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709章 德国人和苏联人也坐不住了
热门推荐:
快穿:凤命今天也想要龙气!
综影视之有莲华灿
万古山海烬
乡村傻子神医
踏天无恒
替嫁随军第一晚,她就住进了医院
安心的恋爱和结婚上篇:为爱不得
逼我下堂娶贵女?夺回嫁妆我另嫁
重生之官场笔记
“没错,”林毅点头,“日本人已经发现6.5毫米缺点很大,所以才换的7.7毫米子弹的九九式。”
老将突然把草图往桌上一拍,嚯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电话便拨号:“给我接Z部!快!”很快听筒里突然传来清晰的声音:“老将,我是老叶,有什么指示?”
老将握着听筒沉声开口:“老叶,我忽然想起咱们仓库里堆着不少的 92 式重机枪和 7.7 毫米子弹。”
叶参谋长闻言一怔,随即接口道:“可不是嘛,那些缴获的日式家伙事儿数量真不少,偏偏笨重得像块铁疙瘩,游击队扛着它跑山路都嫌累赘,更麻烦的是还得专门配 7.7 毫米子弹…… 你突然提这茬做什么?”
“干嘛?”老将对着电话那头刚接通的老叶朗声说道,“告诉后勤部门,把所有库存的92式重机枪和7.7毫米子弹都清点出来,集中保管!对,全部!”
挂了电话,他搓着手看向林毅,“林毅啊,你说美国人要是知道咱们也有一批‘日本原装’的7.7毫米重机枪和子弹,他们感不感兴趣?”
林毅瞬间明白了老将的意图,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算盘打得比自己还精?以往严肃刻板的老将,如今竟也琢磨起“生意经”了?
他咳了咳,试探着问:“老将,您是想……”
“卖给美国人!”老将语气果断,“这92式重机枪,咱们看不上,可美国人不是想要么?正好卖给他们,总能换点钱回来。咱们拿这笔钱,让你多给咱们买点通用机枪回来,不比堆着废铁强?”
陈司令盯着老将,手里的茶杯差点晃了晃。眼前这个满脸“商机”的老人,和记忆里那个在战场上不苟言笑的老将判若两人。
他忍不住低声道:“老将,您这想法……”
“怎么?不妥?”老将挑眉。
“不是不妥,”陈司令摇摇头,嘴角竟也勾起一丝笑意,“是太妥了!还是您想得长远,既能处理库存,又能换装备。”
林毅看着两人一唱一和,默默在心里感慨那个严肃的老将哪里去了。
不过林毅可没想那么多,林毅深吸一口气,指尖敲了敲桌面:“老将,你赶紧跟美国人那边沟通吧,让他们准备货款。
总部那边的92式重机枪和子弹清点装箱也很快,日本人那边的武器都是现成的,算上海运时间,最迟一个月就能交货,到时候还是咱们给运到黄河边上交货还是运到云南呢??”不过要是运到云南的话得让他们加钱的哦。”
老将听得眼睛发亮,重重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
过了一会儿后老将又说道,对了,就在你们去找第四师团谈判这两天,德国人和苏联人都联系我们了。
林毅眉头微挑:“他们找我们干嘛?”
老将端起茶盏笑了笑说道:“德国人是要再买些水雷——就是上回送给他们的那种,说是这种水雷性能不错,点名要加购一批。”
他顿了顿,眼神闪过一丝深意,“苏联人那边动静更大,想从咱们这儿买一批武器装备。”
林毅追问:“要什么武器?”
“他们要的武器很多,轻武器要得数量极大,步枪、冲锋枪、机枪都要,”老将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有各种火炮,加农炮、榴弹炮都要,特别强调了反坦克武器,什么反坦克炮、火箭筒之类的。”
林毅闻言眉头微蹙,追问道:“苏联那边出什么事了?为什么突然要买这么多武器?”
老将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说苏联在基辅打输了。”
林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追问道:“今天是哪一天啊?”
“9 月 26 号。” 老将放下茶盏,杯底与木桌碰撞出轻响,“前几天截获的情报就提到基辅防线吃紧,算算时间,这场仗怕是刚打完。”
林毅霎时间就明白了过来 ——9月26日 基辅战役以苏军溃败告终,意味着德军已突破苏联西部屏障。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低声道:“难怪苏联人要急着买武器,怕是要准备莫斯科保卫战了。”
基辅战役发生于 1941 年 7 月 7 日至 9 月 26 日,1941 年 6 月 22 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启动代号 “巴巴罗萨” 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
其中,南方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指挥,下辖第 6 集团军、第 11 集团军、第 17 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上将率领的第 1 装甲集群,总计 39 个师的兵力,其战略目标直指乌克兰首府基辅,企图夺取这一重要工业与交通枢纽,并歼灭部署在第聂伯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由西南方向总司令谢苗?布琼尼元帅统一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部分力量,其中西南方面军下辖第 5、第 6、第 12、第 26、第 28 集团军,南方面军下辖第 18、第 9 集团军,总计 6 个集团军、69 个步兵师、11 个骑兵师和 28 个装甲旅,兵力约 80 万人,依托第聂伯河沿岸及基辅周边的河流、丘陵地形构建防御体系,试图凭借天然屏障迟滞德军推进。
战役初期,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凭借装甲部队的突击优势迅速突破苏军边境防线。第 1 装甲集群如尖刀般插入苏军防御纵深,于 7 月 10 日前后抵达第聂伯河下游,而第 6 集团军和第 17 集团军则沿第聂伯河中游推进,对基辅形成钳形攻势。
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布琼尼的指挥下,试图在基辅外围建立防线:第 5 集团军坚守普里皮亚季河下游,屏障基辅北侧;第 26、第 38 集团军依托第聂伯河右岸(西岸)的基辅、切尔卡瑟等地构筑阵地;
第 6、第 12 集团军则在乌曼地区组织抵抗,试图保护基辅南侧翼。然而,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尚未完全完成动员,部队编制不整,装备损耗严重,加上德军空军掌握绝对制空权,苏军防线很快出现漏洞。
老将突然把草图往桌上一拍,嚯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电话便拨号:“给我接Z部!快!”很快听筒里突然传来清晰的声音:“老将,我是老叶,有什么指示?”
老将握着听筒沉声开口:“老叶,我忽然想起咱们仓库里堆着不少的 92 式重机枪和 7.7 毫米子弹。”
叶参谋长闻言一怔,随即接口道:“可不是嘛,那些缴获的日式家伙事儿数量真不少,偏偏笨重得像块铁疙瘩,游击队扛着它跑山路都嫌累赘,更麻烦的是还得专门配 7.7 毫米子弹…… 你突然提这茬做什么?”
“干嘛?”老将对着电话那头刚接通的老叶朗声说道,“告诉后勤部门,把所有库存的92式重机枪和7.7毫米子弹都清点出来,集中保管!对,全部!”
挂了电话,他搓着手看向林毅,“林毅啊,你说美国人要是知道咱们也有一批‘日本原装’的7.7毫米重机枪和子弹,他们感不感兴趣?”
林毅瞬间明白了老将的意图,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算盘打得比自己还精?以往严肃刻板的老将,如今竟也琢磨起“生意经”了?
他咳了咳,试探着问:“老将,您是想……”
“卖给美国人!”老将语气果断,“这92式重机枪,咱们看不上,可美国人不是想要么?正好卖给他们,总能换点钱回来。咱们拿这笔钱,让你多给咱们买点通用机枪回来,不比堆着废铁强?”
陈司令盯着老将,手里的茶杯差点晃了晃。眼前这个满脸“商机”的老人,和记忆里那个在战场上不苟言笑的老将判若两人。
他忍不住低声道:“老将,您这想法……”
“怎么?不妥?”老将挑眉。
“不是不妥,”陈司令摇摇头,嘴角竟也勾起一丝笑意,“是太妥了!还是您想得长远,既能处理库存,又能换装备。”
林毅看着两人一唱一和,默默在心里感慨那个严肃的老将哪里去了。
不过林毅可没想那么多,林毅深吸一口气,指尖敲了敲桌面:“老将,你赶紧跟美国人那边沟通吧,让他们准备货款。
总部那边的92式重机枪和子弹清点装箱也很快,日本人那边的武器都是现成的,算上海运时间,最迟一个月就能交货,到时候还是咱们给运到黄河边上交货还是运到云南呢??”不过要是运到云南的话得让他们加钱的哦。”
老将听得眼睛发亮,重重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
过了一会儿后老将又说道,对了,就在你们去找第四师团谈判这两天,德国人和苏联人都联系我们了。
林毅眉头微挑:“他们找我们干嘛?”
老将端起茶盏笑了笑说道:“德国人是要再买些水雷——就是上回送给他们的那种,说是这种水雷性能不错,点名要加购一批。”
他顿了顿,眼神闪过一丝深意,“苏联人那边动静更大,想从咱们这儿买一批武器装备。”
林毅追问:“要什么武器?”
“他们要的武器很多,轻武器要得数量极大,步枪、冲锋枪、机枪都要,”老将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有各种火炮,加农炮、榴弹炮都要,特别强调了反坦克武器,什么反坦克炮、火箭筒之类的。”
林毅闻言眉头微蹙,追问道:“苏联那边出什么事了?为什么突然要买这么多武器?”
老将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说苏联在基辅打输了。”
林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追问道:“今天是哪一天啊?”
“9 月 26 号。” 老将放下茶盏,杯底与木桌碰撞出轻响,“前几天截获的情报就提到基辅防线吃紧,算算时间,这场仗怕是刚打完。”
林毅霎时间就明白了过来 ——9月26日 基辅战役以苏军溃败告终,意味着德军已突破苏联西部屏障。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低声道:“难怪苏联人要急着买武器,怕是要准备莫斯科保卫战了。”
基辅战役发生于 1941 年 7 月 7 日至 9 月 26 日,1941 年 6 月 22 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启动代号 “巴巴罗萨” 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
其中,南方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指挥,下辖第 6 集团军、第 11 集团军、第 17 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上将率领的第 1 装甲集群,总计 39 个师的兵力,其战略目标直指乌克兰首府基辅,企图夺取这一重要工业与交通枢纽,并歼灭部署在第聂伯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由西南方向总司令谢苗?布琼尼元帅统一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部分力量,其中西南方面军下辖第 5、第 6、第 12、第 26、第 28 集团军,南方面军下辖第 18、第 9 集团军,总计 6 个集团军、69 个步兵师、11 个骑兵师和 28 个装甲旅,兵力约 80 万人,依托第聂伯河沿岸及基辅周边的河流、丘陵地形构建防御体系,试图凭借天然屏障迟滞德军推进。
战役初期,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凭借装甲部队的突击优势迅速突破苏军边境防线。第 1 装甲集群如尖刀般插入苏军防御纵深,于 7 月 10 日前后抵达第聂伯河下游,而第 6 集团军和第 17 集团军则沿第聂伯河中游推进,对基辅形成钳形攻势。
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布琼尼的指挥下,试图在基辅外围建立防线:第 5 集团军坚守普里皮亚季河下游,屏障基辅北侧;第 26、第 38 集团军依托第聂伯河右岸(西岸)的基辅、切尔卡瑟等地构筑阵地;
第 6、第 12 集团军则在乌曼地区组织抵抗,试图保护基辅南侧翼。然而,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尚未完全完成动员,部队编制不整,装备损耗严重,加上德军空军掌握绝对制空权,苏军防线很快出现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