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沐沐随笔生活的活 > 第291章 那个岁月

沐沐随笔生活的活 第291章 那个岁月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小,七岁四个月。妈妈在尽心尽力尽责的工作,容不得妈妈分神?还是痛苦的只有工作,用工作麻痹痛苦?

    休息上学的时候,吃饭是首选的问题。下学回家,捅开炉子,是第一件事。

    生活就是活下去,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必须手到擒来的必须。

    如今我退休奔六了,爸爸去世快五十周年了,妈妈去世十一年了。

    家的布局还是那个样子,就像孩子说的——一切恢复成原来生活的样子,就是舒服。

    那时,来了很多人,人们就像电影的人物,匆匆而过,家变了之后的恢复。

    我有饭吃,有地方住,去外面儿溜达回家,有在身边儿的猫咪。上班儿的上班儿,虽然我念叨着——我也想去上班儿,可是近在咫尺的招聘——我却止步。

    有饭吃,可以吃的饱,有地方住,我也没啥要求,即使人们先敬罗衣,我也我行我素,不求上进。

    我想着过一阵子吧,过一阵子吧,想一想我的定位,哎,我的定位闲着吧。

    转动着看自己,在肩的责任少了,我却感知生命的被掏空,时不时的会掉泪,有吃有喝的,自我内耗——抑郁了吧!

    精神支柱,精神的力量,心情说不上如何界定?

    就像熟悉的人说——你妈妈不在了,你轻松了,听着他们那么说,就如以前人们说——妈妈因为我,有多幸福那般不是滋味!

    幸福,对于妈妈来说——可以行动自由,是幸福,那符合适合妈妈的脾气,秉性,活力。

    等着我端饭倒水洗漱,去卫生间给洗澡等,需要帮助的生活,对妈妈来说——不是如意的生活。那些都是不得不接受,无奈身体的状况。

    我几乎不开抽屉收拾物品,因为那是原来的模样,因为原来的模样不完美,凌乱,可有原来岁月的痕迹。

    翻开本子看看我写的日记——简单日子的记述,昔日浮现我对未来的构想,现实的唠叨,不满意生活的现状。

    昔日与孩子沟通的未来,重新勾勒我未来的岁月,一切真的如计划——不如变化。

    平静的我还是会流泪的,即使文字的联想,视频内容的情景触动,眼泪就那么启动……

    不能想昔日,也不能想未来,一想泪就掉了,可今天的今天这样过去,昨天我就这么儿走过去了。

    妈妈走了之后,我更换了一个生活记账本儿,我不知道为何那般,为自己这么选择,我还是那么做了,算是必须做的吧,也不想自己掉泪,妈妈也不愿意我老掉泪。

    我淡然的活着,傻傻的过着日子,是父母希望的。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的,孩子爹拿着纸巾给我,且说了一些他的意见,即使那些,我还得面对。

    差不多17年了,妈妈子宫癌手术,单位可以回家待岗,我选择在家,围着家转!知道妈妈患癌,在我的认知里,那就是有今天没明天的!与妈妈朝夕相处很重要,人不在了,就真的不能相遇!无论活着的时候多么爱。

    时不时听着妈妈的呼唤,我来到妈妈的身边,在妈妈身上摸索着,轻柔着,念叨着……

    知道生命的离去,那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感恩着妈妈,妈妈坚强的活着的日子,豁达陪伴的日子。

    安徒生童话里的一个小故事。一个萧条的夜晚,一对老年夫妇,在他们贫寒的小茅屋里说——遵守上帝的戒律,不去犯罪,那是富人们的事情!谁还会在吃饱穿暖的时候还会去做上帝不允许的事情呢?

    上帝听到他们的抱怨,于是派一个天使,把他们接到一个富丽堂皇的房子,房子外面有美丽的花园,里面有温暖的壁炉,点缀着银制餐具的餐桌。

    天使告诉他们——要你们在这里尽管住下去,不必担忧衣食,天使指着桌上一只很普通扣着的陶瓷碗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打开这只碗,否则就会被赶出去,回到你们原来的茅屋。

    那对夫妇喜笑颜开!天下有这等好事儿,既然有吃有喝,还住在宫殿一样的房子,傻瓜才会在乎一只碗呢。

    那对夫妇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每天吃喝玩乐,并不在意那只碗,可任何幸福,到了最后,都会平淡。

    夫妇熟悉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熟悉了花园四季的变化,总之熟悉这一切,到了不用掐指算,就知道明天几点钟,他们在干什么的地步,唯独那只并不起眼的碗,他们并没有去碰过。

    和刚开始不一样的是,他们慢慢的开始好奇,开始猜测那个碗里究竟有什么?

    终于有一天,那个老头儿大喊不行了,再不打开这只碗,我就要疯了!

    上帝既然给了我们那么多,还在乎一只破碗吗?

    于是他打开了那只碗。

    然而碗里空空如也,什么稀罕物件都没有。

    天使又出现了,对他们说——你们有了曾经渴望的荣华富贵,却还是不能放下一只普通的碗,可见贪婪和贫富是没有关系的,回到你们自己的家,去赎自己的罪。

    从打开一只碗的教训中,学会克制自己的弱点,不去打开其他被扣着的碗。

    7月6日,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有穿透心扉的体验。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首难唱的曲儿,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生命的味道就是淡然。

    今天去了市场,去了岔河,放生了,在清晨的阳光下漫步,大地暖暖的,阳光热热的。

    汊河的人不算多,空气中带着湿润,带着绿色的味道。

    大人带着孩子玩耍,其实大部分人是大人在玩耍,孩子无聊的看着,时不时的说——回家吧,没意思。

    一个小孩子看着我没穿鞋,光脚走。也喊着,不想穿鞋。

    停下自己的脚步,站在那里晃动着臂膀,等着桥上的火车过。

    我想拍下火车,等看见火车拿出了相机,火车已经过去了,幸运的是那火车时间不长就会一趟,就这样,等着过了四五趟才拍下来火车。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对家人要发清净心,把家人观为亲情,人生得自在。

    观察自己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至少是表法度众生的机会。

    安于生活,俯身甘为孺子牛生活态度的人生,自在欢喜。

    阅读推测,善良的人是还债了,债的受了,受了,只有受才能了。

    信仰,把它比喻成一棵大树的根,树干代表着人,因信仰而有生命的实质,而树叶和果实,代表一个人生命呈现出来的内容,相信善,想人好处是响亮金。

    对人性不要失望,而要懂得体谅,对个性不要固执,要是能够改变对本性,不要修饰,而要恢复原来想,不如做说,不如行善。

    观于己者必善,关于人,话以中肯不易。

    好时光总盛开在过去,年华常落在未来,人总在寻找一把安全的锁,锁得住世间的一切,锁不住光阴的诗句。

    做从未来做的事,从未做的事叫成长,不愿意做的事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

    在学习中成长,在正向里改变,在尝试中突破,给人生一次改变的机会。

    生命需要用智慧驾驭,用从容相随,用简单诠释,用自由概括,用快乐修饰,用希望照耀,用欢喜证明。

    用心灵体验,或许凡夫,但真实,或许平庸,但成至真至诚。

    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阳光的心态,幸福从生活开始。

    去拜祭妈妈,烧六七纸,只我的生命撤去了再见的一部分责任心,抽空般喘息着去了岔河放生,在岔河漫步一会儿就回家转,闷热的想回家。

    那日看见菩提子的文字,拿着我佩戴的,看了又看。

    今日醒来回味梦境,我的梯子被别人拿走了,猛然的醒来发现,我的菩提子真的不见了,至于什么时候不见的,不知。

    昨天洗澡的时候还好像有,那之后我一直在家,什么时候没的都不知道。

    买了4个菩提子。

    随手摘下来,可我的记忆真的不记得摘下来放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