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442章 朱文宝的动作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442章 朱文宝的动作

    “儿臣深知此次前往辽东牵扯甚大。”

    “但儿臣还是想要亲自出手为四哥报仇,儿臣也向父皇保证,只报仇,不插手任何军务。”朱文宝抬头看着父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大黎王庭敢在节节落败之时刺杀大明皇子。

    不用想,对于后续的报复大黎王庭肯定能想得到。

    可依然选择走出这一步,说明辽东的局势即将发生反转,也说明了大黎王庭将希望寄托于了各国联军,为此朱文宝已经做好了付出一些代价的准备。

    朱土安轻轻地叹了口气。

    朱土安甚至能猜测到小九肯定有了动作!

    小九可是睚眦必报。

    看着朱文宝,眼中充满了关切和担忧。

    “也罢,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去吧。”

    “不过你要记住,此次前往辽东,你不仅仅是为了报仇,更要多听多看,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插手,更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皇上朱土安语重心长地说道,说到底皇上还是对小九放宽了权限。

    顾呈祥和吕自忠有心阻挠,但迎着皇上那威严的目光,二人只能将话咽在了心里。

    朱文宝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听出了父皇的意思。

    他起身向父皇深深地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皇宫。

    直至朱文宝的背影消失在了皇上朱土安的视线中,但他的决心却永远不会消失。

    御书房内,原本刚刚还因为三司问题沉重的气氛,此时终于得到了一丝松解,和别人心中的千斤重担也仿佛暂时放下了,他们相互交换了眼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和宽慰以及不解。

    大臣们的小心思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心中思绪万千,各种情感涌上心头。

    有些人已经想着自己的家族那些人闲置,有些人则忧虑着辽东的未来,而更多的人则在思考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御书房外。

    最终的结果是锦衣卫负责。

    顾呈祥和吕自忠走在出宫的路上。

    “唉,童大人是如何想的?何家一事是明明理应由三司负责,为何还要推举锦衣卫?这岂不是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了。”吕自忠有些不忿。“皇上也是对楚王太过宠溺了。”

    “吕大人还是要谨言慎行啊,别忘了这可是紫禁城。”

    “老夫岂能因言获罪!”

    皇上最终没有让三司插手,顾呈祥心中也比较失望。

    吕自忠见顾呈祥也不插嘴,有些无趣。

    “顾大人,老夫先行一步,听说南边来的使臣正在各处拜访,老夫应了五皇子怕不是要接见一番。”

    顾呈祥本想就此离开,可转念一想,都是南方。“吕大人恭喜!”

    “喜从何来?”

    “吕大人莫要装傻,听说最近又有几名在民间威望不错的士子,转入你的名下,拜你为师,他们几人不正好是南方来的嘛。”

    二皇子朱文志和五皇子朱文扬子同去的是南方,可人家选择依旧选在五皇子名下。

    为何?寒门。

    如今寒门在皇上和太子有心扶持下,愈发活跃了。

    “老夫一生行事,皆为大明。”

    顾呈祥暗骂。你个老匹夫,昨儿还成某,今儿就是老夫了,还真是得了便宜卖乖。

    话说,朱文宝在离开御书房以后,没有着急回到楚王府,反而带着单超聪去了望天楼。

    前往望天楼的路上,暗卫已经从昨夜开始就有了动作。

    监牢内。

    一群衣着华丽,却披头散发的人。

    “何大勇?”不见人只闻其声。

    一脸色苍白的男子抬起头,有些茫然。

    “是你喽?”

    只见剑光一闪而。

    噗嗤一声。

    何大勇人首分离。

    突然间的变化,短暂过后,都是惊叫声。

    另一处。

    “锦衣卫百户,丁洋?”

    “谁!”

    噗嗤,又是一颗好大的头颅飞起。

    “锦衣卫百户,汪抿?”

    “哦呦,还是一位隐藏实力扮猪吃老虎的主儿,不过可惜了!”

    “你是谁???”莫名的恐惧让汪抿紧张万分。“出来!我可是锦衣卫,在我锦衣卫面前装神弄鬼!”

    “锦衣卫?我可杀了不止一位了,再说了,我是造反?你参与刺杀皇子一案又该如何论。”

    汪抿大惊,厉喝!“残杀锦衣卫,与造反无异!”

    “呵呵,你也配!”

    望天楼。

    对于楚王这位恶客下至伙计上至掌柜,熟的都不能再熟了。

    每天都有人定时定点打着楚王的名号来望天楼闹事,想不熟真的很难。

    本以为望天楼的地位会在京都一落千丈,谁知道望天楼的客源不减反增。

    后来众人一合计也明白了过来,人呐终究还是逃脱不了看热闹的心态,尤其是楚王欺负人,这个话题,就足以让人津津乐道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等得有些心焦。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时而踮起脚尖张望,时而又坐下焦急地搓着手。眼看着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可左盼右盼,楚王的人还是没有来。

    就在众人以为今儿不会来时,突然间,一阵骚动传来。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只见楚王本人带着一群随从,正朝这边走来。

    他身穿华丽的锦袍,头戴金冠,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威严。

    众人心中一惊,纷纷让出一条路来,让楚王通过。

    楚王走到人群中间,停了下来。

    他环顾四周,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心中自然也猜得到众人看戏的心态,朱文宝现在可没心情和他们打趣,迈步向着望天楼后院儿走去。

    那里有一位老者,一位打扫庭院的老者,也是一位深藏不露浮生境的老者。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甚至比前几日看起来有些佝偻。

    此时老者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今儿老者不知为何,特意换了干净无补丁朴素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正在默默地打扫着庭院。

    他的动作很慢,但很细致,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放眼看去。

    老者的庭院里还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有牡丹、有月季、有梅花、有菊花……每一朵花都开得很茂盛,每一片叶子都长得很翠绿。

    想来在打扫完庭院后,老者会每天都会给它们浇水、施肥、修剪,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美丽。

    依照往常,老者的生活很简单,但很充实,简单到每天打扫庭院,给花草浇水施肥修剪,然后就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喝着自己泡的茶,看着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狗日的虎痴!”

    “咱就说,但凡你来过得地方,别想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