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岳飞 第382章 三谋出计,合纵连横2
白起的黑色洪流,裹挟着襄国血战的煞气,如同瘟疫般向北蔓延。沿途城池闻风丧胆,或弃城而逃,或献降乞活。
五日后,前锋斥候飞马回报:前方元氏县城,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之上,黑压压一片,大明旗号猎猎作响!
“朱天蓬…倒也是位沙场宿将了。”白起立于战车之上,玄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幽光。他遥望元氏城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落在那杆狰狞的“朱”字帅旗之下。
那里,一个身披玄色重甲、身形异常魁梧、手持一柄巨大得夸张的九齿钉耙的身影,正冷冷地俯瞰着城下。即便相隔甚远,那股混合着狂暴、凶戾与某种非人气息的威压,已如实质般扑面而来。城头守军在其影响下,眼神也变得异常狂热和悍不畏死。
与此同时,数支肩负着大明皇帝朱元璋刻骨仇恨的密使,正风驰电掣地奔向各方。
---
草原,金帐王庭。
凛冽的朔风卷过无垠的草原,吹得金顶大帐外的狼旗猎猎作响。帐内,燃烧的牛粪散发着独特的气味,混合着奶酒与烤肉的香气。
大明使臣,东厂掌班杨翁,风尘仆仆,强忍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对着端坐于虎皮大椅上的铁木真深深一躬,声音铿锵:“大汗!白起此獠,屠我襄国十万军民,戮我大将常遇春,悬尸示众!其行径,人神共愤!此獠兵锋已抵元氏,然其孤军深入,后方空虚!陛下言:若大汗肯发天兵,袭扰雁门、云中诸关,断其归路粮道,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凡有所得,秦军粮秣辎重,尽归大汗!凡斩首一级,换金十两!若能逼迫白起退兵…大明愿与大大汗约为兄弟之国,共分秦土!”
铁木真,这位草原的雄鹰,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杨翁奉上的礼单和朱元璋亲笔盖印的密函。他古铜色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包金的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帐内侍立的博尔术、木华黎等大将,眼神闪烁,显然被那共分秦土的许诺所吸引。
“白起…”铁木真缓缓开口,声音如同砂石摩擦,“人屠之后,凶名草原亦有耳闻。秦军,虎狼之师。”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盯住沈炼,“明皇欲借我大元之刀?代价…够吗?”
沈炼心头一紧,咬牙道:“陛下诚意,天地可鉴!白起若破冀州,下一个目标,必是漠南!大汗英明神武,岂容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此乃合则两利!且秦军主力尽陷于南,边关守备空虚,正是大汗神兵天降,攫取大利之时!”
铁木真沉默片刻,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冷酷而精明的笑意:“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响。不过…”他猛地一拍扶手,“秦人年前杀我草原儿郎无数!此仇,当报!左贤王!”
“在!”一个如同金铁交鸣般的声音响起。帐下左侧,一名金甲金发、身形伟岸如天神、面容俊美却带着无尽狂傲与战意的异族将领豁然起身!他腰间悬挂着一柄造型奇古、镶嵌着巨大宝石的黄金大剑,仅仅是站在那里,一股霸道无匹、仿佛能撕裂苍穹的力量感便弥漫开来,让帐内的空气都为之凝滞。
“命你为先锋,统本部金狼骑及附庸部族,合兵三万!”铁木真眼中燃烧起草原狼王般的野望,“目标,雁门关!给本汗撕开秦人的乌龟壳!能抢多少,就抢多少!让白起的后院,烧起来!”
“遵命!大汗!”吉尔伽美什咧开嘴,露出一个充满侵略性的笑容,眼中是纯粹的对战斗与掠夺的渴望。
---
武威,唐王府邸。
气氛却截然不同。亭台楼阁,曲水流觞,一派江南园林的雅致。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丝无形的紧绷。
大明使臣,礼部侍郎杨慎,对着主位上那位身着常服、气度雍容却又隐含锋锐的秦王李世民深深一揖:“殿下!白起屠戮襄国,戮将悬尸,凶威滔天!其兵锋直指冀州腹心,已成悬军之势!陛下愿与殿下结盟,共抗暴秦!若殿下能挥师东进,袭扰秦军边关,使其无法东顾支援白起,则白起孤军必亡!事成之后,陛下愿以冀北三郡之地酬谢殿下!”
李世民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棋子,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他身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垂手侍立,眼神交流间皆是凝重。
“杨侍郎,”李世民的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孤与明皇,皆视秦为虎狼,此心同也。然…”他话锋一转,将棋子轻轻按在棋盘一角,“益州刘彻,拥兵自重,虎视眈眈,屡犯我汉中边境。上月,其麾下大将路法、厉温,拉塔恩,已连破我两座关隘,兵锋锐利。孤之主力,尽在西南与之对峙,实难抽身北上。”
他抬眼看向杨慎,目光深邃:“非孤不愿襄助,实乃分身乏术。唇亡齿寒之理,孤岂能不知?然武都若失,凉州门户洞开,则我大唐基业危矣!此乃心腹之患,不得不除!待孤平了西南边患,定当提兵东进,与明皇共击暴秦!还望明皇体谅孤之难处。”
杨慎心中一沉,知道李世民这是婉拒,且理由冠冕堂皇。
益州刘彻确实是大患,但李世民是否真的“分身乏术”,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显然是要坐山观虎斗,待明秦两败俱伤,再伺机而动!
“殿下…”杨慎还想再劝。
李世民抬手止住,语气温和却带着送客之意:“杨侍郎远来辛苦,且先在馆驿安歇。西线战事,孤亦时刻关注。明皇若有急需,粮草军械,孤可酌情筹措,以为支援。至于出兵…时机未到,恕孤爱莫能助了。无忌,代孤送送杨侍郎。”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对杨慎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慎无奈,只得深深一揖,带着满腹的失望和忧虑退下。
亭中,李世民的目光重新落回棋盘,眼神却锐利如刀锋,低声自语:“白起…朱元璋…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襄国的血,流得还不够多…”
---
五日后,前锋斥候飞马回报:前方元氏县城,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之上,黑压压一片,大明旗号猎猎作响!
“朱天蓬…倒也是位沙场宿将了。”白起立于战车之上,玄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幽光。他遥望元氏城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落在那杆狰狞的“朱”字帅旗之下。
那里,一个身披玄色重甲、身形异常魁梧、手持一柄巨大得夸张的九齿钉耙的身影,正冷冷地俯瞰着城下。即便相隔甚远,那股混合着狂暴、凶戾与某种非人气息的威压,已如实质般扑面而来。城头守军在其影响下,眼神也变得异常狂热和悍不畏死。
与此同时,数支肩负着大明皇帝朱元璋刻骨仇恨的密使,正风驰电掣地奔向各方。
---
草原,金帐王庭。
凛冽的朔风卷过无垠的草原,吹得金顶大帐外的狼旗猎猎作响。帐内,燃烧的牛粪散发着独特的气味,混合着奶酒与烤肉的香气。
大明使臣,东厂掌班杨翁,风尘仆仆,强忍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对着端坐于虎皮大椅上的铁木真深深一躬,声音铿锵:“大汗!白起此獠,屠我襄国十万军民,戮我大将常遇春,悬尸示众!其行径,人神共愤!此獠兵锋已抵元氏,然其孤军深入,后方空虚!陛下言:若大汗肯发天兵,袭扰雁门、云中诸关,断其归路粮道,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凡有所得,秦军粮秣辎重,尽归大汗!凡斩首一级,换金十两!若能逼迫白起退兵…大明愿与大大汗约为兄弟之国,共分秦土!”
铁木真,这位草原的雄鹰,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杨翁奉上的礼单和朱元璋亲笔盖印的密函。他古铜色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包金的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帐内侍立的博尔术、木华黎等大将,眼神闪烁,显然被那共分秦土的许诺所吸引。
“白起…”铁木真缓缓开口,声音如同砂石摩擦,“人屠之后,凶名草原亦有耳闻。秦军,虎狼之师。”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盯住沈炼,“明皇欲借我大元之刀?代价…够吗?”
沈炼心头一紧,咬牙道:“陛下诚意,天地可鉴!白起若破冀州,下一个目标,必是漠南!大汗英明神武,岂容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此乃合则两利!且秦军主力尽陷于南,边关守备空虚,正是大汗神兵天降,攫取大利之时!”
铁木真沉默片刻,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冷酷而精明的笑意:“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响。不过…”他猛地一拍扶手,“秦人年前杀我草原儿郎无数!此仇,当报!左贤王!”
“在!”一个如同金铁交鸣般的声音响起。帐下左侧,一名金甲金发、身形伟岸如天神、面容俊美却带着无尽狂傲与战意的异族将领豁然起身!他腰间悬挂着一柄造型奇古、镶嵌着巨大宝石的黄金大剑,仅仅是站在那里,一股霸道无匹、仿佛能撕裂苍穹的力量感便弥漫开来,让帐内的空气都为之凝滞。
“命你为先锋,统本部金狼骑及附庸部族,合兵三万!”铁木真眼中燃烧起草原狼王般的野望,“目标,雁门关!给本汗撕开秦人的乌龟壳!能抢多少,就抢多少!让白起的后院,烧起来!”
“遵命!大汗!”吉尔伽美什咧开嘴,露出一个充满侵略性的笑容,眼中是纯粹的对战斗与掠夺的渴望。
---
武威,唐王府邸。
气氛却截然不同。亭台楼阁,曲水流觞,一派江南园林的雅致。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丝无形的紧绷。
大明使臣,礼部侍郎杨慎,对着主位上那位身着常服、气度雍容却又隐含锋锐的秦王李世民深深一揖:“殿下!白起屠戮襄国,戮将悬尸,凶威滔天!其兵锋直指冀州腹心,已成悬军之势!陛下愿与殿下结盟,共抗暴秦!若殿下能挥师东进,袭扰秦军边关,使其无法东顾支援白起,则白起孤军必亡!事成之后,陛下愿以冀北三郡之地酬谢殿下!”
李世民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棋子,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他身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垂手侍立,眼神交流间皆是凝重。
“杨侍郎,”李世民的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孤与明皇,皆视秦为虎狼,此心同也。然…”他话锋一转,将棋子轻轻按在棋盘一角,“益州刘彻,拥兵自重,虎视眈眈,屡犯我汉中边境。上月,其麾下大将路法、厉温,拉塔恩,已连破我两座关隘,兵锋锐利。孤之主力,尽在西南与之对峙,实难抽身北上。”
他抬眼看向杨慎,目光深邃:“非孤不愿襄助,实乃分身乏术。唇亡齿寒之理,孤岂能不知?然武都若失,凉州门户洞开,则我大唐基业危矣!此乃心腹之患,不得不除!待孤平了西南边患,定当提兵东进,与明皇共击暴秦!还望明皇体谅孤之难处。”
杨慎心中一沉,知道李世民这是婉拒,且理由冠冕堂皇。
益州刘彻确实是大患,但李世民是否真的“分身乏术”,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显然是要坐山观虎斗,待明秦两败俱伤,再伺机而动!
“殿下…”杨慎还想再劝。
李世民抬手止住,语气温和却带着送客之意:“杨侍郎远来辛苦,且先在馆驿安歇。西线战事,孤亦时刻关注。明皇若有急需,粮草军械,孤可酌情筹措,以为支援。至于出兵…时机未到,恕孤爱莫能助了。无忌,代孤送送杨侍郎。”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对杨慎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慎无奈,只得深深一揖,带着满腹的失望和忧虑退下。
亭中,李世民的目光重新落回棋盘,眼神却锐利如刀锋,低声自语:“白起…朱元璋…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襄国的血,流得还不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