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转组后放飞自我 第19章
热门推荐:
黄河湾往事:拉煤小子遇失忆女
震惊!反派师妹功德金光闪瞎眼?
本官堂堂县令,为何叫我莽金刚
从僵约开始的诸天之旅
综影视:温辞
白头吟伤离别
天灾之主的逆袭
监控人vs马桶人:共生泰坦
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
进忠听到皇上这么说,立刻就跪了下来。
“奴才不敢!”
“去软榻上眯一会吧,明天早上你还要伺候朕洗漱,在地上坐着若是着凉了,之后可就不能上值了。小心进保顶了你的位置,快去吧!记得将灯火给灭了。”
说完,乾隆就也就不说话了,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
进忠见皇上闭上眼睛了,自己小心翼翼的去将灯火给熄了,然后——咬了咬牙,真的去软榻上休息了。
其实进忠也不过是想要试探,他要看看皇上对他的容忍度到底到了哪一步。
第二天一早,进忠早早的起来,先将软榻给收拾好了,然后才去将皇上给叫起来。
乾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着外面还是黑漆漆的,忍不住的就叹气——每天在天这么黑的时候起床,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决定了——一会就下旨,改了上朝的时间。
果然,乾隆在上朝的时候就说了改了上朝时间的事情,结果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好几个人出来跪求乾隆收回成命。
乾隆自己都懵了——又不是不上朝了,只是退后时间而已,当天该上朝的,还是要上朝,所以这些人在哭什么?
尤其是这其中年龄大比较多,所以乾隆就跟不明白了,这夏天什么的还好说,这大冬天的半夜起来,大半夜的上朝,路都看不清楚,他们也不怕自己从轿子里摔出来。
还有大半夜的,他们都不觉得冷吗?
最后就是,推迟上朝时间,天亮了再上朝,他们还能省了半夜上朝的灯火钱,为什么不同意?
“祖训?祖训就都是正确的吗?那么朕问你们,你们觉得明朝洪武时期定下的,宗亲赡养制度对吗?”
想想明朝末年的时候,那百万宗亲——哦,谁敢说对?
可以说大明最后亡了,这些宗亲都是要负责的。
“为什么不说话,是因为你们心里都明白,那对,还是不对!所以——祖宗规矩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这一天,乾隆一人怒怼朝中那么多的老大臣,那感觉——舌战群儒啊,真的是爽。
终于,乾隆还是改了上早朝的时间,第二天——终于可以睡“懒觉”了,别的不说,睁开眼睛,看到外面是亮堂的,真的比睁开眼睛,还是看到那么黑的天,感觉好太多了。
要乾隆说,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天还没亮,还是那么黑——那感觉,就跟没怎么睡一样,感觉真的很糟糕,所以很多时候,他是真的不明白,都当皇帝了,为什么要那么委屈自己?改个早朝时间,又不是不上早朝了,真的就那么难吗?
不过这种“一意孤行”的任性感觉,真的很好。
同时,乾隆也发现了,自己改了“祖宗规矩”之后,自己的“昏君任务”竟然前进了。
其实讲真的,乾隆是真的不觉得自己只是改个早朝时间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就是如此,自己的任务竟然前进了。
那么也就是说,重点不是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或许重点在于,自己改了“祖宗规矩”。
系统判定,改了“祖制”就是错误的,是“昏庸”的表现。
那么,自己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在这方面改一下!
例如,“满蒙联姻”也是“祖制”,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改这里改一下?
但是蒙古那边也是需要控制的,上辈子自己在当了太后之后,拿出来的“羊毛”就可以利用一下。
而弘瞻之后是如何利用“羊毛”开展贸易,然后一步一步的蚕食蒙古的,自己可是知道的。
上辈子就算是自己之后跟九阿哥出去游玩,或者是到“圆明园”养老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忘了关注民生,所以很多事情他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偶尔九阿哥跟他聊天的时候也会说弘瞻那些政令显得有些稚嫩了,若是“如何如何”,之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或者是他哪里觉得自己的想法跟弘瞻的不一样,也会跟自己吐槽一下。
所以很多事情,乾隆都是知道如何做,结果会如何。
虽然执行命令的官员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会不同,但是——到底是有过一次经验了,再想做成这件事情,应该会更容易。
“奴才不敢!”
“去软榻上眯一会吧,明天早上你还要伺候朕洗漱,在地上坐着若是着凉了,之后可就不能上值了。小心进保顶了你的位置,快去吧!记得将灯火给灭了。”
说完,乾隆就也就不说话了,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
进忠见皇上闭上眼睛了,自己小心翼翼的去将灯火给熄了,然后——咬了咬牙,真的去软榻上休息了。
其实进忠也不过是想要试探,他要看看皇上对他的容忍度到底到了哪一步。
第二天一早,进忠早早的起来,先将软榻给收拾好了,然后才去将皇上给叫起来。
乾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着外面还是黑漆漆的,忍不住的就叹气——每天在天这么黑的时候起床,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决定了——一会就下旨,改了上朝的时间。
果然,乾隆在上朝的时候就说了改了上朝时间的事情,结果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好几个人出来跪求乾隆收回成命。
乾隆自己都懵了——又不是不上朝了,只是退后时间而已,当天该上朝的,还是要上朝,所以这些人在哭什么?
尤其是这其中年龄大比较多,所以乾隆就跟不明白了,这夏天什么的还好说,这大冬天的半夜起来,大半夜的上朝,路都看不清楚,他们也不怕自己从轿子里摔出来。
还有大半夜的,他们都不觉得冷吗?
最后就是,推迟上朝时间,天亮了再上朝,他们还能省了半夜上朝的灯火钱,为什么不同意?
“祖训?祖训就都是正确的吗?那么朕问你们,你们觉得明朝洪武时期定下的,宗亲赡养制度对吗?”
想想明朝末年的时候,那百万宗亲——哦,谁敢说对?
可以说大明最后亡了,这些宗亲都是要负责的。
“为什么不说话,是因为你们心里都明白,那对,还是不对!所以——祖宗规矩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这一天,乾隆一人怒怼朝中那么多的老大臣,那感觉——舌战群儒啊,真的是爽。
终于,乾隆还是改了上早朝的时间,第二天——终于可以睡“懒觉”了,别的不说,睁开眼睛,看到外面是亮堂的,真的比睁开眼睛,还是看到那么黑的天,感觉好太多了。
要乾隆说,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天还没亮,还是那么黑——那感觉,就跟没怎么睡一样,感觉真的很糟糕,所以很多时候,他是真的不明白,都当皇帝了,为什么要那么委屈自己?改个早朝时间,又不是不上早朝了,真的就那么难吗?
不过这种“一意孤行”的任性感觉,真的很好。
同时,乾隆也发现了,自己改了“祖宗规矩”之后,自己的“昏君任务”竟然前进了。
其实讲真的,乾隆是真的不觉得自己只是改个早朝时间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就是如此,自己的任务竟然前进了。
那么也就是说,重点不是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或许重点在于,自己改了“祖宗规矩”。
系统判定,改了“祖制”就是错误的,是“昏庸”的表现。
那么,自己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在这方面改一下!
例如,“满蒙联姻”也是“祖制”,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改这里改一下?
但是蒙古那边也是需要控制的,上辈子自己在当了太后之后,拿出来的“羊毛”就可以利用一下。
而弘瞻之后是如何利用“羊毛”开展贸易,然后一步一步的蚕食蒙古的,自己可是知道的。
上辈子就算是自己之后跟九阿哥出去游玩,或者是到“圆明园”养老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忘了关注民生,所以很多事情他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偶尔九阿哥跟他聊天的时候也会说弘瞻那些政令显得有些稚嫩了,若是“如何如何”,之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或者是他哪里觉得自己的想法跟弘瞻的不一样,也会跟自己吐槽一下。
所以很多事情,乾隆都是知道如何做,结果会如何。
虽然执行命令的官员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会不同,但是——到底是有过一次经验了,再想做成这件事情,应该会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