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603章 八路军新的编制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603章 八路军新的编制

    陈纳德接到指令后,心中既兴奋又忐忑。他在中国多年,深知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也敬佩八路军顽强的抗日精神。但此次任务涉及多方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各国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大幅报道。《泰晤士报》以醒目标题写道:“东方变局:八路军与苏联的惊天交易,重塑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的《纽约时报》也刊文分析:“八路军的强势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其背后的能量令人惊叹。” 一时间,八路军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虽然各个国家的宣传宣传机构宣传的不一样,但相同的是再也没有人敢将其视为华国的一支普通力量。

    而此时的八路军展开了大规模扩军行动。原有的 5 个集团军编制均得以扩充,各集团军均新增一个军。另外为了增强新组建的几个集团军,从各集团军下属的每个军里,分别抽调一个师,与新入伍的两批新兵混编,进而组建第六、第七、第八这三个集团军。另外,把东北军的四个军整合改编,成立第九集团军。

    让我们来看看八路军扩军后的具体编制吧:

    第一集团军:下辖新一军、新二军、新三军、新十四军,共计四个军。

    第二集团军:下辖第十九军、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第六十一军、骑一军、新十五军总计六个军。

    第三集团军:下辖新四军、新五军、新六军、新十六军四个军。

    第四集团军:下辖新七军、新八军、新九军、新十七军四个军。

    第五集团军:下辖新十军、新十一军、新十二军、新十三军、第三十五军、装甲第一军、新十八军,共七个军。

    第六集团军:下辖新十九军、新二十军、新二十一军,共三个军。

    第七集团军:下辖新二十二军、新二十三军、新二十四军,共三个军。

    第八集团军:下辖新二十五军、新二十六军、新二十七军,共三个军。

    第九集团军:下辖原东北军第五十一军、第五十三军、骑兵第 2 军、以及新组建的新二十八军四个军。

    除第五集团军外,其余每个集团军均组建一个坦克师,同时另行组建 10 个边防师。这还没有算各个集团军的直属部队呢,不说各个集团军了,就连Z部都在这次扩军中增加了打来那个Z部直属部队,有装甲第二军、快速机械化第二师、重炮第二师、舟桥师、汽车运输师、特种部队第二师。

    嗯?怎么Z部直属部队都是第二呢?装甲军、机械化、重炮师番号都是第二呢?哦 这是因为各个第一都被第五集团军抢走了,所以Z部只能要第二了。就因为这个让Z部直属部队一直抬不起头来。

    不过老将给他们不止一次的讲:我们不能只看番号,要看战斗力,你们要好好训练,在以后的战斗中超过第五集团军的那几个番号第一的部队。

    在完成这些部队的组建工作后,新成立的 10 个边防师,以及第二、第六、第七、第八,四个集团军接近50万人,将分别进驻北疆省(涵盖唐努乌梁海与外蒙古西部)、北海省(包含外蒙古东部及贝加尔湖周边区域)、瑷珲省(地处外兴安岭以北)、外东北省(位于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省(即库页岛)。

    事实上,八路军的各个集团军存在明确的分级。新组建的第六、第七、第八集团军,均为标准编制,各辖三个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

    第二集团军虽下辖六个军,数量众多,但实际兵力却不及第一、第三、第四集团军,像第十九军整个军才一万四千人左右。

    第九集团军主力源自原东北军,鉴于其对东北气候与地形的熟悉,未来收复东北时将发挥重要作用,与第五集团军一样,那是要当成战略力量使用的。

    此外,此次还秘密组建了总部装甲军,以及六支装备喷气式飞机的歼击机部队,这两支部队均处于保密状态。

    至此,八路军总兵力一举突破130万大关。只是,鉴于新收复领土广袤且战略意义重大,超50万兵力需驻扎于此,承担起巩固防线、稳定局势的重任。不得不承认,八路军兵力扩充的速度堪称惊人,其爆兵能力令人瞩目。

    除了庞大的陆军力量,空军建设同样成果斐然,已组建起由超过1000架战斗机、500架各式轰炸机构成的7个航空兵师。而且这还没有将正在筹备组建的歼击机部队计算在内。

    当下,八路军实力今非昔比,已全然不惧蒋瑞元的政府军,自然无需再对自身实力有所保留,所以大方地将雄厚家底展露于世人眼前 。

    事实上,八路军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并非武器装备的短缺。凭借林毅的助力,各类先进武器装备,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枪支弹药,要多少林毅都源源不断地给与供应。

    然而,兵员问题却令八路军高层忧心忡忡。虽然说八路军如今控制的区域范围颇为可观,招募普通步兵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炮兵、装甲兵、航空兵这类技术兵种,对兵员文化素质要求很高,不识字的新兵根本无法胜任。

    关键时刻,林毅提出了开展大规模扫盲行动的建议。因为这个时候国内文盲率居高不下,竟高达 80%。

    这一状况在应征入伍的新兵中同样也一样。有鉴于此,八路军根据林毅的提议迅速行动起来,依据战士们实际的文化水准与学习需求,精心编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扫盲教材。这些教材内容编排巧妙,通俗易懂,紧密关联军队日常运作与实际任务,极大地方便了战士们的理解与掌握。

    在军队体系内部,全方位的文化教育架构得以搭建。各级文化教育机构纷纷设立,并配备了专业素养过硬的文化教员。连队层面,专门开设文化补习班;营、团一级,建立起文化学校;师以上单位,则组建文化训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