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剑帝 > 第32章 回家

大明剑帝 第32章 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雷小龙安排一辆马车,派了两名家丁护送白少玉。嘱咐白少玉白天坐在车厢里不要轻易出来,晚上就在客店休息,需要什么,安排两名家丁去办即可。

    雷小龙考虑的十分周密,他担心灵宝台事件之后,很多江湖人认识白少玉,怕一路上会出现麻烦。

    两位家丁雷火,雷石骑马在前开路,车夫在后赶着马车,小宝不知道主人为什么不骑着自己,只是在马车后面默默地跟跑。

    一路上白少玉闭目凝神,想了很多的事情,把发生过的所有事情的细节都逐个品味,试图串联出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不断有火花在脑海中闪现,然后又沉寂。

    前面突然一阵躁动,马车急速停了下来。白少玉用手拨开车帘,看见两位家丁已经下马,围住一个倒在地上的人指手划脚。

    白少玉下了马车,近前一看,是个和尚。

    “什么事情?”白少玉问道。

    “白公子,这个和尚在路中间晕倒,挡住我们的去路。”雷石说道。

    白少玉说:“快把他扶起来,是不是病了。”

    兵荒马乱之年,在路上遇到饿死人,病死人的事情也是常见。

    雷石上前把和尚扳过身子扶起来,这人长相非常奇特,看来得过天花,满脸麻子,额骨凸出,下巴奇长,像一只大秤砣。

    白少玉第一次见到相貌如此古怪的人,再看那和尚面色饥黄,口唇发焦,发干,显然是又饥又渴,饿晕了。

    “取些水和点心来。”白少玉说道。

    雷火取来水囊和点心。那和尚被灌下清水,又被白少玉掐住仁中,慢慢苏醒过来。和尚慢悠悠的睁开眼皮,看到眼前的情景,知道自己获救了,连忙要躬身施礼答谢。

    白少玉连忙扶住,示意不要乱动,问他:“师傅是哪里出家,为何流落在此。”

    和尚答道:“贫僧本是皇觉寺主持,因战乱寺庙被毁,不得已前往濠州投奔好友。”

    白少玉说道:“兵荒马乱,佛祖也不得安宁。师傅法号?”

    和尚苦笑道:“施主见笑了,庙毁无根,我已经决定还俗,公子就叫我俗名朱重八好了。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白少玉点点头:“好吧,朱先生,在下白少玉,请上马车,正好我路过濠州。”

    白少玉说罢搀着朱重八进了车厢。

    马车继续向前行驶。

    白少玉看着朱重八奇怪的相貌,感觉这不是个普通人,问道:“濠州现在已经是红巾军的地盘,朱先生是投靠义军么?”

    朱重八正把一块点心放进嘴里,听了这话硬生生地咽了下去。这话说出来,如果被元兵听到,是要掉脑袋的。

    朱重八再次确认眼前这个年轻人并无恶意,硬着头皮说:“恩人,实不相瞒,我受儿时发小汤将军邀请去义军参兵。此次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群起,或许老百姓的苦日子到头了。中原黎民谁不盼望能推倒蒙古贵族的统治。”

    白少玉说道:“你说的汤将军是汤和吧。如今朝廷腐败,官员昏庸,推翻了正好。”

    朱重八惊奇道:“你知道汤和?”

    白少玉点点头:“有过一面之缘。”

    “为何感觉一夜之间,星火燎原,到处是起义造反之人?”白少玉问道。

    朱重八摸摸大下巴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来,农民手中土地越来越少,都集中在皇族,豪强手中,百姓没有生活来源。而税收见多不见少。朝廷又滥发纸钞,钱不值钱。再加上官员腐败,百姓其实已经是生活在死亡线上。”

    “朝廷一直实行民族不平等法制,把人们强行划分为四个等级,这样民族之间矛盾更加尖锐。两年前黄河一带便流传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去年修治黄河,朝廷征用了十五万农民,却又派兵马沿途镇压,后来激起民变,造成大起义。”朱重八说道。

    白少玉听了这些,才对当前天下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朱重八又接着说:“当今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当属韩山童和彭莹玉。他二人原先都是明教中人,但是不知明教为何突然瓦解。二人后来躲避朝廷追捕又以白莲教的名义招收信徒,扩大影响。”

    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一路上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到了濠州,白少玉将朱重八送下马车,又送上二十两纹银,朱重八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互相以兄弟相称。

    白少玉说道:“朱兄,就此别过,弟弟还有事情在身,改日再来濠州相见。”

    朱重八说道:“贤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来日再会,我定当报答救命之恩。”

    二人依依惜别,终于各奔东西。

    马车出了濠州,继续赶路。

    白少玉和朱重八聊了一路,长了不少见解。原来朱重八曾经因为寺里粮食不够,被迫云游四方化缘。经历了许多苦难,对民间疾苦十分了解,而且加入过明教。朱重八认为明教已经不是神秘组织,日益公开化,并且规模庞大,各地起义军都多少和明教有关系。并且朱重八有个结论,大元朝如果终结,终结者一定是明教。

    白少玉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为什么雷伯伯,父亲都要加入明教,明教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

    几天之后,终于到达泰山。试剑山庄便是在泰山山腰之中。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这首《望岳》当真把泰山的雄伟刻画得淋漓尽致,成千古绝唱。

    白少玉牵着小宝登山而上,一路苍松翠柏,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使泰山景色雄浑壮观。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有一块开阔地,可以看到一处庄园大门。宅门高大威严,两名家丁立于门口,老远看到白少玉走来,便齐声大喊:“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其中一名家丁竟转身跑进庄园,想必是通风报信去了。

    “少爷,你多日不回,夫人天天念着你呢。”家丁白龙上前迎着行礼,把小宝扯住。

    白少玉回到家,十分兴奋:“白龙,母亲和山庄都好吧。”

    “都好着呢。”白龙连忙答道。

    跨进门没几步,白少玉抬头看到母亲和几位师兄已经出来相迎。

    “母亲!”白少玉眼睛突然变得湿润,上前一下子跪倒在母亲身前。

    一位中年妇女气质高雅,面带慈祥,此时满脸怜爱之色,双手抚摸白少玉头部,脸部,说道:“玉儿,这些天受苦了。你瘦多了。”

    白少玉和云彩娘母子相见,自然是一番亲情缠绵。白少玉又和几位师兄一一见过。大师兄何长天有事情在外。二师兄陆不通,三师兄丁三扣和白少玉抱作一团。

    众人相聚,免不了一阵叙话。

    唏嘘之后,云彩娘拉住白少玉的手进了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