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官道:主政一方 > 第874章 暗流初动

官道:主政一方 第874章 暗流初动

    凌晨五点,许剑锋从床上坐起来,披了件风衣,没开灯,摸到窗边拉开了窗帘。

    外面还黑着,省城的天不是一下子亮的,是像谁拿了刷子,从东往西一点点擦。

    他站了几分钟,没动,也没发呆,就是脑子里在过昨天那场全省视频会上的一幕幕。

    “我不是来卖方子的,我是来跟你们一起排雷的。”

    他说完那句,没人鼓掌,倒是有两个组织部的副处干部在下面频频记笔记,估计一半是想着怎么回去交作业,另一半,是真觉得许剑锋这人不像是空降来的,像是个真干过基层活儿的。

    他知道,这句话出去之后,底下那些看热闹的地市,会试探,想躲,甚至会对着他这个制度原型人动刀。

    但许剑锋也清楚,不动是死水,动了才有机会翻身。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郭诗瑶凌晨两点发了一份《南州市调研简报》过来。

    他没点开,直接下楼,打了车去省委办公楼。

    今天是周一。

    刚到七点二十,他人已经坐进了五楼的协调室。

    九点开会,他要提前把这次三个试点城市的汇报简报全部过一遍。

    刚坐下五分钟,张毅推门进来了,手上拿了三份材料,脚步快得像追债的一样。

    “书记,三份材料都改好了,南州那个市长昨晚自己打电话来,说想约你谈一谈。”

    许剑锋没吭声,翻了第一份简报,翻了几页,把夹在中间的那张亮黄色KpI折页抽了出来。

    “这是什么?”

    张毅咳了一下说道:“他们自己设计的季度积分制。”

    “加权算法谁定的?”

    “南州市市委办那边说是和组织部一起定的,说是干部积分能反映工作积极性。”

    许剑锋合上材料,点了下那页折纸:“回头发给郭诗瑶,让她仔细盯着这份,他们这是在换皮,说是‘西岭模式’,其实改头换面走绩效报表那一套!一个月后问他们,数据如果比这个季度多一倍,就直接开公示听证。”

    张毅点头。

    “还有,蓉海那边呢?”

    “已经连夜反馈了初步情况,他们说干部反馈‘压力大于动力’,希望能有解释窗口。”

    “解释窗口?”

    “他们的意思是说,干了但没成,有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流程阻碍。”

    许剑锋“嗯”了一声。

    “这个可以考虑,让他们提一份‘容错归档建议’,写完之后送我桌上。”

    张毅把记录本记的“哗哗”响。

    又过了二十分钟,办公室电话响了。

    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处长打来的。

    “许秘书长,那个……今天省委书记会过问东华数据的真实度,您能不能过来开个小会?”

    许剑锋只说了三个字:“现在过去。”

    他穿起风衣,把那三份材料顺手带上,边走边对张毅说:“打电话给郭诗瑶,让她准备一份东华的数据异动对照图,图要清晰,案例要真,最好有干部本人的反馈语录,不要全是机构话。”

    张毅一边点头一边掏手机。

    出了电梯,一缕风吹过来,许剑锋抬头看了眼天色。

    天,终于亮了。

    但风里,是潮的。

    上午十点,政策研究室小会场。

    除了几个熟面孔的组织部副部长、省委政研室的处长,还有一位新面孔。

    上方下派的巡视调研员,姓邵,三十来岁,干练得像是刚下过基层,其实一看就知道是学院派的,一开口就是那种“不偏不倚但句句拿刀”的语气。

    “许秘书长,我理解您的制度设计出发点,但目前三个试点城市数据涨幅过快,是否存在机制激励偏移?”

    许剑锋没急着说话,他把三份材料一字排开,直接推到桌子中间。

    “这三份,是东华、南州和蓉海的KpI月报——我不管他们涨多少,我只看有没有动。”

    “去年同期,他们的同级别干部是一个月批公文15份,现在平均涨到34份,有的人甚至破50。”

    “他们不是效率变高了,是知道了‘该怎么面对干部制度’。”

    他说到这,顿了顿。

    “至于是不是涌上来的都是水,到月底一看有没有沉淀的,不就知道了吗?”

    邵巡视员挑了下眉:“那您怎么看南州的述职直播?外界都说是秀场。”

    “你们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干部要说的清、老百姓要听的明?我们不是搞综艺,但我们得让制度有可视度。”

    许剑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他折了一上午的黄色折纸,那是南州组织部的绩效手册KpI页。

    “这是南州拿去‘换皮’的制度仿本,外面包着西岭模式,里面全是过去那一套‘分指标刷数据’的东西。我如果要做样子,会放这个进来?”

    他话说完,屋里安静了好几秒。

    省委政研室的副主任笑了笑说道:“许秘书长说得有道理,咱们制度推进是要看实的,不是比包装。”

    许剑锋把那几份材料收回手里。

    “我就一个要求,别怕动,干部不是不想干,是怕干了没回报,你要真干了还被算作‘绩效不达标’,那以后真干事的人就全跑了。但凡机制压的是好人,放的是滑头,那就不是制度,是催命。”

    许剑锋起身,收起材料。

    “今天这会我就不多留了,下午我去东华。”

    “我亲自去,看看到底谁在拿‘模式’当遮羞布。”

    会议结束后,走出小楼,张毅正站在门口。

    “车已经备好了,资料也备齐了。”

    许剑锋点头,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这一路,他没说话,只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街道、路灯、红绿灯,还有来来往往的行人。

    制度,不是靠嘴说的,得靠人,一步一步走下去。

    他知道,这才只是刚开始。

    下一站东华市!

    他要让所有人明白一句话:制度,不是挡箭牌。制度,是镜子。

    你藏不住你是谁,也逃不掉你做了什么。

    下午五点一刻,车刚驶进东华市政务新区边上的宾馆,张毅就低声提醒了一句:“书记,咱们这次来得悄,接机都没通知东华那边。”

    “好。”许剑锋坐在后排,头微微偏着,看着窗外天色开始发暗:“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让人知道你要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