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700章 正大光明做生意的第四师团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700章 正大光明做生意的第四师团

    除了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限制,兵工厂的产能还受到原材料供应、能源保障、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战争期间,钢铁、铜、橡胶等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兵工厂为获取这些资源,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同时,大规模的武器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和燃料,一旦能源供应出现问题,生产就会陷入停滞。

    此外,战时运输条件恶劣,原材料的运输和武器成品的调配都面临诸多困难,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二战时期,从火炮到枪械,兵工厂有限的产能难以满足战争的庞大需求。高成本的人力投入、复杂的生产工艺、稀缺的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高了武器价格,也让各国在战争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兴和县樱花饭店的旋转玻璃门被推开,十多个穿西服打领带的男人鱼贯而入,腰间鼓鼓囊囊的轮廓显然藏着手枪之类的武器。

    为首的汉子三十多岁,身高不到一米八,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到前台,冲身着职业装的日本女人开口:“女士,我们从大同来,帮我联系下伊藤浩二,就说老朋友来了,有笔生意要谈。”

    职业装女人礼貌询问姓名,汉子淡淡开口:“你就说松本太郎和德川仁来了就行。”

    女人闻言眼神微变,很快笑意如常,递出两张房卡:“松本先生、德川先生,请去房间稍候,我马上给伊藤先生打电话。我叫小岛美智子,有需要随时叫我。”

    汉子点头,带着人径直上楼。这家樱花饭店明面上是正经生意场所,但是实际上是第四师团的产业,从老板到服务员、厨师全是师团家属,专门用于接待“合作伙伴”。

    其实今天来的这群人里,所谓“德川仁”正是号称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孙子德川仁的林毅,而松本太郎则是当年被林毅从石家庄正金银行“请”来的那位倒霉行长。

    自打被从石家庄请回山西以后,这位行长就成了八路军与第四师团交易的中间人,不过他平时极少露面,都是派人对接,今天他还是第一次亲自来兴和县城谈生意。

    林毅他们上楼没多久,小岛美智子就拨通了第四师团第八联队联队长伊藤浩二的电话,转达了客人的来意。

    伊藤浩二一听“松本太郎”和“德川仁”这俩名字,立刻意识到是大生意来了,赶忙嘱咐小岛美智子务必招待好,随后又马不停蹄赶到旅团部,向顶头上司第七旅团旅团长古闲健汇报。两人不敢耽搁,带上副官就往樱花饭店赶。

    伊藤浩二心里清楚,这俩主儿可不是一般人。松本太郎背后是“和平友创株式会社”,明面上是经商的,实则干的是军火和各种物资走私的活儿,而那德川仁更是个神秘角色,虽然顶着“末代幕府将军后人”的名号,可在华北地界的军火圈子里,谁都知道这人路子野得很,跟八路军、国军甚至一些地方武装都有牵扯。

    古闲健坐在车上,眉头微皱:“这次他们突然亲自来,怕是有大动作。”

    伊藤浩二点头:“管他什么动作,只要价钱合适,咱们卖什么不是卖啊。” 说话间,车已到樱花饭店门口。两人下了车,脚步匆匆进了樱花饭店。

    饭店前台,小岛美智子早已候着伊藤浩二这位第四师团里面的实权人物,见到伊藤浩二后就低声汇报道:“伊藤先生,两位先生住在308、309套房,带了十二个随从,个个带枪,随身还带了两个箱子,看着分量不轻。”

    伊藤浩二嗯了声,抬手整了整领口,上楼敲开了308的房门。 门开了,林毅叼着烟坐在沙发上,冲两人抬了抬下巴:“伊藤联队长,古闲旅团长,好久不见啊。”

    林毅打完招呼后目光光落在联队长伊藤浩二身上,不由微微一怔。只见这位联队长较之从前又胖了一大圈,原本就不足一米六的身高,如今体重竟硬生生涨到了二百五十斤以上,整个人如同一座小山般敦实。

    他身上那身笔挺的军装做工极为精致,针脚细密均匀,布料光滑挺括,一看便是手工制作的高档货,穿在他身上却显得有些紧绷,尤其是腰间的皮带,被撑得紧紧的,仿佛下一秒便要绷断。

    再看古闲健,虽说没有伊藤浩二那般夸张,但身高一米六左右的他,体重也绝不低于二百斤。两人脸颊都泛着油光,双下巴叠了好几层,走起路来肚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林毅心中暗忖,看来他们最近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与其他地区那些面容憔悴、身形瘦削的日军军官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松本太郎站在窗边,推了推眼镜,目光在两人身后的副官身上扫过。 “

    德川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伊藤浩二笑着打招呼,眼神却落在林毅脚边的箱子上,“听说您二位有笔大生意要谈?”

    林毅目光扫过古闲健和伊藤浩二,漫不经心地开口:\"古闲先生,伊藤先生,您二位现在还是旅团长和联队长职务么?\"

    这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切开两人维持的体面。古闲健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伊藤浩二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是啊,这些年日本军队疯狂扩编,各部队军官像坐了火箭般升迁,唯独他们所在的第四师团,仿佛被时间遗忘在角落。

    日军大本营对第四师团的\"特殊习性\"门儿清。这支部队堪称奇葩,别的部队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却把精力全用在做生意上。

    为了不把这种\"生意文化\"传染给其他部队,大本营硬是不敢把第四师团的军官往外调。这几年,日军三次从中国抽调部队南下东印度群岛,有人提议把编制完整、老兵比例高的第四师团也划进去。

    毕竟不打仗,编制当然齐全;别的部队老兵伤亡惨重,第四师团老兵忙着倒腾生意,伤亡自然少。

    感谢感谢 学海、鸡血石的唐明皇、飞行中的波音737、白金汉宫的亨利王子、黑暗喀秋莎、文文静静的玉简里、NEo碧海蓝天、爱吃柠檬芦荟的韩东来、+左零右火-、清平镇的风莲飞、心为稻粱揪、邓显华、无双R、关东十二少、安陆山 送出的礼物!

    请大家多多给我点个赞,也请大家用你们发财的手点点用爱发电,让作者也能多一点收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