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354章 汝明乎?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354章 汝明乎?

    妥妥咬紧了牙,心中的委屈也许只有她才知道吧。

    “主子,要不我先下山吧。”

    她不想主子为难。

    “文坛交流会……”

    朱文宝挥手打断了妥妥的话。

    下山?呵呵,怎么可能!

    而且,朱文宝也看的明白,问心路走之前不放屁,走完了问心路你出来闹幺蛾子,给谁看呢!

    “本王粗鄙,善用口语,不管是面向父皇还是黎明百姓,就没用过知乎者也。”

    “至于引经论典?则更是少之又少!”

    “呵呵,本王现在想一想,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所以,本王接下来说的话,你喜欢听就听着。”朱文宝微微低头,俯视子辰,楚王之势碾压一切,言语不容置疑。“不喜欢听,你也得听着!”

    抬头,威严的目光扫向众人!

    振聋发聩的声音直入人心。

    “尔等听着!看着!”

    “我大明在天玄大陆的立足千年万年,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多次马踏大黎,蛟龙镇海,番邦纳岁。纵观上下,我大明无和亲,无结盟,无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如今大明盛世,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天下大唐,威震四海。”

    “其功劳不止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止是朝廷良言利策稳固四方,不止是军队敢于效命奋勇杀敌,不止是百姓万众一心。”

    “本王告诉你!”

    “在大明的历史中,大明的盛世包罗万象!”

    “你们眼中只看到了光明,可有些路只能由黑暗走过,有些痛只能独自默默承受,有着些孤独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那一抹黎明前的曙光;为的是,让尔等见到美好的向往!”

    朱文宝举起妥妥的胳膊,那常年由长袖遮掩的白如玉质的胳膊,却有一条状似的蜈蚣疤痕在攀延!

    声音宛如龙吟,震慑九州!

    “本王告诉你们,她锦衣卫不比尔等差!”

    “她锦衣卫是在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以肉身之躯抵挡万难!”

    “大明的盛世是文气的复苏,是武者的高昂!“

    “但!盛世之下,是他们!是他们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

    “不忘过去,不惧未来;面对危险一笑了之!”

    “现在,你告诉本王。”

    “你告诉本王,她有没有资格进入!!”

    然,不等回答!更不给回答的时间!

    朱文宝怒喝道!

    “还有你。”

    朱文宝的话,就像是利箭一支接着一支,让子辰的心忍不住的颤抖。

    “你既然是巨鹿书院的学子,那本王问你。”

    “你可入仕?可为朝廷,可为百姓做过贡献。”

    “还有,本王在问你,你既然是巨鹿学院的学子,在你反驳之前可曾向本王见礼?可曾向布政使行礼?”

    “怎么?诗书礼乐等都学到了狗肚子里?”

    楚王朱文宝的突然发难,让本就心颤抖的子辰瞬间哑口无言。

    让巨鹿书院的院长无地自容,他为自己之前说的那句养天地之浩气而羞愧。

    再者,楚王虽然在反驳子辰,可是句句没曾离开巨鹿书院四个字。

    这是连巨鹿书院都骂了进去。

    巨鹿书院院长有心辩解几句。

    却让他听到了一句难以置信的话,从楚王口中说出。

    朱文宝内心其实是懒得与心思不正之人多费口舌。

    子辰什么心思?朱文宝更看的猜测,从他说出妥妥禁止入巨鹿二字,注定了不会被朱文宝正眼瞧上一眼!

    朱文宝前面说了那么多,无非是为了堵老夫子们的嘴。

    “此人德行有亏,不建议参加文坛交流会。”

    “同时,本王也会上奏禀言明今日的所见所闻。”

    一句话如同九霄雷霆,直击天灵盖。

    将身后的一众老夫子,哪怕是子辰都震惊的难以置信。

    德行有亏?这是将子辰的路直接定死了。

    大明先皇曾讲过。

    “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

    这是除了科举制的另一制度,荐举制。

    但此制度有一个前提,就是此人不仅要有才有名望,更要有聪明正直、贤良方正、通俗的讲就是德才兼备,德在首位。

    主要是鼓励‘百姓’在道德上升华自己,对于孝子的道德培养!

    如今楚王一句此人德行有亏。

    巨鹿书院院长直呼完了,完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子辰个人的,对巨鹿书院就没有影响吗?别忘了子辰可是巨鹿书院培养,如今得到楚王的评价,岂不是说巨鹿书院也有问题?

    身为巨鹿书院的院长,他何时经历过急需应变的事儿,此时脑海里正在努力思索该如何解决,如何弥补。

    其他书院的人,面上无变化,心里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詹徽呢,只是默默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陶谦心里则是笑开了花。

    该!活该!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楚王可是把万仞山的比武大会给搅合了,更是将六扇门打压的至今都抬不起头来,江湖威望更是一降再降。

    尔等还不吸取教训,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就在这时与子辰交好的学子们,不知情的聚拢上来。

    行李。

    回礼。

    至少让朱文宝的气儿下去了一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懂规矩,也不是所有人心气儿高。

    有心情急切的人,在回完礼以后,直接开口说道。

    问道。“何以见得,德行有亏?”

    朱文宝答道。“可曾听闻明辨是非。”

    继续问。“德为首,无德何以成才?”

    朱文宝。“眼为明,无明皆黑。”

    问。“楚王为权,以势压人呼?”

    朱文宝。“心无君父,何以辨忠奸?”

    问。“德无亏,文无错,岂不是私欲也。”

    “大胆!”

    唰唰。

    妥妥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匕首。

    朱文宝先是伸手妥妥拉了回来,不屑的说道。

    “无德,无才,唯口也。有德,无声,唯付出也。”

    “无眼,无珠,唯口也。有责,有血,唯心动也!”

    “汝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