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674章 打捞贝加尔湖黄金还是再等等吧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674章 打捞贝加尔湖黄金还是再等等吧

    而“纳努契卡”3 型则迎来了重大升级,换装为 SS-N-25 “天王星” 反舰导弹。该型导弹采用涡喷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 0.9 马赫,射程提升至 130 千米,且凭借先进的掠海飞行技术与末端机动能力,突防成功率显着提升,打击精度可达 1.5 米级。因为这种导弹体积缩小,舰艇搭载数量从 6 枚激增至 16 枚,火力密度大幅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和前苏联出口型号的“纳努契卡”方面作出调整,装备 4 枚 老式的SS-N-2 导弹系统。这种导弹其实就是苏联早期反舰导弹,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射程仅 40 千米,相比自用型号在性能上存在明显差距。

    但是俄罗斯交付给林毅的 “纳努契卡”1 型,尽管属于早期型号,但作为自用版本,仍保留着苏联海军的核心作战配置SS-N-9 舰舰导弹,在火力输出与作战效能上明显优于出口型号 。

    林毅知道凭借“纳努契卡” 级导弹艇的先进的武器装备与强大的性能,就算遇到二战时期日本最强大的大和级战列舰,这些导弹艇也能轻松占据上风,说是“虐菜”一点都不过分。

    订购合同签订后安德烈一行就直接离开了,说是回去马上上报,然后就给林毅安排那些武器装备的翻新芜湖。

    安德烈在走的时候还朝林毅眨了眨眼。那道目光像钩子般勾住林毅的心,其实这次谈判安德烈也是有很多不满意的,但是很无奈他只是一个中间人而已,不过林毅是不会亏待他的。

    而林毅和陶小艾在贝加尔湖继续玩了两天才坐上了回国的飞机。在这几天里,林毅不止一次向当地人打听贝加尔湖黄金的事情,而老人们总会提起苏联时期那场轰动一时的考察行动。

    那是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科学院秘密组建了一支由地质学家、潜水员和工程师组成的特殊科考队,代号 “蓝冰计划”。他们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深潜设备 ——“共青团员号” 潜水器,以及能穿透百米湖水的超声波探测仪。科考队队长科瓦廖夫在动员会上拍着地图上的贝加尔湖说:“这片湖底或许藏着能改写国家经济的宝藏。”

    考察初期,队员们在奥利洪岛附近水域发现了异常金属反应。当潜水员携带水下摄像机下潜至 120 米时,镜头里突然闪过一道金色反光。这个发现让整个科考队陷入疯狂,他们连夜调整计划,将探测范围缩小到直径 5 公里的区域。

    然而,随着探测深入,怪事接踵而至。水下摄像机开始出现雪花屏,定位系统频繁失灵,甚至有潜水员声称在湖底听到类似教堂钟声的低频震动。

    最诡异的事件发生在第 17 天。两名潜水员在回收声呐探头时突然失联,水面支援组只看到缆绳上迅速蔓延的暗红色血迹。当打捞队找到他们的尸体时,发现两人潜水服完好无损,却都因心脏骤停而亡,面部凝固着极度惊恐的表情。这次事故后,考察队士气暴跌,有人私下传言贝加尔湖是 “沉睡的水神领地”,任何觊觎湖底之物的人都会遭受天罚。

    苏联高层并未因意外停止行动。他们增派了核潜艇 “列宁格勒号”,利用磁力探测仪进行大面积扫描。三个月的高强度作业后,科考队绘制出详细的湖底金属分布图,确认存在至少三处大型金属堆积物。

    但就在准备进行定点挖掘时,整个项目突然被叫停。官方给出的理由是 “技术条件不足”,但坊间流传着不同版本:有人说挖掘会破坏贝加尔湖生态平衡,也有人声称湖底发现了比黄金更神秘的未知物体。

    直到苏联解体后,部分解密文件才透露,当时的金属探测数据显示,那些异常区域的物质密度远超黄金,且伴有强烈的放射性波动。这些档案如今静静躺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与贝加尔湖底的秘密一起,继续吸引着无数寻宝者和探险家。

    林毅在当地图书馆翻阅泛黄的旧报纸时,目光久久停留在一张模糊的科考队合影上 —— 照片里的科瓦廖夫队长,嘴角似乎也挂着和安德烈如出一辙的神秘笑意。

    林毅看完所有关于贝加尔湖黄金的打捞资料后心中已然明了:以八路军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想要将那批沉睡在水底的黄金打捞出来,无疑是天方夜谭,只有静待时机,待技术与条件成熟后再做打算。

    两天后两人搭乘上回国的飞机返程,当飞机划破云层飞上天空时,舷窗外的云海如波涛般翻涌,而林毅却无心欣赏这壮丽景色,满脑子都是国内的事务。

    果然跟想象的一样,一落地,他便马不停蹄地去了兵器集团,与罗天行等人会面。这些日子,电话里罗天行的声音总是透着兴奋,反复强调歼 - 6 改装项目的顺利进展。

    当见面后罗天行将试飞试射的详细数据摆在他面前时,林毅没有丝毫犹豫,大手一挥:“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行了。” 随即敲定了大规模改装计划。

    还有就是林毅向兵器集团采购的武器,特别是导弹也遇到了跟俄罗斯遭遇一样的困境,出口导弹的问题在国内同样引发争议。罗天行告诉林毅国内各方意见争执不下,卖给林毅恐怕遭到非议。

    林毅内心却泛起一丝无奈与反感。他深知,国内对于敏感装备出口的谨慎态度源于多方考量,但这种瞻前顾后的行事风格,在他看来,这跟 “又当又立” 没有区别。

    他不禁想起美俄两国在军售问题上的果断与强硬,那种 “谁愿意说就说去” 的洒脱,与国内的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不过,林毅也清楚,有些事情强求不得,好在他早已做好其他打算。

    他也不禁的感叹:穷的时候可以顶着全世界的压力向两伊战争的双方出口武器,顶着压力向沙特出口大杀器。为什么有钱了就瞻前顾后了呢?

    感谢 鸡血石的唐明皇、飞行中的波音737、学海、白金汉宫的亨利王子、庞然巨物的分福、如果爱情会老、天军士兵、用户、半步天圣的强纳森、用户名、爱吃黄芪山药茶的申晟、安陆山8163、爱吃油捞饭的、喜欢甘肃鸟的花鸳月、浩然书院的子柒、岁月静好、爱吃麻岗狗肉的无月、财茂、喜欢蜂虎科的鲁元、喜欢猎狐梗的陈磊、邓显华、日夜行风、无双R、关东十二少、+左零右火-、月湾的叶老将军、圣皇城的罗大师、爱吃红枣桃酥的暗宗、有家真好 送出的礼物!

    请大家多多给我点个赞,也请大家用你们发财的手点点用爱发电,让作者也能多一点收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