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人狩猎法则 第一百一十八章 趋同进化
到了天亮的时候,克雷顿就和哈尔恰分道扬镳了。
他戴着帽子,脖子上挂着有些陈旧的十字项链,手里拿着手杖,就像当今社会任何一个虔诚的教徒那样打扮,然后站在街头看着人来人往。
就目前来看,他所在的这片街道十分的和平,和他近日所经历的事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
工人和小职员构成的人群还是赶去上班,深色的罩衫和常服是这些人身上常见的衣装,灰色和黑色是他们的颜色。
枪击、魔鬼、屠杀....这些字眼当然是很可怕的,身边的威胁真实不虚,但如果他们今天不干活还要消费吃饭,那就相当于前面好几天都白干了,逮捕和举报魔鬼都是顺便的事。
马车倒是少了一些,这让街道没以前那么容易堵塞。
能乘马车的人物多少有些积蓄,暂停工作一段时间捱过这段多事之冬也许是个好选择。
因为这些有积蓄的人物的缺席——也可能是因为现在还是早晨,马路另一侧的商业街显得有些冷清,身形瘦削穿着制服的店员们在玻璃橱窗后面用不安的眼神扫视着街上的人群,似乎是害怕别处发生的骚乱也发生在这里。
这些情景和人物可能不久后就要被毁掉了。
奥兰斯特家族搅动风雨,引动战乱,诺里斯真是十分了不得的阴谋家。
如果让克雷顿之后逮到诺里斯,因为诺里斯多次救过自己,他不会选择杀了对方,但是他会砍掉诺里斯的双手拇指,然后把这位老朋友送到南布利加去养老——就像诺里斯之前猜得那样——在某些方面,克雷顿一直没有变过。
现在魏奥底的局势还在飞速恶化,即使诺里斯和他背后的组织停止干涉也无济于事。
这里本就存在着大量可燃物,他们所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点火,之后便不再需要亲自维系火焰,火焰会自行壮大。
烈焰已经腾起,想要轻易熄灭是不可能的。
克雷顿并不是个妄自尊大的人,以为自己能阻止一切发生。
而且,也许有些事就和诺里斯说的一样,他不去煽动,事情也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魏奥底的矛盾太多了,这里的人成分太复杂,只要天气稍微干燥,火种就会自然形成,奥兰斯特只是提前引燃了这一切。
他停留在魏奥底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看诺里斯想要看的风向到底是什么。
克雷顿观察着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是一阵微风,但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诺里斯需要谨慎观察的风向。
在工人中,高个子还露出刺青的多半是北佬,他们力气很大,但不够灵巧,多在码头干搬运工。
北佬其实是个对北方米伦提和周边小国居民的蔑称,克雷顿通常不会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抱有恶意,但他认为称呼眼前的这些人倒是恰如其分,没必要改。
他之前为了夺取96号仓库堆积的白银寻找了好几家工会,其他人种包括外国人都有自己的工会,偏偏这些北佬没有,他们的薪酬也是工人中最低的。
在萨沙市也有这种情况,因为这些北佬并不懂得多恩语,他们找工作完全依赖一名懂得北地语言的担保人。
北佬们刚到多恩身上就背着好几笔包括交通费和食宿费的债,身体和资产又完全依附于担保人。担保人承诺为他们找工作,实际就是把他们廉价的打包出售。这些人在自己的国家做奴隶,到了自由的多恩还做奴隶,从来没有想过挣脱这种人身依附的关系,只要担保人还在,他们是绝不敢参与罢工和游行的。
因为雇佣一个北佬是如此低廉,他们理所当然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于是普遍为本国的工人憎恨。
而北佬们对这种恨意不以为耻,还沾沾自喜。
北地的宗教观念视吃苦耐劳和心思质朴为圣人的特征,擅长做奴隶的人们都很相信这一点,能和北佬竞价的就只有被称为矮人的摩瑞尔人。
以克雷顿的视平线高度,要注意到他们还不太容易。
这些矮人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混迹在人群中,如果不是他们的腰比较粗,以及腰间往往别着撬棍、扳手之类既可以修理机械又可以修理人的工具,这些背影很容易就会被当做是童工。
矮人和北佬又不一样,他们对薪酬的要求虽然低,但却有一个最低标准,并且不怕大打出手。
其他人种虽然不如矮人火爆,但也有地域区分,各自抱团,又为秘密结社、异教和帮派所收拢控制,即使有两个工会在克雷顿和朱利尔斯的帮助下卷了友爱会的白银跑路,剩下的工人也不会因为城市里同行的人数减少而变得安分,他们仍然可以随时成为危险的武装团伙。
他们背后的势力驳杂,分散开来不过平常,但从宏观角度看待又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眼神掠过多虑消瘦的冈斯人、狡狯但慷慨的布利加人,克雷顿的目光放远,他注意到路上的修士比之前要多。
不是多一点,而是多很多。
而且肯定不是本地教会走出来的修士,他们是从南方来的。
克雷顿不是本地人,认不清本地的修士团体,但这些修士的衣着显然不适应魏奥底的天气,他们大概只在修士袍里穿了两件,这里的寒冷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困扰,但他们的脸上仍然维持着坚定的态度。
看到裸露的皮肤上带有刺青的外国工人时,他们会忽然驻足观察,似乎要分辨那刺青的图案是否是异教的标志。
偶尔路过一个穿着打扮异于常人的显然是超凡者的家伙,他们更是要厌恶的皱起眉头,迅速地在胸口连画数个十字。
克雷顿推断这些修士大概是从南方坐火车过来的。
巴斯贝家族和其他铁路巨头的向南线路在魏奥底这里被截断,因为南方的铁路公司不同意与他们进行铁路合并,南方乘客来到这里必须进行一次换乘才能继续向北,就像克雷顿从萨沙市到魏奥底一样。
这似乎是翠缇丝说过的事。
因为陶顿人在搞《至尊法案》和教会争夺释经权,本大陆各国的狂热信徒都要往陶顿赶去“劝谏”那位骑士王,这里不过是他们要稍稍落脚的地方。
但在这多事的时节,这些修士即使原本只稍作停留,也可能突然介入魏奥底混乱的局面。
魏奥底充满秘密结社、异教徒和恶魔崇拜者,以这些修士的虔诚,难道会对这些存在视而不见?
本地教会更是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
而虽然诺里斯承诺和自己的人一起撤出接下来的局面,巴斯贝和赫顿两大家族也很难停下,他们并不是奥兰斯特知根知底的臣属,他们有自己的诉求,即使少了一个竞争者,他们也不会以此为榜样,思考其中是否有顾虑,而是会继续这桩事业,尝试压制整座城市。
失去了翼蛇的暗中帮助,两家最后的依靠就是那些和他们缔结了契约的超凡势力以及军队。
但也因为失去了翼蛇的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底牌的控制反而不如前。
也许他们的底牌会失控,反过来坐上操纵者的位置。
想到这里,克雷顿忽然忍不住笑出声。
他在想什么呢?难道巴斯贝和赫顿本来不是被操纵者吗?这根本就没差!
克雷顿拄着手杖缓步前行,决心要借此时机看到这些人物的下场,既然乱象已经无可避免,他该多做观察,好知道有类似处境的城市会发生怎样的麻烦。
也许诺里斯想要看到的风向就是这个罢。
走过了数条街道,他忽然看到有人群围在街道的一角,集体仰头看着什么东西。
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一具尸体挂在银行门口高处墙面横伸出的旗杆上。
正是库莫先生。
.............
约瑟非常非常崇拜商人先生,就像崇拜来自天堂的天使。
不,他相信对方就是天使。
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商人先生从河里漂来——而且没穿衣服,就像壁画里的小天使一样(虽然个头不太匹配),然后从死人变成活人,又惩罚了坏人,救活了他的妈妈,这显然是奇迹,而且是最最上等的奇迹。
为了回报商人先生,他愿意做出任何事,他已经是他的小小信徒了。
虽然之前出门寻找哥哥并没有一个好结局,但这件事实在稀松平常,谁家还没有死过两三个兄弟姐妹呢?所以约瑟并没有伤心太久,也不觉得谁需要为此担责,一切都是运气不好。
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商人先生的所有安排,直到他看到了启示。
商人先生第二次看向旅馆对面的大楼时,约瑟就知道得做点什么了。
就像是在垃圾场,他在某个地点发现了还能用的遗弃物品,他就会去第二次,而如果第二次也有收获,那么第三第四次也会发生。
也许商人先生刚从天堂下来,还不理解凡尘中有这样的规律,他有义务去帮助他。
约瑟接下来的行动在专业人士口中会被称作踩点。
他静步跟在一个年纪不小的铁路公司员工的背后,紧密地就像一对祖孙,但没有被对方发现,安保人员因此对他视而不见,任由他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巴斯贝大楼,
约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不对公众开放的,只有穿着好衣服才能进,恰巧商人先生给他换上了一套好衣服,所以他也能进来了。
而一经离开安保人员的视线,他就离开了那位毫不知情的员工,随意地在大楼里散步起来。
虽然在办公的场合出现一个小孩子有点奇怪,但没人把他赶出去。
他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衣物,脸上又没有害怕的神情,每个看见他的人都当他是同僚的孩子,也许还可能是他们的上司的,再加上这几天大楼里出了意外,今天要补不少工作,所以没什么人上来问他话。
约瑟就在这里悠闲地走着,倾听着周围的声音。
他戴着帽子,脖子上挂着有些陈旧的十字项链,手里拿着手杖,就像当今社会任何一个虔诚的教徒那样打扮,然后站在街头看着人来人往。
就目前来看,他所在的这片街道十分的和平,和他近日所经历的事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
工人和小职员构成的人群还是赶去上班,深色的罩衫和常服是这些人身上常见的衣装,灰色和黑色是他们的颜色。
枪击、魔鬼、屠杀....这些字眼当然是很可怕的,身边的威胁真实不虚,但如果他们今天不干活还要消费吃饭,那就相当于前面好几天都白干了,逮捕和举报魔鬼都是顺便的事。
马车倒是少了一些,这让街道没以前那么容易堵塞。
能乘马车的人物多少有些积蓄,暂停工作一段时间捱过这段多事之冬也许是个好选择。
因为这些有积蓄的人物的缺席——也可能是因为现在还是早晨,马路另一侧的商业街显得有些冷清,身形瘦削穿着制服的店员们在玻璃橱窗后面用不安的眼神扫视着街上的人群,似乎是害怕别处发生的骚乱也发生在这里。
这些情景和人物可能不久后就要被毁掉了。
奥兰斯特家族搅动风雨,引动战乱,诺里斯真是十分了不得的阴谋家。
如果让克雷顿之后逮到诺里斯,因为诺里斯多次救过自己,他不会选择杀了对方,但是他会砍掉诺里斯的双手拇指,然后把这位老朋友送到南布利加去养老——就像诺里斯之前猜得那样——在某些方面,克雷顿一直没有变过。
现在魏奥底的局势还在飞速恶化,即使诺里斯和他背后的组织停止干涉也无济于事。
这里本就存在着大量可燃物,他们所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点火,之后便不再需要亲自维系火焰,火焰会自行壮大。
烈焰已经腾起,想要轻易熄灭是不可能的。
克雷顿并不是个妄自尊大的人,以为自己能阻止一切发生。
而且,也许有些事就和诺里斯说的一样,他不去煽动,事情也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魏奥底的矛盾太多了,这里的人成分太复杂,只要天气稍微干燥,火种就会自然形成,奥兰斯特只是提前引燃了这一切。
他停留在魏奥底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看诺里斯想要看的风向到底是什么。
克雷顿观察着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是一阵微风,但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诺里斯需要谨慎观察的风向。
在工人中,高个子还露出刺青的多半是北佬,他们力气很大,但不够灵巧,多在码头干搬运工。
北佬其实是个对北方米伦提和周边小国居民的蔑称,克雷顿通常不会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抱有恶意,但他认为称呼眼前的这些人倒是恰如其分,没必要改。
他之前为了夺取96号仓库堆积的白银寻找了好几家工会,其他人种包括外国人都有自己的工会,偏偏这些北佬没有,他们的薪酬也是工人中最低的。
在萨沙市也有这种情况,因为这些北佬并不懂得多恩语,他们找工作完全依赖一名懂得北地语言的担保人。
北佬们刚到多恩身上就背着好几笔包括交通费和食宿费的债,身体和资产又完全依附于担保人。担保人承诺为他们找工作,实际就是把他们廉价的打包出售。这些人在自己的国家做奴隶,到了自由的多恩还做奴隶,从来没有想过挣脱这种人身依附的关系,只要担保人还在,他们是绝不敢参与罢工和游行的。
因为雇佣一个北佬是如此低廉,他们理所当然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于是普遍为本国的工人憎恨。
而北佬们对这种恨意不以为耻,还沾沾自喜。
北地的宗教观念视吃苦耐劳和心思质朴为圣人的特征,擅长做奴隶的人们都很相信这一点,能和北佬竞价的就只有被称为矮人的摩瑞尔人。
以克雷顿的视平线高度,要注意到他们还不太容易。
这些矮人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混迹在人群中,如果不是他们的腰比较粗,以及腰间往往别着撬棍、扳手之类既可以修理机械又可以修理人的工具,这些背影很容易就会被当做是童工。
矮人和北佬又不一样,他们对薪酬的要求虽然低,但却有一个最低标准,并且不怕大打出手。
其他人种虽然不如矮人火爆,但也有地域区分,各自抱团,又为秘密结社、异教和帮派所收拢控制,即使有两个工会在克雷顿和朱利尔斯的帮助下卷了友爱会的白银跑路,剩下的工人也不会因为城市里同行的人数减少而变得安分,他们仍然可以随时成为危险的武装团伙。
他们背后的势力驳杂,分散开来不过平常,但从宏观角度看待又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眼神掠过多虑消瘦的冈斯人、狡狯但慷慨的布利加人,克雷顿的目光放远,他注意到路上的修士比之前要多。
不是多一点,而是多很多。
而且肯定不是本地教会走出来的修士,他们是从南方来的。
克雷顿不是本地人,认不清本地的修士团体,但这些修士的衣着显然不适应魏奥底的天气,他们大概只在修士袍里穿了两件,这里的寒冷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困扰,但他们的脸上仍然维持着坚定的态度。
看到裸露的皮肤上带有刺青的外国工人时,他们会忽然驻足观察,似乎要分辨那刺青的图案是否是异教的标志。
偶尔路过一个穿着打扮异于常人的显然是超凡者的家伙,他们更是要厌恶的皱起眉头,迅速地在胸口连画数个十字。
克雷顿推断这些修士大概是从南方坐火车过来的。
巴斯贝家族和其他铁路巨头的向南线路在魏奥底这里被截断,因为南方的铁路公司不同意与他们进行铁路合并,南方乘客来到这里必须进行一次换乘才能继续向北,就像克雷顿从萨沙市到魏奥底一样。
这似乎是翠缇丝说过的事。
因为陶顿人在搞《至尊法案》和教会争夺释经权,本大陆各国的狂热信徒都要往陶顿赶去“劝谏”那位骑士王,这里不过是他们要稍稍落脚的地方。
但在这多事的时节,这些修士即使原本只稍作停留,也可能突然介入魏奥底混乱的局面。
魏奥底充满秘密结社、异教徒和恶魔崇拜者,以这些修士的虔诚,难道会对这些存在视而不见?
本地教会更是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
而虽然诺里斯承诺和自己的人一起撤出接下来的局面,巴斯贝和赫顿两大家族也很难停下,他们并不是奥兰斯特知根知底的臣属,他们有自己的诉求,即使少了一个竞争者,他们也不会以此为榜样,思考其中是否有顾虑,而是会继续这桩事业,尝试压制整座城市。
失去了翼蛇的暗中帮助,两家最后的依靠就是那些和他们缔结了契约的超凡势力以及军队。
但也因为失去了翼蛇的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底牌的控制反而不如前。
也许他们的底牌会失控,反过来坐上操纵者的位置。
想到这里,克雷顿忽然忍不住笑出声。
他在想什么呢?难道巴斯贝和赫顿本来不是被操纵者吗?这根本就没差!
克雷顿拄着手杖缓步前行,决心要借此时机看到这些人物的下场,既然乱象已经无可避免,他该多做观察,好知道有类似处境的城市会发生怎样的麻烦。
也许诺里斯想要看到的风向就是这个罢。
走过了数条街道,他忽然看到有人群围在街道的一角,集体仰头看着什么东西。
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一具尸体挂在银行门口高处墙面横伸出的旗杆上。
正是库莫先生。
.............
约瑟非常非常崇拜商人先生,就像崇拜来自天堂的天使。
不,他相信对方就是天使。
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商人先生从河里漂来——而且没穿衣服,就像壁画里的小天使一样(虽然个头不太匹配),然后从死人变成活人,又惩罚了坏人,救活了他的妈妈,这显然是奇迹,而且是最最上等的奇迹。
为了回报商人先生,他愿意做出任何事,他已经是他的小小信徒了。
虽然之前出门寻找哥哥并没有一个好结局,但这件事实在稀松平常,谁家还没有死过两三个兄弟姐妹呢?所以约瑟并没有伤心太久,也不觉得谁需要为此担责,一切都是运气不好。
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商人先生的所有安排,直到他看到了启示。
商人先生第二次看向旅馆对面的大楼时,约瑟就知道得做点什么了。
就像是在垃圾场,他在某个地点发现了还能用的遗弃物品,他就会去第二次,而如果第二次也有收获,那么第三第四次也会发生。
也许商人先生刚从天堂下来,还不理解凡尘中有这样的规律,他有义务去帮助他。
约瑟接下来的行动在专业人士口中会被称作踩点。
他静步跟在一个年纪不小的铁路公司员工的背后,紧密地就像一对祖孙,但没有被对方发现,安保人员因此对他视而不见,任由他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巴斯贝大楼,
约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不对公众开放的,只有穿着好衣服才能进,恰巧商人先生给他换上了一套好衣服,所以他也能进来了。
而一经离开安保人员的视线,他就离开了那位毫不知情的员工,随意地在大楼里散步起来。
虽然在办公的场合出现一个小孩子有点奇怪,但没人把他赶出去。
他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衣物,脸上又没有害怕的神情,每个看见他的人都当他是同僚的孩子,也许还可能是他们的上司的,再加上这几天大楼里出了意外,今天要补不少工作,所以没什么人上来问他话。
约瑟就在这里悠闲地走着,倾听着周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