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660章 书院闲走见先生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第660章 书院闲走见先生

    骆风雁与苏凝梅款步踏入书院,但见院内环境幽雅素净,四处弥漫着书香之气。

    有不少书生秀才在此高谈阔论,各抒己见。忽见她二人现身院中,众人皆不时张望,似盼能结识一番。

    然见她二人姿色绝佳,气质超凡,那些书生士子们虽心生倾慕,却哪敢多瞧一眼,更不敢贸然上前讨扰,只远远观望,心下暗自赞叹。

    这淮滨书院本就声名远扬,平日里便有不少小姐妇人慕名而来,或求知问道,或赏景游憩,故而骆风雁与苏凝梅的到来,倒也并不稀奇。

    骆风雁此番入得学院,原只为闲逛消遣。

    她与苏凝梅有意避开人群,专往那人少僻静之处信步而行。不知不觉间,竟至学院一偏僻角落。

    但见此处百花竞放、争奇斗艳,莺啼婉转、燕语呢喃,好一派生机勃勃之景。

    然令人意外的是,那繁茂花草荆藤中,竟横卧着几块碣断碑,透着几分古朴沧桑。

    骆风雁见状,顿时兴致大增,径直走上前去。抬眼细观那碣碑上,字句锦绣华美,文采斐然,不禁心下大动,遂轻声喃语,缓缓念了起来。

    正念得入神,忽见一位老先生踱步而来,脸上笑容可掬,行至二人跟前,轻笑一声,拱手唱诺,礼数周全。

    骆风雁与苏凝梅忙抬眼望去,只见这老先生头戴方巾,身着葛布深衣,面容苍老古朴,须发皆已皓白如雪。

    那老先生面带微笑,对骆风雁说道:“观这位女公子之风姿气度,想必家中是世代书香,平日里定是喜好文章、钟情诗集之人。

    “今日竟不顾杂草遮掩、荆藤扎刺之苦,于这草花丛中,细细观摩这断碑残碣之文,且喃喃自语之时,腔正调稳、韵味十足,实乃难得,难得啊!”

    言罢,那老先生轻抚胡须,目光中满是赞赏之色,定定地望着骆风雁。

    骆风雁退回来,拱身盈盈施礼:“老先生谬赞了,小女子幼时在家中,不过略读了几卷诗书,识得几个粗浅文字罢了,眼下这般模样,倒叫老先生见笑了。”

    老先生微微一笑,拂须颔首,目光望向那丈外横卧的断碑残碣,感慨叹道:“老夫姓苍,名文炎,自幼便入得这书院,跟随先生数十载。

    “犹记得五十多年前,漱香老人亲临此地,与我那先生彻夜长谈,言辞恳切,见解独到。那漱香老人在此逗留了二三日,期间与我先生共作一篇诗词,并镌刻于这碑碣之上。

    “岂料数年后,这花亭竟坍塌倾颓,碑碣也随之断残破碎。又过了多年,此处花亭,早已不复存在,唯余一片杂草荆藤肆意生长。

    “眼下正值春日,繁花盛开,景色倒也颇为宜人。不想今日这位女公子,不流连于那满园春色,却独对这断碑残碣留意起来。”

    骆风雁与苏凝梅听得,心中皆是暗自一喜,未曾料到在这书院之中,竟无意间觅得了漱香老人的些许线索。

    骆风雁遂半真半假地问道:“不瞒先生,小女子自幼便听闻漱香老人之名,他乃鸿儒硕学,堪称儒学之泰山北斗。小女子心怀敬仰,平日里少不得收集他的诗集词文,细细研读……”

    言至此处,骆风雁抬眼望向那老先生。

    苍文炎听罢,不禁呵呵笑道:“所以,你适才见得这碑上之字,便心生好奇,不由自主地前去观瞧了?”

    骆风雁缓缓颔首,面露惋惜之色,轻声道:“只可惜这石碑之上,词文残缺不全,竟无法窥得通篇全貌,不能尽情诵读漱香老人与先生老师之佳作,实乃一大憾事。”

    苍文炎见说,不禁拂须点头:“女公子如此心怀热忱,老夫自当成全此愿。虽说已过去数十载春秋,然直至如今,老夫尚能忆起老师与漱香老人当年所作的诗词。

    “只是时光荏苒,几十载悠悠而过,到如今,老夫对这碑文之词,亦是觉得晦涩艰深、难以尽懂,其中诸多深意,实难参透啊。”

    骆风雁听罢,心中好奇更甚,目光紧紧盯着苍文炎,满是期待。

    苍文炎见状,遂缓缓念道:“玉尘千载覆瑶台,古佛垂眉入定来。金绳缚梦龙鳞老,檀炷藏锋鬼市开。云外丹炉翻劫火,冰中偈语化风埃。世人但仰莲光净,不见枯枝蚀圣胎。”

    骆风雁默默在心中反复念诵,思绪如潮,纷至沓来,然一时之间,竟也猜不透这诗词究竟蕴含何意。

    出了学院后,骆风雁与苏凝梅将此事告知了旎啸。

    旎啸闻听,顿时大喜过望,赶忙吩咐三侍女传信出去,暗中查访那苍文炎的老师。

    而后,众人只觉天色渐晚,不宜久留,便径直前往码头,登船与季瑶一行汇合去了。

    不久,两船张帆振舵,自宿迁径入山东之境,循会通河一路北行,径越大半兖州之地。

    这一日,船过济宁州界,遥见北陉之地,便是马肠湖了。

    但见那湖河相接,浩渺无涯,两岸河草萋萋,芦苇葱葱。然则水雾淡淡,随风浮荡,飘摇不定,更添几分朦胧神秘之色。

    蓦地,不知自何时起,数条船自对面破浪而来,气势汹汹,竟毫不避让,径直横亘于旎啸所乘之船前,阻其去路。

    众人定睛观瞧来船号旗,但见其上赫然绣着“天火门”三字,莫说坐于船舱内的旎啸一行十数人见状,尽皆面露惊诧之色,便是后船之上的玄天六合与韩文庆,也是匆匆赶至旎啸身旁,面露凝重之色,静观其变。

    旎啸抬手挥了挥,示意众人宽心勿躁。

    但见他面上带着一抹似有若无、意味深长的笑意,只静静凝望着那迎面而来的几条船,神色从容淡定。

    须臾间,那来船船首之上,立定一位华服公子,此人正是黄会。

    只见他手中一把折扇,悠悠轻摇,嘴角噙笑,那笑容恰似春风拂面,端的畅意非常。

    待船停下,双方船首相距不过四五丈之遥。

    那黄会先是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行了一礼,而后朗声笑喊道:“船上之人,敢问可是碧龙帮季瑶小姐?”

    此言一出,旎啸一行人尽皆惊惑不已,十余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季瑶。却见季瑶一脸茫然懵懂之色,浑然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