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685章 防空导弹是给空军么?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685章 防空导弹是给空军么?

    当导弹车队缓缓驶出营门时,路边站满了送行的官兵。他们看着曾经朝夕相处的装备消失在视野中,心中既有不舍,也有释然。

    正如一位参与试点的参谋后来在回忆录中写的:“我们终于承认,在侦察、指挥、保障的‘链条’都不完整时,强行握住‘战略武器’的手柄,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告别弹道导弹后,集团军的远程打击力量转向了更务实的方向。phL-03 式远程火箭炮列装部队,这种射程 150 公里的装备,搭配北斗制导系统和无人机侦察,让集团军真正实现了 “看得清、打得准”。

    侦察营有了 “彩虹” 无人机,能在百公里外实时回传战场画面;炮兵旅的指挥车内,信息化终端与侦察平台无缝对接,从发现目标到火力覆盖缩短至分钟级。

    其实林毅心里一直惦记着采购一批远程火箭炮。远程火箭炮这种武器在现代战争中有着独特优势,性价比相当高,而且操作难度相对不大,对于提升部队作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和俄罗斯都有性能出色的远程火箭炮。像国内的phL - 191型火箭炮,其300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可达130公里,单价约500万美元,而其发射的普通300毫米火箭弹造价约70万元,制导火箭弹则高达数百万人民币;

    俄罗斯的龙卷风 - S火箭炮,单价1200万美元,最大射程120公里 ,其火箭弹价格也不便宜。国内在引进俄罗斯多管远程火箭炮技术时,俄罗斯的火箭弹售价约15万美元一枚,按当时汇率折算超100万元人民币。

    即便如今国内最新国产火箭炮的火箭弹价格降至80万人民币左右,可一门12管远程火箭炮一次齐射,仍要耗费近千万元。这些近些年才装备的新式远程火箭炮,价格着实不菲。

    所以这次林毅在权衡之下,选择采购二手飞毛腿导弹。毕竟,相比这些价格高昂的新式远程火箭炮,二手飞毛腿导弹在成本上有着较大优势。

    但林毅心里已经做好了规划,下次回去,一定要采购几套远程火箭炮,到时候再购置几架无人机,让无人机配合远程火箭炮部队以及现有的导弹部队。无

    人机可以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和侦察能力,为远程火箭炮提供精准的目标信息,极大地提升远程火箭炮的打击精度和作战效果,从而让部队的火力配置更加完善,在未来的作战中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陈司令与林毅抵达空军训练基地时,王景旭刚从北疆执行任务归来。三人简短问候后,林毅便示意陈司令的警卫小王:“小王,麻烦你组织人手把车上的物资搬运到会议室。”

    ” 是,林顾问” 警卫小王脆生的回答道。

    很快,小王就带着人把林毅车上的资料全部都搬到了会议室。待材料悉数安置妥当,林毅轻叩会议桌,目光扫过众人:“王副司令,这是我们即将列装机型的飞行手册。

    我建议立即集中飞行员启动专项培训,这批新机将在两个月内完成全部交付。”

    王景旭翻开手册扉页,难掩欣喜:“太好了!这批装备对提升我们航空兵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对了,还有件事。” 林毅抽出文件袋,“我给你们订购了一批新型防空导弹,有效射程突破

    米。防空导弹部队人员配备方面,还需你统筹安排。”

    王景旭稍作思索:“林毅,我从高炮部队抽调战斗骨干怎么样?他们有防空作战基础,转型相对容易。”

    “可行。” 林毅补充道,“记得再选拔驾驶技术过硬的官兵。这批防空导弹属于中程野战防空导弹,采用卡车和履带底盘设计,可以适应野战机动需求。”

    王景旭手指轻敲桌面,目光投向林毅:“林毅,既然是野战防空导弹,按常规编制是不是该隶属陆军?毕竟从装备特性看,卡车和履带底盘的野战机动性确实更贴近陆军作战需求。”

    林毅沉吟片刻,他想到在现代军事编制体系中,野战防空导弹通常由陆军掌控,这已是广为人知的配置惯例。

    然而,他脑海中突然闪过曾看过的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其中着重刻画了国内首支防空导弹部队,其隶属空军的特殊编制令人印象深刻。

    基于这一认知,他迅速整合思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王副司令,这批防空导弹先由你们部队接收装备,现阶段重点承担机场防空任务,尤其是野战机场的防空防御。

    等你们的防空导弹部队完成装备熟悉、训练磨合并形成完备战斗力后,再逐步推进其他部队的装备工作,你看怎么样。”

    王景旭认真思索后,对林毅这一安排表示认可。他深知,航空兵部队的机场特别是野战机场,作为空中作战的关键节点,其防空安全至关重要。

    而传统牵引式高射炮受限于机动性能,在应对突发空情时,难以确保及时抵达机场实施防御。

    而此次配备的中程野战防空导弹,具备

    米的有效射高,恰好能构筑起高空防御屏障,对高空突防的敌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与拦截能力,极大地完善了机场的防空作战体系 。

    林毅转向王景旭,目光带着几分探询:“王副司令,你对直升机了解多少?”

    王景旭挑眉,指尖轻敲桌面:“是像美国西科斯基 VS-300 那样,不需要跑道就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灵活转向的飞行器?” 他的语气里带着对前沿装备的熟稔。

    “看来王副司令对世界军事科技动向很关注。” 林毅笑着点头,“正是这类机型。我这次采购了 24 架,算是给咱们空军的‘大礼物’。”

    王景旭的手指骤然停在会议桌上,眼中泛起亮色:“太好了!这种装备对航空兵的战场支援能力是质的提升。”

    “所以我打算让航校增设直升机课程,” 林毅抽出一份训练大纲,“需要你协调选拔一批骨干飞行员,尽快完成机组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