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586章 新的边境(一)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586章 新的边境(一)

    经过一番紧张忙碌的调查与分析,贝雷亚震惊地发现,这个情报竟然千真万确。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已然调整战略部署,正气势汹汹地朝着列宁格勒全力推进,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贝雷亚不敢耽搁,马上将这一核实无误的情报汇报给了约瑟夫。

    彼时,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内,约瑟夫正眉头紧锁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战报。说实在的,从苏德战争爆发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约瑟夫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到很晚。

    办公桌上的电话突兀响起,打破了办公室内死一般的寂静。他一把抓起听筒,贝雷亚那带着几分紧张与震惊的声音从听筒中传出:“约瑟夫同志,刚刚收到紧急情报,德军确实在朝着列宁格勒进军,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有明显的战略调动迹象,我们的情报人员核实无误。” 约瑟夫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的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紧紧地握着听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群该死的纳粹!” 约瑟夫低声咒骂道,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深知列宁格勒一旦沦陷,对于苏联而言,将是一场无法承受的灾难。这座城市不仅是工业的心脏、革命精神的象征,更是北方防线的关键枢纽。失去列宁格勒,德军将如入无人之境,直逼莫斯科,整个苏联的命运都将悬于一线。

    在短暂却激烈的内心挣扎后,约瑟夫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清楚,此刻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再次拿起电话,指示秘书立刻给莫洛托夫回电。电文内容简洁而坚决:“消息已确认属实。当前局势危急,列宁格勒危在旦夕。你务必尽快与华夏方面达成协议,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让步,切切!”

    与此同时,在苏联代表团的住处,莫洛托夫和成员们仍在激烈地争论着。沙夫鲁诺夫依旧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这肯定是华夏人的诡计,他们和德国人狼狈为奸,想要趁我们病要我们命!我们绝对不能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大不了和他们鱼死网破!”

    潘友新则一脸凝重地坐在一旁,不停地摇头:“冷静点,沙夫鲁诺夫。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国内战场已经千疮百孔,我们承受不起谈判破裂的后果。如果不能尽快达成协议,一旦列宁格勒失守,我们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正当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时,电报机突然 “滴滴答答” 地响了起来。莫洛托夫快步上前,取下刚收到的电报。当他看完电文内容,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复杂,有无奈,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形势所迫的妥协。他缓缓转过身,面向众人,声音低沉地说道:“莫斯科回电了,德军进攻列宁格勒的消息属实。约瑟夫同志指示我们,尽快与华夏方面达成协议。”

    此言一出,房间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苏联在这场谈判中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沙夫鲁诺夫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愤怒。潘友新则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那阴霾密布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艰难的谈判能够有一个相对有利的结果。

    而伍豪、老将和陈司令回到办公室后,也在继续复盘今日的谈判。伍豪目光坚定,说道:“今天抛出列宁承诺的事情,给了苏联人不小的冲击。再加上透露德军动向的消息,他们今晚肯定不好过。”

    老将点头赞同:“没错,这两个消息会让他们内部产生分歧,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在明天的谈判中争取更多利益。”

    陈司令补充道:“不过,我们也要警惕苏联人狗急跳墙,谈判的风险也在增加,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天,双方再次来到谈判桌前,气氛较之前更加凝重,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莫洛托夫强打精神,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率先开口:“伍豪同志,经过我们内部商议,对于昨天的条件,我们希望能重新探讨……”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一场更加激烈的交锋,就此拉开帷幕 。

    伍豪神色平静,眼神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直接说道:“各位,我们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我们要求按照昨天的地图,也就是尼布楚条约后的边境为新的国境线,尼布楚条约中有些不明确的我们可以协商补充明白。”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宣读一份不容更改的诏书。

    “第二,我们可以把被我们俘虏的苏军遣返。” 伍豪把 “俘虏” 两个字念得很重,刻意强调着这一关键因素,“当然了,是愿意回去的,如果不愿意回去的你们得把他们的家属送到我们这边。

    至于被我们缴获的武器,我们允许你们以半价赎回。” 他微微停顿,观察着莫洛托夫的反应,只见莫洛托夫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泛白。

    “第三,你们想要得到我们使用的武器这个可以,但是必须得用黄金或者等值的东西来换或者买。但是有一些保密的武器我们概不出售。”

    伍豪说完,静静地看着莫洛托夫,等待着他的回应。莫洛托夫听了这些条件,心中怒火中烧,很想发怒,很想拍案而起,大声拒绝这些 “苛刻” 的要求,但是他不敢。他深知,此刻苏联的命运悬于一线,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更加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艰难地开口:“伍豪同志,这些条件…… 实在是太为难我们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愤怒与无奈交织的颤抖。

    莫洛托夫想了有一会儿,内心经历着剧烈的挣扎与权衡。他抬眼扫视了一圈身旁的代表团成员,他们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期待。深吸一口气后,他开口说道:“这样,第一,我们愿意放弃《瑷珲条约》之后获得的所有领土,包括《瑷珲条约》中获得的领土。”

    “第二,我们要求你们不得跟德国签订同盟条约或者对我们有伤害的条约。”

    “第三,你们要释放愿意归国的落在你们手里的人员,当然如果不愿意归国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家人送到你们这边来,当然了这个得他们的家人自愿。”

    “第四,他们的武器我们同意赎回,我们只能按照我们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毕竟这些武器都是一些二手武器了。”

    “第五,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需要暂时租借给我们,直到我们在远东建立新的军港能够停泊这些军舰为止。”

    “第六,从合约签订日起我们的军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停泊期间,远东铁路要对我们开放。”

    “第七,交还给你们的领土上的苏联居民我们迁回本国。”

    “第八,迁回本国的居民他们的财产能带走的我们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固定财产比如房屋等由你们付钱买下来。

    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了,希望你们不要得寸进尺。”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与哀求,眼神紧紧盯着伍豪等人,期望他们能理解苏联此刻的艰难处境。

    伍豪听完莫洛托夫提出的这一系列条件,微微沉吟,与老将、陈司令交换了一下眼神。老将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陈司令则双臂抱胸,神色凝重。

    伍豪开口说道:“莫洛托夫先生,您提出的这些条件,我们需要时间来仔细考量。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领土交接的具体细节、居民迁移的时间规划、财产交易的评估标准,还有军港租借以及铁路开放的具体权益划分等等。” 他的声音沉稳而平和,不紧不慢地阐述着。

    “关于不与德国签订同盟条约这一点,我们一直秉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本就不会轻易与任何一方缔结损害他国利益的同盟。但要将此明确写入协议条款,我们也需要从长计议,毕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未来的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伍豪继续说道,目光始终坚定地看着莫洛托夫。

    “至于释放愿意归国的俘虏,这一点我们原则上同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甄别与交接机制,确保每一位俘虏的意愿都能得到充分尊重,交接过程安全、有序。” 伍豪补充道,他深知俘虏问题敏感而复杂,不容有丝毫差错。

    “关于武器赎回价格,按照你们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我们需要对武器的种类、数量、损耗程度以及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这个价格是否合理公平。毕竟,这些武器在我们的军队缴获的,我们需要在战后奖励军队的付出以及对伤亡人员的抚恤。”

    “对于海参崴军港的租借以及远东铁路的开放,这涉及到我国的主权与战略安全,我们需要全面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军港租借的期限、租金的确定、苏联军舰在港期间的活动范围与管理权限,以及远东铁路开放后对我国国内运输与安全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商讨。”

    伍豪继续说道:“关于你们要迁走即将交接领土的居民我们没有异议,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自愿原则,愿意留下来的我们可以让他们变成我们国内的一个民族。

    当然了愿意走的我们也欢送,至于要离开的这些人他们的私有财产我们可以折算成金钱给与他们,这样充分保障双方居民的合法权益。对于苏联居民迁移过程中的安置与保障,我们也需要共同商议出一套周全的方案,避免出现混乱与冲突。”

    伍豪与老将、陈司令又低声交流了几句,随后说道:“莫洛托夫先生,今日的谈判已进行到关键阶段,双方都提出了重要的诉求与条件。鉴于诸多细节问题确实需要深入研究与商讨,我们提议今日暂时休会,双方各自整理思路,完善方案。明日,我们再继续这场至关重要的会谈。”

    莫洛托夫心中虽焦急万分,但也明白此刻强行推进,很难达成实质性的成果,只得无奈应允:“好吧,伍豪同志,那就依你所言,明日继续谈判。希望我们都能带着更妥善的解决方案前来。”

    会议结束后,莫洛托夫匆匆回到住处,立即指示报务员给约瑟夫发电报。他详细地汇报了谈判的进展情况,包括双方提出的条件、谈判过程中的僵持点以及当前的整体态势。电文发送出去后,他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满心焦虑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回复。

    与此同时,伍豪也马不停蹄地向中央报告了谈判的进展。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苏联方面提出的条件,以及己方的初步回应与考量。在报告中,他着重强调了谈判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及苏联国内战局对谈判的影响。

    不久之后,莫洛托夫收到了约瑟夫的回电。约瑟夫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用应该归还的外西北约 51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换取唐努乌梁海至外兴安岭之间的这一块领土。

    在约瑟夫看来,两者面积大致相当,苏联保留唐努乌梁海至外兴安岭之间的突出部领土,会增加防守难度,但外西北靠近中亚的领土离苏联更近,便于统治。

    莫洛托夫看到这个方案,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个方案一旦实施,影响巨大。思索再三,他迅速回电给约瑟夫:“约瑟夫同志,若按此方案,半条西伯利亚铁路就没有了。这对我们在远东地区的联系与战略部署影响极大,后续物资运输、人员调配等都会面临严峻挑战。”

    请大家多多给我点个赞,也请大家用你们发财的手点点用爱发电,让作者也能多一点收入,作者从昨天起就是一个专业写手了,以后我会更快更好的写好每一个章节,也希望大家的支持能让写手能养家糊口,谢谢大家。另外根据剧情的需要现在征集角色若干:八路军地空导弹部队司令 三个营长。八路军歼击机部队司令员 八路军海军司令以及一些舰长等重要角色。欢迎大家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