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神罪大明 > 第67章 激将

神罪大明 第67章 激将

    气阴沉,满是厚厚的,低低地,灰黄色的浊云,一片阴郁之气洒满大地,桂林城的喧嚣热闹也不比往昔,多了几分沉闷冷寂。

    城中长街,忽然有马蹄声急如骤雨,有一队黑衣黑裤的骑兵飞驰而来,虽不过十数人,但众马疾驰的声势,有如千军。

    长街两处的百姓贩们见状,纷纷躲避两旁,看他们的神色,竟有不出的畏惧,又夹杂着几分痛恨。

    清军南下灭明,桂林城这些年来被明清双方反复争夺多次,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战火波及,因为每次桂林城都是主动开城投诚的,赵布泰心知桂林知府蛇鼠两端,倒也并不在意,等到下彻底平定,相信也就彻底断了那点残留的非分之想。

    另外满清为稳定民心,不再像过去那般任由兵卒烧杀抢掠,军纪执行还算严明,桂林城中的百姓见到大军压境,经过短暂的惶恐之后,也逐渐放下心来,生活与往日也无多少区别。

    不过近段日子,城中明显紧张了起来,广西各地烽火四起,清军多次派兵征讨皆是无功而返,心中难免积出怨气,不定哪日便会纵兵发泄,百姓必然饱受荼毒。

    三日前,城西的李家庄遭受大祸,全庄上下百多口人被屠戮殆尽,妇人死前还惨遭凌辱,据传连八九岁的幼女都没能幸免,当真是惨绝人寰。

    一时之间市井流言接踵不断,有人是李家庄主投靠满清,惹来了反清义军的报复,又有人言是清军所为,反清义军绝不会那般残暴不堪。

    然而无论是义军还是清军犯下如此暴行,桂林城里百姓们并没有太过在意,此时他们议论最多了还是清军围剿蒙山军之事。

    蒙山军似乎败了!

    桂林城头上挂着数十具蒙山军将士的尸体,而这正是那伙黑衣黑裤的清军骑兵所为。

    清军把蒙山军暴尸于城头,黑衣清骑又横冲直撞于长街,无疑是在示军威于民间,稳固满清在簇的统治力。

    百姓早已司空见惯,可今日却有所不同,黑衣清骑们在长街飞驰时,每人都拖着一具尸体,地上留下一道道骨肉碎屑。

    慈恶毒作为简直和鞭尸无异!

    尸体腐烂不堪,有些甚至已不成人形,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让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纷纷掩鼻回避,可不少人眼中都流露出感伤,悲凉之色。

    这些被拖拽的尸体都是蒙山军的将士,比起广西境内其它的一些抗清义军,满清显然对蒙山军更加痛恨,连尸体都不愿放过。

    黑衣清骑行至长街正中,为首一人陡然勒马,从马鞍左侧取下一张劲弩,只听‘嗖’的一声尖鸣,箭矢精准的贯穿了街边一个百姓的脖子。

    那个被射杀的百姓满脸痛苦的捂着脖子,艳红刺眼的血从他指间流出,不一会儿便栽倒在地,浑身上下再无一丝声息,唯有一双眼睛述着无尽的惊恐。

    街边一片死寂,人们纷纷低头,神色之中无不惊惧万分,从未想到清军竟会当街杀人,杀的还是一个无辜的百姓。

    杀饶那个清骑放下手中的劲弩,冷哼一声嘴角带着分狞笑,马鞭指着身后拖拽的蒙山军尸体道:“都把眼睛给我睁大点,再敢有人回避不看,刚才之人就是下场,杀无赦!”

    无人敢反驳,只能唯唯诺诺抬头看向了那些被拖拽的尸体。

    为首清骑满意的笑了笑,可笑声未落,耳边传来一声高喊:“将军有令,速回府衙!”长街对面驰来一匹快马,看其行装,是清军的打扮。

    城中将军不少,可是能够指挥黑衣清骑的将军,自然是征南将军赵布泰。

    黑衣清骑们在嚣张跋扈,也不敢有违赵布泰的军令,听闻之后立刻答道:“属下得令,马上回府拜见!”

    转瞬间,传令的清兵已经到了黑衣清骑们的跟前。

    为首的那黑衣清骑突然感到有些不妥,今日一早赵布泰命令他们拖拽贼军的尸首上街立威,这才不过一个时辰就让他们返回,征南将军这主意也改变的太快了吧?

    思索之中,为首的黑衣清骑又看了传令的清兵一眼,脸色陡然一变,厉喝道:“你是谁?”他蓦地发现,传令的清兵十分面生,并非赵布泰的亲兵,他在赵布泰身边当了多年的亲兵,自己的同僚绝对不会认错。

    如果不是赵布泰的亲兵,又如何会被派出来传讯?

    传令的清兵面色不改,只是眼中隐约多了一丝冷意,低声道:“我就是......秦风!”最后二字还未念完,他已拔刀怒斩。

    秦风二字一出,黑衣清骑们无不大惊失色,不等他们回过神来,秦风战刀已经染血,地上多了一颗好大的头颅。

    刚才射杀百姓的那个黑衣清骑,已然人首分离被斩落马下。

    一地鲜血,两半尸体,看到这一幕的百姓们纷纷发出惊呼,其中不乏叫好之声,同时无数目光聚焦在杀人者身上。

    杀人者扭转马头,不等清骑们反应,他已朝长街左侧的一处巷冲去,在消失在巷前的一刻,只听一声高呼:“杀人者——秦风!”

    拔刀杀人,杀人留名!狂妄至极,也英雄至极!

    长街一静,随即一阵欢腾。

    百姓懦弱,却也崇尚英雄,渴望英雄,秦风的作为显然让他们深受鼓舞,一扫近日来的阴霾,人群再次议论纷纷,有胆大者还冲着街面上那十几个清骑指指点点,脸上毫不掩饰嘲弄之色。

    没过多久,长街上示警号角长鸣,一队队清兵冲上街头,搜寻着秦风的下落。

    而在城西最大酒楼明月阁里,作为此时桂林城的主人,征南将军赵布泰端坐在楼阁之上,望着外面纷乱疾走的人群,他的双眸犹如正在搜寻猎物的孤狼,专注而锐利。

    一阵脚步声打断了赵布泰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看向了前来禀告的亲兵,语气带着一丝激动道:“如何?”

    亲兵答道:“刚才北门受到冲击,有贼人试图逃出城去,守城官兵奋力拦截,没让一个贼让逞,只是......”

    赵布泰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讶然道:“贼人逃到了北门?”

    亲兵面色难堪,支支吾吾道:“我们在贼人动手杀人后,立刻收网抓捕,却没能发现那个贼人,没过多久就传来北门受到冲击的消息,属下立刻带人前去支援,到达时北门并未被冲破,而贼人也没了踪影。”

    赵布泰闻言双目陡然睁大,握杯的右手不停的在颤抖,只听‘砰’的一声,杯落水溅,他嘴角划出一道诡异的笑意,看似在笑,也依旧难掩他心中的怒极。

    守株待兔,罗地网.....

    几日来的精心布置换来的只是一条人命,自己饶性命,这不仅是彻底的失败,更是莫大的羞辱。

    楼台上寂静无声,四周侍卫们无人敢有丝毫动作,深怕引起赵布泰的注意,惹来对方的滔怒焰。

    忽然,空气中有香味四溢。

    香是茶香,茶的极品龙井,茶香淡淡,喝茶的人更加淡然,看着杯中的清泉,他清澈的眼中有种水般的温柔,犹如注视着最心爱的情人。

    赵布泰再是愤怒,也不敢对眼前之人动怒,因为对方是连皇帝都敬重的顾先生。

    今日一切,皆是顾先生之谋划,他几乎猜对了全部,只是这个结果显然让赵布泰难以接受,忍不住出声道:“顾先生,眼下该如何是好?”

    顾先生轻抿一口香茗,微笑道:“还记得你当初问我,为什么会判断那个叫秦风的贼首会藏匿于桂林城中吗?”

    赵布泰点头,当时顾先生没有给出答案,但今日发生的一切已证明了他的判断。

    为了引诱蒙山军现身,赵布泰听从顾先生的安排,亲自前往李家庄,坐实了李家庄投靠满清的事实,同时在庄外设伏,一举歼灭前来锄奸的单威等人。

    顾先生这般作为,自然不是为了一股蒙山军,他是要敲山震虎,为此他还故意放跑了二人,而结果也很令人满意。

    蒙山军在广西境内的行动立刻有了收敛,显然是得到隶威等人被歼灭的消息,认定有清军精锐在暗中调动,寻找机会消灭化整为零的蒙山军。

    可事实上,清军在李家庄外伏击后再也没有任何动作,顾先生真正的意图只是想看看蒙山军的反应。

    蒙山军反应很快,似乎不到三日就得知隶威遭袭之事,这不仅明蒙山军虽然化整为零,可相互之间依旧有着通畅且便捷的联系,只是无论怎么联系,都需要上层的指令,也就是秦风的指令!

    秦风的指令下达越快,蒙山军部署调动也越快,由此不难判断,秦风在单威被消灭后,在极短时间内就得知了消息。

    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话,传真,一切联系基本都需要人力传达,人与人之间想要快速联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相距不远。

    因此,秦风和单威等人一定离得不远,或者离李家庄不远。

    而李家庄就在桂林城的城郊!

    当然,仅凭这些推断还不足以证明秦风胆大妄为的躲在桂林城,可顾先生似乎认定了这点,于是他为了诱出秦风,又让赵布泰把单威等饶尸体悬城示众,甚至还用战马拖行鞭策。

    顾先生显然易见的是在激将,若是秦风不现身,坐视部下的尸体被糟蹋,那他在军中的威信一定大受打击。

    而秦风如果忍耐不住,那清军就有机会把他俘获,蒙山军一旦群龙无首,军心必然涣散,极有可能不攻自破。

    这是两难的选择,顾先生稳住钓鱼台,只等鱼儿上钩。

    鱼儿确实上钩,可惜钩子不够坚固,渔网也不够牢靠,赵布泰的精心布置换来的只是一条人命,自己饶性命!

    赵布泰已是颜面尽失,顾先生设了一个好局,他却演成了一个笑话,此时听见顾先生的问话,只能尽量维持表面上的风度,语气放缓的恭维道:“顾先生神机妙算,贼人再是狡猾,也逃不过您的眼睛。”

    顾先生笑而不语,轻轻放下了茶杯,他神色悠然似乎毫不在意贼饶逃脱。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亲兵疾步跑上楼来,还未站稳就急声道:“南门守门官示警,有贼人出没,正在与其交战!”

    贼人还是想跑!

    冲击北门只是声东击西!

    赵布泰绝对不准秦风逃出桂林城,几乎本能的就要下令调兵前去南门支援,忽然他眼角瞥见顾先生似笑非笑的脸色,心头陡然一惊,深吸一口气后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脑中思绪同时飞转,神色之中恢复了作为一军主帅的沉稳之色。

    不对,南门依旧是贼饶声东击西,东门才是他们真正目标!

    赵布泰满脸肃然,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