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开局敲诈易中海 第758章 院里人生意状况
王铁蛋在着手准备电器城开业的时候,95号院的人也没闲着。
眼红的于莉和闫解成再次拜访了傻柱,忍痛开出一天八十的薪资邀请。
傻柱本来还是不愿意。
可是,看着许大茂这个死对头天天邀请他儿子和闺女到家里看彩电,心里总是不得劲。
两台彩电,三千块钱,忍忍也能买下。
可洗衣服还有洗衣机,吃冰棍还有冰箱,夏天还有空调。
两个儿子,一个在何大清那边,一个在自己身边,总不能厚此薄彼,所以都得买双份。
这样算,压力就太大了。
作为老父亲的傻柱终究没能经受住诱惑,答应下来。
当然了,效果肯定是立竿见影。
傻柱带着徒弟一到场,闫解成和于莉的川菜馆当晚就火的一塌糊涂。
另一个忙活得是许大茂。
许大茂本来的计划是先搞海鲜批发,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之后,再搞海鲜酒楼。
只是没想到,半路和刘海中一块做起了生意,仅仅两个月就赚了三万多。
三万对王铁蛋来说,不算什么,买个酒楼开店也肯定不够。
可是,买套两三进的四合院,装修一下开海鲜大排档,已经可以观望。
海鲜的生意,许大茂一直没落下,请了个司机帮忙跑业务。
他则一边跑螺纹钢的业务,一边在找合适的四合院,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也有担心。
钢材生意的命脉掐在刘海中手里,让他不得不防一手。
与前三人相比,棒梗的鞋店生意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扩大再经营,是棒梗想到的唯一办法。
不是在他旁边开店嘛,那好,我就进一大批货过来,不仅送鞋垫,还搞低价促销。
你们进货少,成本高,我进货多,进价就低。
看谁干得过谁。
等你们全倒闭了,他再提高价格,一举占据鞋子市场。
棒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进货,他将之前积累的四千块钱利润全部拿了出来,还了贷款之后,本来还有五千的,这些日子没少挥霍,所以只剩下了四千。
同时棒梗还让秦淮茹帮他筹钱。
不多,六千,凑够一万,好去进货。
秦淮茹那是一个愁啊。
六千不行,五千还行,将家里的四间房全部抵押出去,勉强能贷出来。
可是,万一亏了呢?
秦淮茹很纠结。
“妈,你放心吧,亏不了的,鞋子现在是紧俏货,根本不愁销路。你看我上次进的货,一千双鞋子,仅十天个月,就卖得差不多了。
我这一降价,卖得岂不是更快,是不是这个道理?”
棒梗解释道。
“可万一卖不出去呢?”秦淮茹还是有些担心。
“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同样的鞋子,我的鞋子最便宜,别人傻啊,去买贵的,不买便宜的。再说了,就算卖不出去,我大不了按照批发价卖,最多亏个运费?又放不坏,对不对?”
秦淮茹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母子俩正商量着,吃着炸鸡的贾张氏发了话。
“乖孙,你降价了,还能挣到钱吗,别亏了?”
“奶奶,放心吧,我都算好了,就算降价了,一双至少也能挣七八块钱,这单下来,最少还能挣两千块钱。”
“两千多,真的吗?那得买多少炸鸡啊?”
贾张氏还有点不敢相信。
“奶奶,等我这单生意成了,天天让你吃炸鸡都成!”
听到棒梗的这样的话,贾张氏眼前一亮。
“行,你这个贷款,奶奶同意了。”
说着,从床头柜下面,拿出了房契,上面写得还是贾东旭的名字。
“淮茹,去给棒梗贷款吧,四间房子全压了,能贷多少是多少,我们得相信棒梗!”
秦淮茹拿过房契,还是没挪动屁股,心头一动,又有了担心。
“棒梗,这可是咱家的全部家当,你进货过来,那这些鞋子在路上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我都是老客户了。”
棒梗很确定地说道:“而且这次我和一个朋友亲自过去,看着货物托运上火车,有我押送,车上有乘警,绝对不会出问题。”
秦淮茹点了点头,放心不少。
“行,那我去贷款,你可一定要小心了。”
“知道了,妈,我会小心的。”
……
和平里,刘海中家。
刘海中拿起炸鸡腿,又扔回到了盘子里,还有点嫌弃。
“你们吃吧,我不吃了!”
“老头子,怎么了?你还没吃多少东西呢,怎么就饱了?”二大妈问道。
刘海中擦了擦手说道:“老话说得好啊,山珍海味,吃多了也腻。这炸鸡也一样,吃了那么些天,也不能老吃,算了,今天就不吃了。”
“爸说得对,就是不能多吃,我看王铁蛋的生意就没以前好了,我看用不了多久,也会和普通餐馆一样。不像爸您,客户越积累越多,生意就会越做越大,只要关系在一天,就会一直长久。”
“我哥说得对,王铁蛋六个店,别看挣那么多钱,实际上,他一个村好几百人分,平均下来没多少钱,和咱爸比差远了。”
刘光天和刘光福一起附和道,顺便还拍了个马屁。
刘海中点了点头,就吃这套。
不过,这个时候也应该谦虚一下下。
“比什么比,有什么好比的,王铁蛋做得餐饮,咱搞得建材,不是一个行业,不用比。”
“爸,就您这心胸,我觉得您能做成建材行业的老大。到时候,您一天就得有好几万块钱进账。”
“那一年岂不是好几百万?”
刘光福听到刘光天那么说,故作惊讶。
“那肯定啊,我觉得用不了几年,别人就得称呼咱爸一声刘半城。”
刘光福倒吸一口凉气,喉咙也跟着滚动。
心中却在腹诽,我二哥的马屁功夫什么时候那么了得了。
刘海中此时已经飘了。
这个称呼很熟悉,他也幻想有一天像娄半城一样,都是车接车送,派头十足。
只不过,就在这时,刘光福话锋一转。
“不对啊,爸,许大茂和您利润五五分,他岂不是和您挣一样的钱。我都替您不值,没您从螺纹钢厂把钢材弄出来,他就是个屁,凭什么分他那么多利润。”
“就是,爸,您给他太多了,不就是去工地,找负责人,谈一下价格,这活我们哥俩也能干。
爸,我觉得您亏大发了。”
眼红的于莉和闫解成再次拜访了傻柱,忍痛开出一天八十的薪资邀请。
傻柱本来还是不愿意。
可是,看着许大茂这个死对头天天邀请他儿子和闺女到家里看彩电,心里总是不得劲。
两台彩电,三千块钱,忍忍也能买下。
可洗衣服还有洗衣机,吃冰棍还有冰箱,夏天还有空调。
两个儿子,一个在何大清那边,一个在自己身边,总不能厚此薄彼,所以都得买双份。
这样算,压力就太大了。
作为老父亲的傻柱终究没能经受住诱惑,答应下来。
当然了,效果肯定是立竿见影。
傻柱带着徒弟一到场,闫解成和于莉的川菜馆当晚就火的一塌糊涂。
另一个忙活得是许大茂。
许大茂本来的计划是先搞海鲜批发,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之后,再搞海鲜酒楼。
只是没想到,半路和刘海中一块做起了生意,仅仅两个月就赚了三万多。
三万对王铁蛋来说,不算什么,买个酒楼开店也肯定不够。
可是,买套两三进的四合院,装修一下开海鲜大排档,已经可以观望。
海鲜的生意,许大茂一直没落下,请了个司机帮忙跑业务。
他则一边跑螺纹钢的业务,一边在找合适的四合院,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也有担心。
钢材生意的命脉掐在刘海中手里,让他不得不防一手。
与前三人相比,棒梗的鞋店生意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扩大再经营,是棒梗想到的唯一办法。
不是在他旁边开店嘛,那好,我就进一大批货过来,不仅送鞋垫,还搞低价促销。
你们进货少,成本高,我进货多,进价就低。
看谁干得过谁。
等你们全倒闭了,他再提高价格,一举占据鞋子市场。
棒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进货,他将之前积累的四千块钱利润全部拿了出来,还了贷款之后,本来还有五千的,这些日子没少挥霍,所以只剩下了四千。
同时棒梗还让秦淮茹帮他筹钱。
不多,六千,凑够一万,好去进货。
秦淮茹那是一个愁啊。
六千不行,五千还行,将家里的四间房全部抵押出去,勉强能贷出来。
可是,万一亏了呢?
秦淮茹很纠结。
“妈,你放心吧,亏不了的,鞋子现在是紧俏货,根本不愁销路。你看我上次进的货,一千双鞋子,仅十天个月,就卖得差不多了。
我这一降价,卖得岂不是更快,是不是这个道理?”
棒梗解释道。
“可万一卖不出去呢?”秦淮茹还是有些担心。
“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同样的鞋子,我的鞋子最便宜,别人傻啊,去买贵的,不买便宜的。再说了,就算卖不出去,我大不了按照批发价卖,最多亏个运费?又放不坏,对不对?”
秦淮茹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母子俩正商量着,吃着炸鸡的贾张氏发了话。
“乖孙,你降价了,还能挣到钱吗,别亏了?”
“奶奶,放心吧,我都算好了,就算降价了,一双至少也能挣七八块钱,这单下来,最少还能挣两千块钱。”
“两千多,真的吗?那得买多少炸鸡啊?”
贾张氏还有点不敢相信。
“奶奶,等我这单生意成了,天天让你吃炸鸡都成!”
听到棒梗的这样的话,贾张氏眼前一亮。
“行,你这个贷款,奶奶同意了。”
说着,从床头柜下面,拿出了房契,上面写得还是贾东旭的名字。
“淮茹,去给棒梗贷款吧,四间房子全压了,能贷多少是多少,我们得相信棒梗!”
秦淮茹拿过房契,还是没挪动屁股,心头一动,又有了担心。
“棒梗,这可是咱家的全部家当,你进货过来,那这些鞋子在路上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我都是老客户了。”
棒梗很确定地说道:“而且这次我和一个朋友亲自过去,看着货物托运上火车,有我押送,车上有乘警,绝对不会出问题。”
秦淮茹点了点头,放心不少。
“行,那我去贷款,你可一定要小心了。”
“知道了,妈,我会小心的。”
……
和平里,刘海中家。
刘海中拿起炸鸡腿,又扔回到了盘子里,还有点嫌弃。
“你们吃吧,我不吃了!”
“老头子,怎么了?你还没吃多少东西呢,怎么就饱了?”二大妈问道。
刘海中擦了擦手说道:“老话说得好啊,山珍海味,吃多了也腻。这炸鸡也一样,吃了那么些天,也不能老吃,算了,今天就不吃了。”
“爸说得对,就是不能多吃,我看王铁蛋的生意就没以前好了,我看用不了多久,也会和普通餐馆一样。不像爸您,客户越积累越多,生意就会越做越大,只要关系在一天,就会一直长久。”
“我哥说得对,王铁蛋六个店,别看挣那么多钱,实际上,他一个村好几百人分,平均下来没多少钱,和咱爸比差远了。”
刘光天和刘光福一起附和道,顺便还拍了个马屁。
刘海中点了点头,就吃这套。
不过,这个时候也应该谦虚一下下。
“比什么比,有什么好比的,王铁蛋做得餐饮,咱搞得建材,不是一个行业,不用比。”
“爸,就您这心胸,我觉得您能做成建材行业的老大。到时候,您一天就得有好几万块钱进账。”
“那一年岂不是好几百万?”
刘光福听到刘光天那么说,故作惊讶。
“那肯定啊,我觉得用不了几年,别人就得称呼咱爸一声刘半城。”
刘光福倒吸一口凉气,喉咙也跟着滚动。
心中却在腹诽,我二哥的马屁功夫什么时候那么了得了。
刘海中此时已经飘了。
这个称呼很熟悉,他也幻想有一天像娄半城一样,都是车接车送,派头十足。
只不过,就在这时,刘光福话锋一转。
“不对啊,爸,许大茂和您利润五五分,他岂不是和您挣一样的钱。我都替您不值,没您从螺纹钢厂把钢材弄出来,他就是个屁,凭什么分他那么多利润。”
“就是,爸,您给他太多了,不就是去工地,找负责人,谈一下价格,这活我们哥俩也能干。
爸,我觉得您亏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