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531章 四皇子离开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531章 四皇子离开

    “小九,若不是哥哥知道你的逍遥宗不简单,就你出京要去大黎王庭,哥哥我就不是笑着看热闹了,而是不顾一切了的拦下你。”

    “所以啊,扬州府府尹一众人,你别劝咱,小九你也别想着插手。”四皇子朱文勇冷冷一笑。“敢无视你,必须死!”

    看着怒发冲冠的老四,心里不暖是假的,但还是提醒道。“私自领兵的罪,不用弟弟在重复了吧。”

    私自领兵在大明被视为严重的罪行,因为领兵意味着掌握军事力量,而这种力量可能被用于各种目的,如叛乱、谋反等。往大的说,这对大明朝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何况还是一位皇子。

    所以在大明朝,掌兵的是兵部,五军都督府是将官,相互平衡制约,但绕不过皇上。

    而诟病之处就是各位王爷了,拥有成建制的私兵。

    这也是为何老四出京带的是禁军。

    “老四你也不想被赶到封地,让老大在朝中孤立无援吧。”说着朱文宝脸色郑重了不少。“还有就是跟着你回来的两千禁军,你怎么也要给人家一个交代。”

    “能进禁军的都是良家之人,甚至不少人都有阶和爵,为的就是博个好的前程。”

    “既然跟着咱回来了,禁军是铁定待不下去个,你寻思寻思是跟着去了楚王卫还是你的赵王卫,不过我的建议是你跟老大商量商量,跟在在老大的东宫下。”

    “行了,小九,你不用拐弯抹角的说了。”四皇子朱文勇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朱文宝话里话外的意思。“明日哥哥我就带人离开。”

    翌日。

    四皇子朱文勇带着两千人马离开,同行的还有三个阶下囚。

    给人看来,赵王是急匆匆的来了,在扬州府歇了一天的脚儿,又急匆匆的走了。

    按老四的话讲,这三个人就别脏了小九你的手了。哥哥我带回京都三司会审,审不出好的结果,那就是让锦衣卫查,总之一句话,结果必须得让老四满意。

    朱文宝无奈,看来老四是铁了心的不让自己插手。

    “算了,京都有老大在,他不会让老四吃亏的。”

    就这样,朱文宝在扬州的楚王府住下了。

    也因为连同扬州府尹同知通判等人被押往京都,扬州府的官场为之一震。

    这不,不管大小事情,全都厚着脸皮来楚王府请教,生怕自己做错了。

    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为目的是什么,朱文宝一眼也便明了,不就是为了那认罪的折子嘛。

    “主子,临阳县的县令离开了。”言语中带些许疲惫。“后面还有无极县的县令在等着。”

    妥妥这几天是无比深切的想念单朝聪,以前这些迎来送往的活都是由他负责。

    “累了?”朱文宝躺在摇椅上。“累了咱就闭门谢客。”

    “主子您是说的轻巧。现在满扬州府的官员哪一个不提心吊胆的?咱楚王府的大门就算是关上了,人家也会从早候到晚上。”

    妥妥端起主子面前的茶壶,往自己的杯子倒了一杯又一杯,连喝了三大杯,缓解了口渴之意。“主子,您是没看到,临阳县县令和我说话时,那脑袋就差点到地上了。”

    “汇报的事呢,还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儿,问下辖村落的水车因年久失修运转不灵,是否同意翻新?”

    “哦?你是怎么回答的?”

    “不翻新?你亲自去给百姓背水浇灌啊?”

    “哈哈哈,还是妥妥你有趣。”

    “主子,我说了这么多,难道你就不想出面儿处理处理?”

    “处理?怎么处理?”朱文宝也有些无奈,扬州府可谓是群龙无首,妥妥不处理,难道自己去处理?那累的不就是自己了嘛。

    妥妥呢,算是又一次刷新了对主子的认识,这两天她接见的大小官员,没一百也有七八十了,除了正四品往上的,主子看心情接近一番,剩下的人全推到了她这。

    “主子,要不把单超聪喊来?”

    “单超聪啊?他不行。他留在京都还要负责各位哥哥的婚事。”朱文宝也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算了,别想那些不开心的事儿了。”

    “去喊几个人,咱们今日游一游这扬州城。”

    妥妥还能说什么。“好嘞。”

    午后。

    阳光洒在扬州府的石板路上,朱文宝身着锦衣,手持折扇,信步而行。他带着妥妥一路欣赏着扬州府古巷的清幽宁静,感受着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

    时不时的逗留在街边,听着茶楼里传出悠扬的古琴声,同样引得士子们驻足聆听。

    再往前走几步,甚至还听到了说书声。

    “却说那扬州府府尹,自恃权重,竟目无尊卑,不将皇室放在眼中。”

    “啪!”

    “胆大包天!”

    中文宝只觉得稀奇,才短短几日,就有人把自己的事迹编排了?

    随后,朱文宝踏入茶楼。

    只见在茶楼的一角,一位说书人正口若悬河,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情感充沛,仿佛已经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楚王世界。

    “……明知楚王已经到了城外十里,却对楚王冷落有加。”说书人微微摇头,露出一丝惋惜之色。“而那楚王,本是胸怀大志、气宇轩昂之人。面对府尹的无礼,楚王并未动怒,而是默默地竖起王袍,展现出无比的镇定自若……。”

    说书人声音渐高,眼中闪烁着敬佩之光。

    “……众人皆知,楚王有着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楚王的智谋如渊,深藏不露更是天赐的贤者……然,扬州府府尹的作为终究震惊九霄,远在万里之外的四皇子赵王,携天兵……”说书人眉头已经开始上扬,又似乎为楚王感到愤愤不平。

    期间,楚王府突然来人了,在朱文宝耳边耳语了几句,朱文宝除了笑了一声,没当成一回事。

    妥妥不明就里,也没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