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102章 百态(6)

我的父亲是曹操 第102章 百态(6)

    “一个个都心急了,呵呵~”

    征东将军府,正堂。

    曹昂身倚凭几,看向落座的贾诩、阎象二人,对这样的结果,曹昂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找不到贾诩,可不就找别人。

    阎象作为军师右将军,找他的人肯定不少,毕竟阎象的身份在那摆着呢。

    听到这话,贾诩、阎象相视一眼,却没有开口讲什么。

    对贾诩而言,找阎象也好,找别人也罢,这对他的影响都不大,毕竟针对益州的布局,他在紧锣密鼓的推动。

    对阎象而言,他现在猜到了些什么,可如今的局势,却叫他有不少吃不准的地方,谨慎对待此事才是正道。

    “时间过得真快,算算时日,益州各方来襄都半月有余了。”对二人的反应,曹昂没有在意,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是的公子。”

    贾诩撩撩袍袖,神情自若道:“因为此事,荆豫两州皆知此事,对此也是议论不断,近几日来襄的人多了不少。”

    “不止这样,徐扬两州也有一些地方,得知了益州各方来襄之事,要不了多久,恐两州也会有所动。”

    果然是这样!!

    阎象捕捉到了什么,眼眸深处闪过一丝精芒。

    这个局不止在外,更是在内。

    这也难怪自家公子会这样了。

    “四州皆因此事有所动,那许都呢?”

    曹昂似笑非笑,看向二人说道:“即便是到今下,依旧有很多人,想叫曹氏栽个大跟头,这样,他们所谓的利,就能保住了。”

    “可他们却忽略一点,如今这乱世,除了我父能够终结以外,这世上再无第二人,能将此事办成!!”

    天子也不行!!

    这话,曹昂没讲,但贾诩、阎象听出来了。

    也是这样,阎象知晓自家公子,此前为何是那样了。

    这谋取的不仅是内外诸利。

    更是为在许的丞相谋势啊!!

    谋什么势?

    不就是更进一步的基础嘛。

    如果不是这样,自家公子缘何能增节交州军政,要知道在此之前,许都可是不消停的,有不少人被逮捕,被处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丞相应该做的,不是进一步刺激内部,毕竟在北,还有袁绍残部要解决。

    这才是头等大事。

    可偏偏,丞相就做这事儿了。

    还把风引导到了襄阳。

    这是为了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公子,要是这样的话,益州各方就应再拖一拖。”也是这样,阎象收敛心神,表情正色的朝曹昂作揖行礼。

    “必要的话,仅在襄阳大营进行的演武,比试,应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在南阳,建平,南郡几处召开。”

    “在此期间,公子应前去樊城,汉水等地巡视,不过按象之意,此事公子派人代为巡视最好。”

    听到这话,曹昂看了眼阎象,随即看向了贾诩,嘴角微微上扬。

    什么叫谋主?

    这就叫谋主!!

    在一些事,没有选择对其讲明下,依旧能根据所知情况,讲出有利于局势发展的谋划,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袁术死的一点都不冤!!

    有此等大才却不用,他不死谁死?

    对于益州所谋种种,曹昂没有讲给阎象,绝非不信任阎象,而是因为曹昂需要有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整个大局怎样。

    这是查漏补缺的。

    很显然,这个角色非阎象莫属!!

    “老师觉得呢?”

    曹昂的目光,再度聚焦在贾诩身上。

    “诩以为甚善!!”

    贾诩抬手一礼道:“按阎君所言,襄阳城所聚群体,定会为此变化,而在私下揣摩,甚至会有接触。”

    “这对公子而言,能够掌握更多主动。”

    “而在此变化下,荆豫徐扬四州,凡是对此事有所关注的,肯定会派人来襄,这为后续所谋,同样打了一定基础。”

    “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公子治下的注意与精力,全都集中到这上面,这对先前定下的诸策众规推行,会相应的减轻压力,以便征东将军府及四州牧府刺府,将各自本职更好的推行下去。”

    还有一点,法正、张松这批人,也就有机会见一见了。

    不过这话贾诩没有讲出来。

    但透过贾诩的语气,曹昂听出来了。

    “既如此,就按阎君所讲来办。”

    曹昂微微一笑,先是对贾诩说道,随即探探身,看向阎象说道:“阎君,此事就辛苦君谋划一番。”

    “喏!!”

    阎象当即作揖应道。

    阎象提及的事不是下几道命令,就可以起到对应成效的,这需要将一些事,隐藏到对应举止下,甚至必要时,将一些话有意识的讲给对应的人,如此方能将所谋成效,给逐步发挥出来。

    政治就是这样。

    无时无刻下,都带有试探,博弈,交锋。

    谁要是有所松懈,谁就会败下阵来。

    现阶段的曹昂,身边聚拢起太多的人,在这些人之中,出身是不同的,他们究竟想些什么,不通过一次次试探,还有各司其职下做的事,即便是曹昂,也不一定能够洞察到的。

    乱世最奢侈的就是信任。

    想得到曹昂的信任,就要有所行动才行。

    在世人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曹昂很信任贾诩、阎象等一批文武,可又有谁知晓,在曹昂凭借南阳郡一地起势时,针对这批文武的试探与考验,不知在无形中进行了多少。

    而这些试探与考验,有些他们是不知的,但有些他们是知晓的,可即便是知晓,却没有一人挑破。

    这是为什么?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

    有了利用价值,才有以后。

    如果连这等通俗易懂的道理,都不理解,都不接受的话,那注定这辈子是一事无成的。

    曹昂要走的路,是一条注定如履薄冰的路。

    在没有走到终点前,他必须要时刻小心与谨慎,对待脚下的每步路,都要走踏实,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不然的话,今日走错一点,明日走错一点,后日走错一点,慢慢的,在曹昂没有察觉到时,脚下的这条路就偏了,一旦有了此势,这对谁好,曹昂不知,但这一定对他,对曹氏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