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29章 对子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29章 对子

    “回父皇,儿臣在想前几年的对联都写得什么内容,好参考参考,到时候不至于丢人。”

    “参考?”

    “对呀,前几年的对联都是出自哥哥之手珠玉在前,儿臣若是写的不如前几年的对联,岂不是害的父皇蒙羞。儿臣怎么也要比太子写的强吧。”

    朱土安何许人也,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儿子潜在的意思。

    “你呀,人小鬼大,心眼子多。”

    往年这个时候宫里早都闹腾起来了,还轮得到几个翰林来写对联?

    太子他们早早的就安排妥当了。

    呀呵,没想到咱的小九也学会围魏救赵了。

    “李爱卿刚不是夸你了呢,既然如此,你做个对子,只要能入几位翰林的眼,你的要求咱就答应了。”

    这也是朱土安为朱文宝接台阶,毕竟刚才的话,朱文宝无意中可把翰林的人得罪了。

    同时,朱土安自认,要求已经放到很低了,只要几位翰林不是二愣子,谁会无缘无故的得罪一位皇子。

    几位翰林对视一眼,虽然不明白其中原由,但是皇上发话了,他们自然洗耳恭听。

    只有吏部尚书李尚书,小眼睛滴溜溜的转动,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父皇说话算话?”

    “自然一言九鼎。”

    “父皇,儿臣还真有一对,让各位大人品鉴品鉴。”

    脑袋一抬谁都不曳,小手一背谁都后退。

    只见朱文宝迎着朝阳,在地上前行几步,缓缓开口。“麟游凤舞中天瑞,月朗风和大地春!”

    康熙老爷子对不住了,咱朱文宝也不是有意借鉴你的,为了太子哥哥委屈你了。

    “好!此乃天作!”朱文宝话音刚落,李尚书拍着巴掌就大声应景。“九皇子这对子对仗工整,恢宏大气,仿若大明军临天下,臣不如也。”

    这里李尚书用的军,而非君。毕竟九皇子再得宠也是皇子,距离真龙始终差了一步。

    而他抢先应答也是为了提醒占伟他们,有点眼力劲,别不知死活,惹恼了皇上,大家的年都过不好。

    占伟等人也不是傻子,吏部尚书的话,他们还是能听懂。

    再说了,九皇子的对子确实比之他们的强。

    承认他人的优秀,这点心胸占伟还是有的。

    “哦?是嘛,还是听听占伟他们怎么说。”朱土安万万没想到宝宝又给了自己一次惊。“占伟,你作为朕的笔杆子,放心大胆的说。”

    “回皇上,九皇子所做确实佳作,而且这副对联寓意极佳,上联中提到的麒麟和凤凰都是瑞兽,只有盛世时期才会在人间显现;下联月朗风和更是寓意风调雨顺,天下太平。隐含大明鼎盛,乃天下共主的意思。”

    说着占伟向朱文宝由衷拜见。“臣不及也。”

    朱文宝连连推辞,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子,万一再让我来一首,我目前可想不出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说拍马屁,还得是文人,你看看咱都不知道康熙老爷的对联有这么多的寓意,这不生生的被人解读了出来。

    佩服!

    “好啦,都别夸他了,再夸他就要飞上天了。”

    你不让人夸,你自己但是把嘴角的笑容收起呀。

    “狗不理。”

    “奴才在。”

    “文亲王所做对子,找书法大家书写出来,然后挂到最显眼的位置。”

    “奴才明白。”

    “好啦,今儿时候不早了。”朱土安望望即将居中的太阳。“诸位臣工都辛苦了,几位翰林学士文采斐然,官加一品。”

    “臣等,谢皇上!”

    就拿占伟举例子,他是翰林院编修官正七品,如今官升一品从六品。

    自己还年轻,翰林又距离属陛很近,升五品,入金銮殿有望。

    “父皇我的呢?”朱文宝等不及了,自己piao了半天,可不是听你赏赐的。

    “小九有何直说,父皇说话算话。”

    李尚书很有眼力劲,带着翰林离去,目的达到了还留着做什么,九皇子明显有所求,自己等人在这方不方便另说。

    万一是什么辛密,自己听了不该听的,这年还过不过,非要把自己这几两肉搭进去,给大家助助兴?

    要知道大明历来了没有过年杀吏部尚书助兴一说,而且自己也不能开了先河。

    要开也是其他几部来开先河。

    “父皇下旨让老二老三老四他们都回来吧,眼瞅着过年了,他们一人在外多可怜啊,而且淑妃贤妃德妃几位姨娘,现在整日以泪洗面,好久没见过她们的笑容了。”

    “哼。”说到此,皇上朱土安还是有气,出了事了,都拍拍屁股走人了,要么怕惹事躲了出去,谁想过自己这个父亲。“腿想在他们身在,咋啦,朕是打断了他们的腿,还是绑住了他们腿。而且朕没说过不允许他们回来。”

    同时又为小九的心感到欣慰,都年底了,偌大的皇宫,除了宝宝还有谁敢向咱提过其他几位皇子。

    朱文宝明白了父皇的意思,直白的讲就是哪有老子向儿子道歉的,他们不怕折寿啊?

    “父皇,咱们不行把他们的院子都收回来,让他们去无可去。”

    “傻小子,你以为他们就一处产业啊,说不定人家巴不得不进宫呢,宫里规矩多多。”

    朱文宝想法很简单,我出不去,你们能回来几个都是好。只是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若是朱土安知道了朱文宝的心思不知道会不会哭。

    “父皇,咱们可以让太子去呀,他是大明国的储君,由他出面,老二他们不敢不给面子吧。”

    站在一旁的狗不理内心忍不住吐槽。

    你俩个够了啊。

    一个作为老子放不下架子。一个作为儿子呢拐弯抹角的想要救出太子。

    二人还很默契的说了一大堆,有必要吗,过年了一大家子聚聚怎么了?怎么就说不过去了?

    朱文宝和朱土安只顾着自说自的,完全没发现狗不理心思。

    拐弯抹角,抹角拐弯。

    朱文宝终于说服了父皇,朱土安也勉为其难的应承了自己一言九鼎的承诺,解除太子禁足令。

    小腿迈的飞快。

    朱土安见此,对着狗不理吩咐了一声。“安排人跟着点,别磕了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