。
人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为脾。
脾胃本属一家。
胃为肾之关门。
肾精不足,自然胃口不行。
这次老太太住了这么长时间的医院,冰冷的针水打进血管之中,已经极大的损伤了体内的阳气。
一损心阳。
二损肾阳。
心火不旺,肾火已衰。
所以江云初开的方子就是壮肾阳的。
以桂附地黄丸为主方。
熟地黄120g、 山茱萸60g、 山药60g 、泽泻45g 、茯苓45g、 牡丹皮45g、肉桂15g、炮附子15g
1料。
这里说一点,桂附地黄丸,就是《金匮要略》里的崔氏八味丸。
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肉桂和炮附子二味药,温补肾中阳气。
六味地黄丸,补肾的同时,能消肾中之痰。
有的人嗓子总是不舒服,有痰,吃了挺多药,都是治嗓子的,治肺子的,都不管用。
这时候可以考虑六味地黄丸。
因为治肺的,治嗓子的药,都是消上焦肺里的痰,并不消肾中之痰。
就像江云初给白紫薇姥姥开的方子一样,只是快速消肺中痰堵,其药性并不能入肾,是无法消肾中之痰的。
所以根据脉象症状,江云初回来之后就开了八味地黄丸的方子。
为的就是消肾中之痰。
有很多书,通过脏腑的关系分析肾中之痰是怎么影响人体的,其实不用那么复杂。
所谓真传一句话。
其实就是,足太阴肾经起于涌泉穴结于廉泉穴。
因为肾经他就能影响嗓子喉咙和肺子,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窦才在其书《扁鹊心书》之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可见经络在人体的重要性。
其实这个事情不难理解。
了解经络就好比了解了人体的结构,知道人体是怎么工作的,怎么运行的,就如同学西医要先学解剖一样。
你治病,你就必须了解人的生理。
知道什么是正常,什么是非常。
中医叫以常达变。
你都不了解生理,空谈一堆中药的药理,那有什么意义,无异于纸上谈兵。
但是经络它不是物质的,包含一部分气论,这个东西以目前的技术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学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学通了这一方面的东西,你治病救人,不用中药都可以,你只需要拿自己的手指对着正确的穴位捏几下按几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你学通了这一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就可以解释很多疾病,甚至很多现代医学都介绍不清楚的疾病。
所以学医要知道经络。
人家师父好,胳膊肘不往外拐。
你挨不挨揍不重要,自己的宝贝徒弟不能受委屈最重要了。
白紫薇练了几下之后,放下棍子欢快的跑了过来,看到江云初看自己的眼神,一噘嘴:“至于吗?”
“挺威风,巾帼不让须眉!”
江云初呲大牙狗腿子一般的夸奖道。
“再考考你!”
兰婆婆身子一抖,江云初也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就看到兰婆婆的手里多了一根绳镖。
白紫薇接过绳镖跳到院子中央,将软软的绳子舞的如同铁锅一般。
江云初看的入神期间,白紫薇一背身,绳镖飞出,直接钉在了院墙之上,手掌长的镖头全部插进了墙内。
白紫薇手一抖,绳镖又飞回到了手里,墙上被打了一个大坑。
兰婆婆也不心疼自己的墙,看着自己徒弟的身手,笑的合不拢嘴。
“好了,好了。喝茶休息!”
刀兵入库,兰婆婆又摆上了茶水。
“晚上吃完饭就住下吧!”
兰婆婆想让自己的宝贝徒弟住一晚上,白紫薇则直接拒绝了:“师父,我得回去了。回去之后,看看我姥姥姥爷,就得回去准备复习考试啦。”
“哎。”兰婆婆似乎有点落寞叹了口气:“你姥姥姥爷身体挺好的?”
“不好,姥姥最近刚出院,病还是他给看好的,不然挺危险的!”
白紫薇一指江云初。
兰婆婆从江云初刚刚救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其医术高明,所以对此事不感到任何的意外。
“行!你们年轻人还有你们年轻的事情,我也不多留你们了。稍等我一会。”
兰婆婆出了屋门,回来的时候拿了一个玻璃瓶:“跌打酒。给你带回去,你这丫头总是蹦蹦跳跳的,拿回去用吧。”
“谢谢师父啦!”
白紫薇开心的接了过来。
“谢谢婆婆!”
江云初也跟着谢过。
“不用谢。我拜托你的事,你别忘了就行。”
兰婆婆又提了一下此事,江云初
江湖人不墨迹,江云初几人说走,兰婆婆就没有再留。
离开的路上,白紫薇兴致不高,一直低头走。
“舍不得师父啊。”
江云初在白紫薇身后用手指捅了捅白紫薇。
“我师父说,如果他能联系上他的师弟杨远,他们就要跟我师爷爷的后人,去东北那边了。”
白紫薇不开心的说道。
“又不是去外星了,打个飞的就过去了呗。至于不!”
白子宣听了之后,爽朗的说道。
白紫薇心情不好,也没空跟自己哥哥闹,不过白紫薇明显心情好了一点,白子宣的话,还是管点用的。
“你们注意哈。看着刚刚那根蛇点!”
又走到刚刚碰到那条蛇的地方,江云初特意嘱咐道,不过蛇已经不见了。
一行人驱车回了白紫薇的姥姥家。
本来要吃晚饭的,结果林栋突然来了个电话要紧急回去,众人只能匆匆忙忙的往回赶去。
林栋直接回了公司,白子宣给江云初则是送回了自己门诊。
“我给你姥姥写个方子,给她做点药,调理预后吧。”
江云初还是没有忘了这个重要的事情,回到医馆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白紫薇的姥姥准备方药。
凭借脉象和症状。
江云初开始写药方。
老太太命虽然保住了,但是身体状况仍然不太好,整个人比较乏力,也没有太大的精气神,胃口也比较差一些,而且嗓子还是有点痰。
这是肾之精气不足的表现。
人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为脾。
脾胃本属一家。
胃为肾之关门。
肾精不足,自然胃口不行。
这次老太太住了这么长时间的医院,冰冷的针水打进血管之中,已经极大的损伤了体内的阳气。
一损心阳。
二损肾阳。
心火不旺,肾火已衰。
所以江云初开的方子就是壮肾阳的。
以桂附地黄丸为主方。
熟地黄120g、 山茱萸60g、 山药60g 、泽泻45g 、茯苓45g、 牡丹皮45g、肉桂15g、炮附子15g
1料。
这里说一点,桂附地黄丸,就是《金匮要略》里的崔氏八味丸。
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肉桂和炮附子二味药,温补肾中阳气。
六味地黄丸,补肾的同时,能消肾中之痰。
有的人嗓子总是不舒服,有痰,吃了挺多药,都是治嗓子的,治肺子的,都不管用。
这时候可以考虑六味地黄丸。
因为治肺的,治嗓子的药,都是消上焦肺里的痰,并不消肾中之痰。
就像江云初给白紫薇姥姥开的方子一样,只是快速消肺中痰堵,其药性并不能入肾,是无法消肾中之痰的。
所以根据脉象症状,江云初回来之后就开了八味地黄丸的方子。
为的就是消肾中之痰。
有很多书,通过脏腑的关系分析肾中之痰是怎么影响人体的,其实不用那么复杂。
所谓真传一句话。
其实就是,足太阴肾经起于涌泉穴结于廉泉穴。
因为肾经他就能影响嗓子喉咙和肺子,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窦才在其书《扁鹊心书》之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可见经络在人体的重要性。
其实这个事情不难理解。
了解经络就好比了解了人体的结构,知道人体是怎么工作的,怎么运行的,就如同学西医要先学解剖一样。
你治病,你就必须了解人的生理。
知道什么是正常,什么是非常。
中医叫以常达变。
你都不了解生理,空谈一堆中药的药理,那有什么意义,无异于纸上谈兵。
但是经络它不是物质的,包含一部分气论,这个东西以目前的技术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学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学通了这一方面的东西,你治病救人,不用中药都可以,你只需要拿自己的手指对着正确的穴位捏几下按几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你学通了这一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就可以解释很多疾病,甚至很多现代医学都介绍不清楚的疾病。
所以学医要知道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