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行御九州 > 第292章 熟悉的伪十一

行御九州 第292章 熟悉的伪十一

    “敲梆子的,久违了。”

    杨培风单手拿住其右腕,浑厚的真元迸发,将宽大青衣撑起,不停鼓动,好似真仙莅临。

    老更夫拼死抵挡不住,浑身酸麻几近脱力,又惊又惧,仅从牙缝里艰难挤出一句话,“好高深的雷法,尊驾究竟何方神圣?”

    感受到生命力在不断流逝,老更夫双腿愈发疲软,却仍叫嚣道:“你可知在与谁为敌?及时收手,方得始终!”

    杨培风不为所动,义正辞严道:“尔等暗通妖魔,为害天下,吾今替天行道,有何不可?”

    “不,不要……”

    “杀了我,你也别想活!”

    一道极为耀眼的紫电闪过,老更夫彻底消散于天地间,神魂俱灭。

    得见这一幕,在场之人无不噤若寒蝉。

    “老人家,你的酒肉银两,在下勉为其难收下了,作为救你一命的酬劳。两不相欠。这些妖物,杨某尽力除之,不图利。”

    边说着,杨培风边冷冷瞥向众黑衣人,“执意要给妖兽殉葬,求之不得。想走,咱就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诸位,请下决断吧。只有三息。”

    原则上不轻易介入他人恩怨,因为是非难辨。

    但纵容妖兽伤害手无寸铁的凡人,那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黑衣人头领神色复杂,认真求问道:“不知阁下尊姓大名,何门何派?”

    “杨培风。”

    他如实说了。

    他今天可以是杨培风,明天也可以是江培风。

    而且,在这九幽世界除了参商、与祸两头大妖,有个屁的人认识他。

    黑衣人头领勾了勾手指,叫来一名手下,交代道:“回禀分坛,朔北之地出现了一名七重天强者,擅使雷法,极强。身份不明。”

    “诺!”领命后,此人一个干脆利落地纵身,就此消失于茫茫黑夜。

    不出意外的话,杨培风的容貌也已被对方记住。

    但他没什么好怕的。所谓阴阳对立、正邪两分,与其不明不白地横插在中间左右逢源,倒不如坚定地站稳立场,当即少去半数敌人。

    接着,黑衣人头领在衣襟内摸出一支竹筒引燃,“咻”的一声,长剑形式的烟花照亮夜空。

    杨培风嘴唇微勾:“很原始的求援方式。”

    黑衣人头领挑眉,“再仔细看看?”

    杨培风凝神望去,果然改变了看法,赞叹道:“厉害的,厉害的。”

    有剑气,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向远处扩散。

    也就是说,附近有这些人的同党,在执行别的任务。针对谢氏。

    刚松了一口气的谢谨,心脏直接跳到嗓子眼,“你,你们……”

    黑衣人头领故作吃惊,揶揄道:“原来斩草除根这件事,令谢老太爷很是陌生。”

    “不出意外,您老很快就能看见谢虎的脑袋。”

    谢谨脸色苍白。

    杨培风打断道:“好了,接下来就该赴死了,诸位。”

    黑衣人头领无奈叹息:“阁下年轻气盛,但确实是我前所未见的强大。只可惜我剑盟之剑,宁折不弯!”

    杨培风非常理解,道:“很有志气。”

    最后那个“气”字刚落,银光乍现,“唰”的一声,寒露出鞘。

    对付剑客,当然要用最值得称道的方式——剑!

    杨培风脚尖轻点,孤身闯入垓心,先声夺人,以雷霆之势洞穿某位黑衣剑客咽喉,匆忙回剑招架时,青衣被染成一片血红。

    他连出十数剑,以始终不顾及的后背为“诱”,并分心从杂乱的月影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某人“咬钩”的画面。

    杨培风低头下腰,倒转剑尖,正中此人心窝。

    黑衣人头领一颗道心摇摇欲坠。

    快,太快了!

    这人不但出剑快,对危险的感知,临危作出的决断,都快。

    这就是最顶尖的剑客吗?

    “想我加入剑盟,苦修半生,竟都不曾见识过这等玄之又玄的剑法,未免可悲。”

    同谢氏等强者鏖战良久尚未减员一人的剑盟,仅与杨培风交手顷刻,赫然陈尸两具。

    当然,其中看不见的原因是,先死的那人,早就受了不轻的伤,心神不宁,中了暗剑;而后那人,则死于自己的贪功冒进,被其料敌机先。

    “三”不愧为玄数,依杨培风的风雷剑诀以及平生所学,三人,则是以数量对他创造优势的极限。再要更多,就意义不大。

    因为空间有限。

    剑越快,越容易误伤,配合再好也无济于事。除了剑阵。

    杨培风加大攻势,朗声道:“有劳怀远城主护送令尊先行一步,在下为你们断后。”

    有不相干者在场,他也怕误伤,是以总是束手束脚,不大痛快。

    谢穆目光坚定:“恩公支撑片刻,待我送父亲到安全地带,便领兵马来援!”

    大话是这么说的,谁料这怀远城主真个是武艺平平,别说救老父亲脱困,就连自个儿都只是勉强保活,哪里有办法。

    老更夫虽死,狼妖却并未散去,在剑盟杀手与杨培风缠斗时,它们也攻击其他人。

    但是姓谢的才是目标,其他官员多也就顺手打杀。

    众官员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现今还留下与谢谨同生共死的,可谓绝对心腹。

    若非这些人拼死保护,谢谨恐早已被碎尸万段。

    比较诡异的是,面对刀光剑影、群妖环伺,那名年轻的大宸使臣,区区文官,完全神色自若、泰然处之。而且,他也愣就屁事儿没有,谁都绕着他。

    果然,人一旦有了身份地位,有了“用处”,想死都难。

    可这也使谢谨笃定,此劫为大宸帝君出尔反尔。

    斗至酣时,杨培风再起杀心,却感觉到一股莫名寒意,下意识抬头,望见大批剑客御风而至。

    他早已注意到,九幽之地的寻常九品就能御风飞行,并不像九洲,需要跻身天心。

    这些人里,有一道气息隐隐压过了他。

    这个时候,杨培风心中忽然起疑:“我分明十一境未满,为何来到九幽后,每施展神通皆得心应手,与十一境等同。”

    莫非是天地法则不同?

    熟悉的伪十一境,且无任何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