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第1054章 开设军事学堂
热门推荐: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抗战之烽烟万里
咸鱼大佬之修炼也科学
真好!别人脑子没病,就我夫人有
荒野求生:张平漂流历险记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快穿之合欢道修士玩纯爱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炼仙鼎
杜国清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如今学堂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先生有所不足,人员不够充裕。”
“时常要借调政务院的学子。”
“所以需要宝通学院在今年为学堂输送足够的先生。”
“主公已经同意提高学堂先生待遇,想来这方面的问题今年也能够得到解决。”
听了杜国清刚刚的话语,众人才知道,三郡之地竟然已经有了五千多的学子。
若是四郡之地同时扩招。
那岂不是迟早会超过万人。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招贤令还在持续。
要是再加上应招贤令而来的那些学子。
岂不是说待得明年以后实行新科举,这竞争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也就是说,未来的通过新科举考上来的学子。
其本事也将越来越来。
可以说是优中选优。
这压力山大呀!
要是不好好干的话,说不得迟早会被那些后起之秀拍死在沙滩上。
杜国清没有想到,他的这些数据,让一众官员都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
“最后,主公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识字,开智。”
“于去年年底启动了拼音的推广与字典的编撰。”
“如今字典的编撰已经完成了近三分之二的进度。”
“预计在今年四五月的时候,第一版字典就能够正式面世。”
为了编撰字典,唐风可是把秦广浩和崔永怡这两个主持蒙学的骨干,都召回了宝通城。
说到这里,杜国清看向唐风。
“经过与秦先生和崔先生,以及宝通学院欧阳院正的沟通。”
“礼部建议,开设军事学堂。”
“四郡之地的学堂中的学子,不仅仅学习识文断字,他们每日还锻炼身体,学习使用兵戈。”
“也是为提高将来荡寇军的整体实力做储备。”
“除此之外,下官以为,荡寇军中的将领与优秀的苗子。”
“最好也能够在学堂学习更多的军事理论与战术战法。”
“如此提高荡寇军整体实力。”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
唐风听杜国清这么一说,也想起曾经秦广浩给自己提起过这件事。
他在蒙学中就让那些孩童参与操练,以强身健体。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编撰了一本册子。
让所有学子信仰自己,忠诚自己。
当时自己并没有在意。
现在看来,秦广浩当初的提议,意义重大。
特别是以后疆土持续扩张,若是没有一支忠于自己的队伍。
这未来必定走不远。
如今的荡寇军对自己死心塌地。
可是将来陆续扩大规模之后。
又如何保证这件事呢?
看来思想教育这件事,也的确该提上日程了。
唐风一直将重心放在工业迭代这件事上。
对军中学文这件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以前他带乡勇队的时候,时常强调让兄弟们去学堂识字。
后面也专门为军中安排了识字的先生。
只不过如今荡寇军的规模越来越大。
按照以前的方式自然是不可取的。
想要西疆走得更远,成立军校,培养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很有必要。
他没有想到,秦广浩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没有忘记。
唐风想了想,这件事就等秦广浩完成字典之后,由他挑起这个担子。
他点了点头,肯定了杜国清的提议,“礼部这个提议不错,这件事就在今年落实下去。”
“除了学习兵法谋略等,还可以请那些负伤的老将,亲自向学员们讲述一场战役的艰难。”
“让所有人都知晓,如今的安稳生活,都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在为所有人负重前行。”
唐风转头看向石刚和各军将领,“石将军,军中优秀苗子可以安排进学院继续深造。”
“同时军中优秀的将领,可以不定期安排到学院分享战役案例。”
说完之后,唐风又接着说道,“从今年开始,将会在各军当中安排长史。”
“他们的职责就是要告诉战士们,他们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唐风对长史的安排,就是专门给战士们做思想引导工作。
至于人员的安排,唐风相信内阁会将一切都办理妥当。
石刚缓缓点头,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对于唐风的所有安排,他都不会质疑。
杜国清见唐风三两下就将事情安排妥当,心中放心不少。
他继续说道,“礼部按照主公安排,已经组建了文工团。”
“目前部分文工团成员,被天上人间借调。”
听到文工团这个新颖的词语,所有人都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完全不知道文工团是做什么的。
这时一个坐在中间的一个官员,搓了搓双手,口中哈出了一团白色的雾气。
他忍不住举起右手。
杜国清见状,笑着问道,“周大人有什么问题?”
此人名叫周兴,乃是原安通郡的官员。
是杜国清的旧部。
西疆起势,他也跟着杜国清成了西疆的一份子。
“杜尚书,请问这文工团是什么啊?”
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十分好奇地看向杜国清。
杜国清笑着回道,“所谓文工团,其实等同于大盛朝堂的乐部。”
“只是主公赐名为文工团。”
众人听了他的解释,顿时会意。
至于为何唐风会命名为文工团,这些并不重要。
只要知道文工团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心中有底就成了。
杜国清回到座位后,唐风笑着朗声道,
“杜大人,新一年学堂之事,乃是重中之重。”
“另外,准备明年启动的新科考,你今年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这件事,对于西疆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杜国清连连点头,“下官已经得到主公的提点,请主公放心,下官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
随后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西疆官场唯一一个女官。
户部侍郎关佩玉,步履沉着,抬头挺胸地走到了台前。
她今日穿着裁剪合身的官袍,神色镇定自若,已经有了上官的架势。
唐风看着关佩玉的巨大的改变,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想当初,自己刚刚把她买回唐家寨的时候。
关佩玉整个人每天都低着头,常常用头发挡住了自己的面庞。
经常隐藏在人群之后,如同要把自己变成隐形人似的。
而且瘦得如同一颗豆芽菜。
自从跟着唐风以来,吃得饱睡的暖。
经过近两年的发育,关佩玉如今倒是出落得愈发水灵。
“如今学堂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先生有所不足,人员不够充裕。”
“时常要借调政务院的学子。”
“所以需要宝通学院在今年为学堂输送足够的先生。”
“主公已经同意提高学堂先生待遇,想来这方面的问题今年也能够得到解决。”
听了杜国清刚刚的话语,众人才知道,三郡之地竟然已经有了五千多的学子。
若是四郡之地同时扩招。
那岂不是迟早会超过万人。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招贤令还在持续。
要是再加上应招贤令而来的那些学子。
岂不是说待得明年以后实行新科举,这竞争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也就是说,未来的通过新科举考上来的学子。
其本事也将越来越来。
可以说是优中选优。
这压力山大呀!
要是不好好干的话,说不得迟早会被那些后起之秀拍死在沙滩上。
杜国清没有想到,他的这些数据,让一众官员都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
“最后,主公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识字,开智。”
“于去年年底启动了拼音的推广与字典的编撰。”
“如今字典的编撰已经完成了近三分之二的进度。”
“预计在今年四五月的时候,第一版字典就能够正式面世。”
为了编撰字典,唐风可是把秦广浩和崔永怡这两个主持蒙学的骨干,都召回了宝通城。
说到这里,杜国清看向唐风。
“经过与秦先生和崔先生,以及宝通学院欧阳院正的沟通。”
“礼部建议,开设军事学堂。”
“四郡之地的学堂中的学子,不仅仅学习识文断字,他们每日还锻炼身体,学习使用兵戈。”
“也是为提高将来荡寇军的整体实力做储备。”
“除此之外,下官以为,荡寇军中的将领与优秀的苗子。”
“最好也能够在学堂学习更多的军事理论与战术战法。”
“如此提高荡寇军整体实力。”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
唐风听杜国清这么一说,也想起曾经秦广浩给自己提起过这件事。
他在蒙学中就让那些孩童参与操练,以强身健体。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编撰了一本册子。
让所有学子信仰自己,忠诚自己。
当时自己并没有在意。
现在看来,秦广浩当初的提议,意义重大。
特别是以后疆土持续扩张,若是没有一支忠于自己的队伍。
这未来必定走不远。
如今的荡寇军对自己死心塌地。
可是将来陆续扩大规模之后。
又如何保证这件事呢?
看来思想教育这件事,也的确该提上日程了。
唐风一直将重心放在工业迭代这件事上。
对军中学文这件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以前他带乡勇队的时候,时常强调让兄弟们去学堂识字。
后面也专门为军中安排了识字的先生。
只不过如今荡寇军的规模越来越大。
按照以前的方式自然是不可取的。
想要西疆走得更远,成立军校,培养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很有必要。
他没有想到,秦广浩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没有忘记。
唐风想了想,这件事就等秦广浩完成字典之后,由他挑起这个担子。
他点了点头,肯定了杜国清的提议,“礼部这个提议不错,这件事就在今年落实下去。”
“除了学习兵法谋略等,还可以请那些负伤的老将,亲自向学员们讲述一场战役的艰难。”
“让所有人都知晓,如今的安稳生活,都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在为所有人负重前行。”
唐风转头看向石刚和各军将领,“石将军,军中优秀苗子可以安排进学院继续深造。”
“同时军中优秀的将领,可以不定期安排到学院分享战役案例。”
说完之后,唐风又接着说道,“从今年开始,将会在各军当中安排长史。”
“他们的职责就是要告诉战士们,他们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唐风对长史的安排,就是专门给战士们做思想引导工作。
至于人员的安排,唐风相信内阁会将一切都办理妥当。
石刚缓缓点头,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对于唐风的所有安排,他都不会质疑。
杜国清见唐风三两下就将事情安排妥当,心中放心不少。
他继续说道,“礼部按照主公安排,已经组建了文工团。”
“目前部分文工团成员,被天上人间借调。”
听到文工团这个新颖的词语,所有人都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完全不知道文工团是做什么的。
这时一个坐在中间的一个官员,搓了搓双手,口中哈出了一团白色的雾气。
他忍不住举起右手。
杜国清见状,笑着问道,“周大人有什么问题?”
此人名叫周兴,乃是原安通郡的官员。
是杜国清的旧部。
西疆起势,他也跟着杜国清成了西疆的一份子。
“杜尚书,请问这文工团是什么啊?”
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十分好奇地看向杜国清。
杜国清笑着回道,“所谓文工团,其实等同于大盛朝堂的乐部。”
“只是主公赐名为文工团。”
众人听了他的解释,顿时会意。
至于为何唐风会命名为文工团,这些并不重要。
只要知道文工团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心中有底就成了。
杜国清回到座位后,唐风笑着朗声道,
“杜大人,新一年学堂之事,乃是重中之重。”
“另外,准备明年启动的新科考,你今年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这件事,对于西疆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杜国清连连点头,“下官已经得到主公的提点,请主公放心,下官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
随后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西疆官场唯一一个女官。
户部侍郎关佩玉,步履沉着,抬头挺胸地走到了台前。
她今日穿着裁剪合身的官袍,神色镇定自若,已经有了上官的架势。
唐风看着关佩玉的巨大的改变,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想当初,自己刚刚把她买回唐家寨的时候。
关佩玉整个人每天都低着头,常常用头发挡住了自己的面庞。
经常隐藏在人群之后,如同要把自己变成隐形人似的。
而且瘦得如同一颗豆芽菜。
自从跟着唐风以来,吃得饱睡的暖。
经过近两年的发育,关佩玉如今倒是出落得愈发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