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536章 唉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536章 唉

    皇上朱土安的话如五雷轰顶。

    轰

    上官静在皇上最后一句中,如同冷水泼身,透心冷。

    死忠的含义她何尝不清楚。

    那可是两位浮生境,十数位大宗师,上百位宗师境……这还是已知的。

    上官静的委屈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上一秒还在为小九抱屈的心,这一秒又充满了担忧。

    都说六月份天,女人的脸。

    “小九看不上你的皇……位。”越说声音越小。

    “现在抱抱,可以了吧。”

    ……

    扬州。

    扬州府早已关闭的城门被人打开了。

    一队队手持火把口喊护驾的声音,此起彼伏。

    早已睡下的百姓被这吵闹声惊醒了。

    “护驾!”

    “护驾。”

    紧接着他们想到了前几日楚王被晾在扬州府外的事。

    楚王不是已经进入了扬州府吗?而且没记错的话,扬州府的府尹也被赵王用囚车押走了!

    所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何还要护驾?

    难道有人要刺杀楚王?不!这怎么可能……一想到这里,扬州城的百姓心瞬间揪了起来,睡意全无!

    各种猜测在惊醒的百姓脑海中盘旋,他们感到一阵恐慌,若楚王真的遭遇不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少百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更多的情况,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焦虑。

    豪门大族更是紧闭家门。

    “吩咐下去,记住了,今日不管谁敲门,除了楚王本人,一律不得开门,哪怕他持刀闯进来,明白吗?”

    “明白了,家主。”

    “胡管家,胡管家,少爷吩咐,让你赶紧的安排人去门口守着。除了朝廷的大军和楚王的卫队,其他人一律不得开门。”

    “林丫头,你回去吧,老朽记得。”

    扬州府乃是繁华的大城。多少豪门大族在这里落了分支,这几日的所见所闻,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扬州府的天变了。

    “楚王还真是个祸害,走到哪里哪里鸡飞狗跳。”

    “嘘,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紧张的向四周打量,紧接着又让人把守在十丈之内。“家主来信说在户部已经站稳了跟脚,咱们家族辉黄腾达就在眼前,如此紧要时刻,咱们切莫掉以轻心。”

    “大哥,弟弟知道了,知道了。”声音中夹杂着不耐烦。“可惜了,咱们刚刚给府尹送出去的礼物,纯属浪费了。”

    “别想了,吩咐下去,咱们静观其变。”

    各大家族高门紧锁。

    百姓们透过窗户看着窗外微弱的灯光。

    “快,快快!”

    “后面的再快点,再快点。”

    “你们百人去东街。你们百人去西街,你们百人去把守河岸。”

    “你们千人队把各家各户给老子看好了,但凡敢闹事儿了,不问原由一律屠杀。”

    “是!”

    此刻的扬州城城墙上,迎风站立着一位将军。

    他正是楚狂生,与桃桃和妖妖同一批人,只不过当年是宗师境,如今突破至大宗师了,常年待在海门县,现在负责楚王卫。

    楚狂生善用巨剑,剑刃闪烁着寒光,身着重甲,身姿挺拔如松,威严的气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楚狂生的面庞轮廓分明,犹如刀削斧凿,线条硬朗,透露出坚毅和果敢。一双锐利的眼睛,犹如鹰隼般扫视着黑夜,洞察着扬州府的每一处。

    看着大军已经如潮水般涌动,迅速封锁了城池的各个出口。

    “尔等随我护驾楚王!”

    “护驾!”

    “护驾!”

    在他的身后,还有一支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的千人队,随他极速离去。

    再回首时。

    城门已经紧闭,城墙上的士兵们换成了楚王卫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警惕着可能的敌人。护城河的桥上,重兵把守,严禁任何人进出。

    此刻,扬州城的街道上除了楚王卫,再也无一人,寂静得让人感到压抑。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百姓们躲在屋内。而城外,还有一支骑兵,竖起楚王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彰显着他们的强大和威严。

    直到此刻,整个城池被楚军严密地封锁着,仿佛一座坚固的堡垒,透露出一种无法撼动的力量。

    “末将楚狂生,护驾来迟,还望楚王恕罪!”

    声势洪亮的盖住了跪地的众人。

    刚刚还哭哭啼啼,堵在楚王门口的众人不由止住了声音。

    因为,他们被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吓到了。

    疑惑。

    扬州府怎么又来了大军??

    不解,不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势。

    暗道,不妙!

    起身,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恐惧和愤怒,厉声道:“楚王,你莫非是想要造反不成?这扬州城岂能是你楚王卫想进就能进的!”

    朱文宝听到这话,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露出不满之色。

    甚至朱文宝心中暗自感叹,总是有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攻击别人。他挺直了身子,毫不示弱地回应道:“你们这些人都有胆子堵了本王的楚王府门口,这又与造反又有何异?还有脸说本王想造反。”

    “你楚王残暴不仁,已引起民怨沸腾。”老者的声音中带着悲愤。“你更是仗着其权势,欺压百姓,强征暴敛,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初入扬州府,仅因扬州府官员迎接王驾慢了,便无故捉拿,更是将我扬州府官员送上囚车,押入京都,此等行为仅仅是你一人之私。”

    “楚王你可知你其所作所为,有违陛下仁政之旨,亦有损国家之形象。”

    “此外,老朽素闻楚王在治理封地时,手段残忍,对异见者轻则打压,重则迫害,致使封地上人心惶惶,敢怒不敢言。如此暴行,岂能不为人知?岂能不遭天谴?”

    “为江山社稷计,为百姓福祉计,老朽斗胆今日堵门,皆是为了大明之正义!”

    老者说的是声情并茂。

    刚刚被吓傻的人们纷纷附和,扯民意。

    “是啊,是啊,就是!我家大人犯了什么罪?不就是因为公务繁忙,迎接王驾慢了些时候嘛,你楚王倒好,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人压入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