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760章 经济战(一)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760章 经济战(一)

    登户研究所位于神奈川县川崎市,表面上是研究 “秘密武器” 的军事机构,实则成为伪钞制造的核心基地。研究所内聚集了日本顶尖的印刷专家、化学工程师和间谍,他们在山本宪藏大佐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法币的 “逆向工程”。

    初期,日本人选中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 5 元面额法币作为实验对象。他们耗费数月时间,拆解真钞、分析纸张纤维、研究油墨成分,甚至动用当时最先进的照相制版技术复制图案。

    但第一批伪钞流入中国后,因使用已废止的钞票模板,很快被识破。这次失败并未动摇日本的野心,反而促使他们加快了对法币的研究。

    转机出现在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占香港,一举缴获了英国印钞公司为国民政府印制法币的全套设备、模板和纸张。

    这些珍贵的 “战利品” 被火速运往登户研究所,日本的伪钞制造由此进入 “工业化” 阶段。研究所不仅能完美复刻法币的水印、防伪线,甚至连纸张的手感和油墨的光泽都几乎与真币无异。

    更令人震惊的是,1942 年,日本南洋占领军截获了 20 亿元中国银行小额法币半成品,并从德国购回美国造币公司为中国交通银行印刷的 10 余亿元法币半成品。至此,日本掌握了法币制造的全部秘密,伪钞年产量飙升至数亿元。

    伪钞的流通网络如同一张巨大的毒网,笼罩着中国的沦陷区与大后方。在上海、南京等沦陷区,日本特务机关通过伪政权强制推行伪钞,要求民众用真币兑换一文不值的假钞,或直接用伪钞支付军事物资采购。

    而在国统区,日本间谍则利用走私渠道,将伪钞混入正常货币流通,套购粮食、药品、金属等战略物资。这些物资随后被运往日本或日军前线,进一步支持侵略战争。据统计,从 1939 年到 1945 年,日本共制造伪法币超过 40 亿元,相当于同期中国法币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伪钞的泛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毁灭性打击。随着大量伪钞涌入市场,法币信用急剧崩溃,物价如同脱缰野马疯狂上涨。

    以重庆为例,1945 年的物价指数较 1937 年上涨了 2000 倍,普通百姓的积蓄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商店拒绝接受纸币,民间交易被迫退回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为了应对伪钞危机,国民政府不得不频繁更换法币版面,耗费巨额资金用于防伪技术升级,这进一步加剧了财政赤字,使本就艰难的抗战经济雪上加霜。

    日本的伪钞战不仅针对国民政府,还将黑手伸向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华东等地,日军伪造根据地发行的 “冀南币”“北海币”,试图扰乱根据地的金融秩序。

    但根据地军民通过加强防伪技术、建立严格的货币管理制度,成功抵御了伪钞的冲击,保住了经济命脉。

    1945 年,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持续八年的伪钞战终于画上句号。然而,其造成的伤痛却难以磨灭。日本通过伪钞掠夺的物资,间接支持了其侵略行径;而中国百姓则在经济崩溃中陷入水深火热。

    更令人愤怒的是,日本投降前夕,登户研究所按照军方命令销毁了几乎所有伪钞制造资料,试图掩盖罪行。但历史不会被遗忘,这些伪钞至今仍是日本侵华的铁证,时刻警示着后人: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枪炮的轰鸣,更在于对一个国家经济与民生的系统性摧毁。

    老将眉头紧皱,指间的香烟明明灭灭,目光如炬地盯着二爷:“二爷,那你们经济部有什么计划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内经济被日本人的伪钞搞垮吧!” 办公室内烟雾缭绕,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二爷放下茶盏,身体前倾,神色严肃:“我们经济部商议后,决定整合所有根据地的银行,发行一种全新的货币,从根源上抵制伪钞对我们根据地的冲击。至于国统区我们就管不了了,但这个计划困难重重,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都需要支持,所以这不就来求老将您帮忙了么?”

    老将闻言,摩挲着下巴,突然笑出声来:“哼,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恐怕你是要找林毅那个小家伙吧?他鬼点子多,也能搞来先进的设备。”

    二爷也跟着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老将英明!在我们的人中,还真找不出几个比他更合适的人。”

    老将收了笑容,面色一沉:“我就知道你是要找他!不过现在那个小家伙有麻烦了。”

    二爷心中一惊,急忙问道:“怎么了?”

    老将将烟头狠狠按在烟灰缸里:“有人盯上他了,具体是哪方面的人还不清楚,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大概率是政府那边的。”

    二爷神色紧张,急切道:“那怎么办?他要是出了事,这新货币的计划可就...”

    老将抬手示意二爷稍安勿躁,胸有成竹地说:“没事的,我已经让老陈把他藏到训练基地了,确保万无一失。我直接派飞机送你过去,你和他好好商量新货币的事,越快敲定越好。”

    二爷这才松了口气,感激道:“好吧,那就麻烦老将了!”

    抗战时期日伪政权通过发行伪币掠夺物资,国民政府法币在沦陷区贬值严重,奸商囤积居奇导致物价飞涨。

    为打破经济封锁、保障军民生活、支持持久抗战,各根据地在枪林弹雨中悄然展开了一场金融战线的特殊战役 —— 建立人民银行,发行自主货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仅稳定了根据地经济,更成为中国cpc探索经济治理的重要实践。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作为Z共ZY所在地,率先扛起金融改革的大旗。当时,边区流通的货币混杂,法币、银元、杂钞并存,日伪势力还通过伪造法币扰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