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 第770章 再也提不起兴致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第770章 再也提不起兴致

    在这些电话交谈中,陈先生将之前对第一位推销员所说的内容重复了七八遍。每一通电话,他都详细地解释了北明公司对于电话营销订单的新政策:如果订单是通过北明公司电话营销获得的,那么推销员在上门成交后,其佣金将会减半。

    贾勇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陈先生不断重复着同样的话语。他不禁开始思考陈先生这样做的真正意图。

    贾勇觉得,就算陈先生刚才的那通电话确实促成了一笔交易。但是,据此就提出要搞电话营销,陈先生是不是太冲动了?

    陈先生说的电话营销怎么实施呢?像陈先生这样,打一个电话就谈下一桩生意的事,是极小概率的。要做电话营销,电话量就要上规模,需要建立一支电话营销队伍。

    北明公司连推销员的保底佣金都支付不出来,雇佣的推销员都是兼职推销员。在兼职推销员队伍之外,再搞出来一支电话营销队伍,北明公司哪儿还有这个财务实力呢?

    贾勇想,陈先生会不会表面上是要推行电话营销,实际上,他是要用这种方式逼迫推销员们去走访更多的便利店呢?

    贾勇心中暗自担忧,陈先生的这种做法会引发一些负面的反应。佣金减半对于推销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他们可能会对陈先生针对电话营销制定的佣金政策产生抵触情绪,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背地里用脚投票,否定陈先生提出的佣金方案。

    这样一来,不仅可能影响到兼职推销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可能影响这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兼职推销员队伍的稳定性。

    自从这批节能灯开始进入市场销售后,兼职推销员们带来的订单就源源不断。虽然每个订单的销量并不是特别大,但至少说明北明公司经营的节能灯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是有需求的,是一款适销对路的产品。

    只要假以时日,稳步推进,小步快跑,贾勇相信北明公司一定能够跟更多的便利店建立合作关系,北明公司的节能灯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节能灯与那些季节性很强的商品不同,它也不像服装、鞋帽那样会受到流行款式的影响。作为一种普通家庭都会使用的,低价值耐用生活必需品,贾勇认为北明公司目前的销售情况还是相当正常的。

    贾勇觉得陈先生有些过于急切了,担心他会因为急于求成,给兼职推销员的压力太大,把刚刚组建起来的销售团队给吓跑了。

    尽管心中有这样的担忧,但贾勇拿不准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并没有将这些想法直接说出来。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陈先生对于节能灯这个产品的经营,确实像他跟段云峰说的那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合理的商业逻辑在里面的。

    除了在集装箱从码头运到北明公司的那一天,出现了没有搬运工卸货的小插曲外,其他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销售环节的安排,可以说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陈先生处理得非常妥当,井井有条。

    北明公司走到这一步,陈先生已经把许多原来贾勇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一个从来没有节能灯销售经验的病殃殃的老头儿,就这么把节能灯销售业务做起来了。

    身体孱弱的陈先生,居然做起事来算无遗策,真有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架势。让贾勇不得不佩服。

    在这段时间里,贾勇每天都要乘坐地铁前往各个便利店送货。通过与不同便利店的接触,他对圣保罗市场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他眼界大开。

    贾勇有机会观察到许多便利店的经营状况,并了解到它们所销售的货物种类。随着他对市场的了解不断加深,贾勇觉得有很多商品可以通过陈先生销售节能灯的方式销售出去。比方说,广州的阿兰经营的文胸,义乌的小宋老板经营的塑料饰品,还有老周采购的那些日用百货。

    贾勇暗自庆幸,幸好有陈先生在这里坐镇。如果没有陈先生的主持,贾勇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地打开通往市场的渠道。

    贾勇对陈先生的信任又比之前更进了一步。他选择相信陈先生的判断,想看看陈先生怎么做电话营销。

    陈先生显然并不是只说不做的人。他迅速采取行动,让电话公司的工人上门加装了两部电话。这样一来,公司里就有了三部电话。这对一家小公司来说,简直就是超前的通讯设备投入了。

    原来的那部电话被保留下来,专门用于与推销员保持沟通,随时等待他们打来电话通知新签订单的情况。而另外两部新装的电话,则专门用于进行外呼电话营销工作。

    陈太太和阿德里亚娜在陈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成了北明公司第一批电话营销员,正式开启了电话营销工作。

    贾勇的葡语水平还达不具备做电话营销所需要的表达能力,陈先生安排他坐在不打扰阿德里亚娜的地方,听阿德里亚娜打电话,学习她的葡语表达方式。

    阿德里亚娜,一个充满活力、喜欢微笑的女孩,不仅是陈先生和陈太太家中的开心果,更是他们生活中的调味剂。无论陈先生和陈太太心情多么糟糕,她总能想出各种办法逗他们开心,即便是那种无奈的苦笑,也能让这对夫妇在一瞬间忘却生活的重压。

    当阿德里亚娜拿起电话,与电话那头素未谋面的客户交流时,她仿佛变身为一个情感传递的使者。她的声音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亲切,让人不禁心生信任。她的话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真诚和愉悦,仿佛能通过电话线,直接抵达对方的内心深处。

    相比之下,陈太太在电话营销方面的表现则逊色不少。尽管她也在努力尝试,但成功率却远远不及阿德里亚娜。

    陈太太嘴角微微一扬,流露出一种习惯性的不屑表情,轻声说道:“阿德里亚娜可是地地道道的巴西人啊。我来巴西虽说也有二十多年了,普通的葡萄牙语交流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要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那我可就真的无能为力啦。我可没办法达到像阿德里亚娜那样土生土长的巴西人的语言水平哦。”

    陈太太的电话营销工作,在经历了几次被客户拒绝之后,她的信心瞬间崩溃,变得灰心丧气起来。无论陈先生怎样苦口婆心地鼓励她,她再也提不起兴致去碰那部电话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