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窃汉:从种田养猪开始 > 第741章 婚礼背后的密谋

窃汉:从种田养猪开始 第741章 婚礼背后的密谋

    长安宋氏族老宋元矩被前将军牛武威吊在歪脖树下,悬挂示众一事还未过去,另一则消息传遍了长安。

    宋家九少爷宋平安大婚,迎娶开封郑氏的六女郑凰儿,两大关中世家大族再次联姻。

    婚俗,在中国古代属于礼制的范畴。

    两家严格按照秦汉时,婚俗礼仪要遵循的“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在凋敝破败的长安城开启了一场豪华奢侈的婚礼,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族长宋尚热情邀请了西北豪族的族长,族老,八大校尉,凉州军团,并州军团的大小军官。

    态度极其恭敬,甚至显得有些阿谀奉承,卑微下作。

    前来参加婚礼的许多清流官员,鄙夷宋家的软骨头,愤而离席。

    渐渐地,酒席宴会上只剩下西北人划拳斗酒,开怀畅饮。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凉并军官,其实十分渴望得到关中,关东豪族的认可。

    这场酒宴,让他们得到了久违的认可。

    他们甚至自发地降低了划拳斗酒的声音,有人仗着酒意闹事,立刻被同伴打倒。

    六礼结束之后,院子里开始举办了唱挽歌的活动。

    一群戏子,头戴孝帽,身披孝衣,腰系孝带,手拿哭丧棒,跳到院子里开始放声大哭,声音悲悲切切,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冠军将军胡文才,辅国将军许凶正在划拳斗酒,看到这一幕,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

    两人提着板凳蹦了过来,不由分说,对着这群戏子就打,打得戏子们抱头鼠窜,鬼哭狼嚎。

    胡文才大怒道:

    “皮加紧!你们是哪里来的腌臜泼皮?敢来宋府闹事?”

    “狗怂玩意儿,人家娶亲你们来吊丧,好好好,我今天送你们去幽冥无日之国。”

    他俩久在军中厮杀,是有名的悍将,双臂一震,有千斤的力气。

    这群戏子很快被他们打得奄奄一息。

    族长宋尚听到呐喊声,很快从后院跑了过来,大叫道:

    “两位将军,暂息雷霆之怒,休发虎狼之威。”

    “你们误会了,这不是白事,这是唱挽歌,是司隶一带的风俗。”

    许凶把眼一瞪,大叫道:“老宋,不要怕他们,今天咱们西北兄弟替你做主。”

    宋尚急忙解释道:“先帝之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丧家之乐,歌唱挽歌。”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警示教育之意。”

    胡文才和许凶顿时脸色一红,知道自己唐突了,今日是宋家少爷的喜宴,自己如此胡闹,倒有些不好意思。

    胡文才从怀中取出一锭金子,扔给了奄奄一息的戏子们,脸色通红道:

    “对不起了,我老胡没读过书,不知道这些文绉绉的规矩,这锭金子,作为赔礼。”

    他说着,飞起一脚,将醉酒的许凶踢了一个跟斗。

    “看我做什么?拿赔礼来。”

    许凶没有带金银,情急之下,将腰间的七星宝刀解了下来,扔了过去。

    七星宝刀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价值连城。

    “俺是大老粗,没有文化,但也知对错,错了就要认,我没带金银,这把宝刀送给你们赔罪。”

    戏子们哪里肯收,连连拒绝。

    许凶大怒,圆睁二目,大叫道:“这把七星宝刀,价值连城,难道还比不上一锭黄金?”

    “若是不收七星宝刀,便是看不起我,我撕了你们。”

    戏子们惊悚不已,连忙收下宝刀,千恩万谢。

    宋尚哈哈大笑,携手揽腕,带着胡文才和许凶重回酒桌,划拳斗酒,喝得酩酊大醉。

    又喝了一阵,宋尚跌跌撞撞,立足不稳,脚下发软,醉成了烂泥。

    他急忙告饶道:“诸位海量,我实在喝不下了,我要去内府休息了。”

    西北将领们哈哈大笑,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嘲笑宋尚的酒量。

    家丁们一拥而上,搀扶宋尚回到卧室。

    宋尚眼眸中精光闪烁,酒气尽散,哪有一丝喝醉的模样。

    他对着家丁们低声道:

    “小声戒备着,无论谁来找我,都说我醉得起不来了。”

    家丁们低声应允,守住了卧室。

    宋尚来到书架前,轻轻一推《左传》,暗门缓缓打开,他侧耳倾听,只能听到前院内有零星的喊叫声。

    顺着黑洞洞的暗道,宋尚来到一处幽暗的密室。

    密室的墙壁由厚重的石块堆砌而成,墙壁上悬挂着几盏摇曳的烛台,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挣扎,投射出诡异而扭曲的影子。

    那些怒而离开的清流官员们都聚在这里,小声议论着西北人的粗鲁和无礼。

    见到宋尚来到,他们全都站了起来,将宋尚围在中央。

    “宋大人,张王爷怎么说?”

    “是啊,宋大人,你快说啊,急死我了。”

    “诸位小声些,不要让那些西北豺狼听到。”

    宋尚坐在正中,将在廉县城李家老店面见张归元,歃血为盟一事仔细讲述了一遍。

    众人听到张归元涕泪横流,咬破手指,当场写下血书,指天为誓。

    发誓要征讨老董,迎接献皇帝东归。

    众人激动得站了起来,放声大哭,哭得顿足捶胸,呼天抢地,涕泪直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华夏十四州之中,只有张王爷对先帝忠心耿耿,披肝沥胆。

    可叹关东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知争夺中原之地。

    张王爷出身安墟寒门,靠一己之力统一北境,对先帝忠心耿耿。

    孰忠?孰奸?

    众官员哭一阵笑一阵,宛如着魔一般。

    等众人情绪稳定下来,宋尚眼神锐利得犹如鹰隼,轻声道:

    “此事关系重大,赌上了东汉的国运,不是信不过北海王,实在怕他瞻前顾后。”

    “我们要打响讨董第一枪,让北海王不能反悔。”

    “让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众人面容冷峻如冰,瞬间冷静下来,思索着如何打响第一枪。

    宋尚转头看向坐在阴影中的一位老臣,轻声道:

    “郭大人,事到如今,只能借您府中死士一用。”

    雒阳郭氏的族长郭端阳叹道:

    “责无旁贷。”

    “董贼烧我郭家三百里祖产,这个仇,也该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