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115章 后续2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115章 后续2

    可是如今。

    大黎王庭整整损失十位宗师。

    那不是九品,更不是烂大街的白菜。

    他们是各家各户的顶梁柱,也是大黎王庭的有生力量。

    “左天王,你告诉我!这就是他孤狼狗屁计划?隐瞒所有人也就罢了,连国主也不曾告诉。”

    国师冠无双指着左天王的鼻子喷道。

    “看吧!大明的报复来了!来得如此之快!!他孤狼这是要把大黎王庭往火坑里面推,你左天王还在为孤狼解释。”

    说着将剑魔故意留下的纸条,扔在左天王面前。

    国师冠无双越想越气愤,

    “国主,臣请召回孤狼终止计划,同时兵伐大明,一决雌雄。”

    只要能回来,他孤狼是圆是扁还不任由八大家族揉捏。

    冠无双,是当代冠家家主,年龄约在四十五左右,身高七尺,面白无须,貌伟而庄,眉宇间隐有霸气。

    好饮酒作诗,喜爱美人,是大黎王庭少有的美男子。

    而冠家,也是大黎王庭八大家族之一。

    素有中天冠家之称。

    其余七家分别为。

    东海龙家,南蛇良家,西莽武家,北雪寒家,锻造铁家,神武玄家,弑明财家!

    “哼!孤狼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左天王也不是吃素的,他内心更是愤怒。“还有,谁能证明那刺客是为了报复孤狼的计划。别忘了,大黎王庭与大明是仇敌,人家锦衣卫刺杀有什么问题!”

    “你!”国师气急。“你这是胡搅蛮缠。”

    “国师你这话,本天王就不爱听了。”左天王阴恻恻道。“当初,本天王以及孤狼多次奏请国主出兵大明,拖延大明发展速度,国师你可是极力反对的。”

    “本天王现在都还记得,国师当时可是极力劝说国主的。”

    “甚至还毫不客气的说道,国之大好战必亡!甚至还说大黎王庭不如大明。”

    “怎么,现在又要兵伐大明,冠家这是准备派遣宗师出力了?”

    左天王,眼神炯炯有神,似是要看破冠无双。

    然后,又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冷嘲热讽。

    “哦,本天王倒是忘了,你们冠家损失了两位宗师。”

    左天王继续挖苦道。

    “国师你还真对的起国师一职啊。”

    “你!!左天王!!!你……”

    “你什么你,不会说话,就闭嘴。”

    抛开事实不谈,左天王甚至觉得大明这次做得对,做得好,做的妙。

    死亡的十个宗师。

    分别是皇室一人,八大家族中七家各一人,唯独冠家是两人。

    用皇室一人换取了八大家族九人。

    怎么看怎么上算。

    没看到国主的眼角是向上的,而非向下。

    当然就事论事的话,大黎王庭这一波亏大了!

    宗师啊,多少年才出一个。

    大黎王庭如今一次损失十人。

    左天王也曾怀疑是不是锦衣卫所为,毕竟前段时间锦衣卫在大黎王庭可是损失惨重。

    不过内心直觉告诉他,不是锦衣卫所为。

    所留的纸条只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

    同时他还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孤狼,已经身死了!

    因为约定的时间,自己并未收到孤狼的消息。

    “左天王,孤狼未曾求过人,今日求你一事。”孤狼将自己一套衣服递给自己。“若是哪天消息中断,请将此物葬于我父母身侧。”

    “生前未曾尽孝,死了可不能不尽孝。”

    这也是他左天王为何猜测不是锦衣卫所为,也是他也会愤怒的原因。

    孤狼一心为国你国师竟然还想着背后整治!

    只是如此作风到底是谁呢?孤狼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还是计划失败了?

    左天王不得而知。

    他要等到下朝,联系远在大明的另一人。

    “好了不要吵了。”国主眼见国师与左天王吵得不可开交,知道自己该出场收尾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左天王嘴角上扬,不管如何孤狼一事,是被国主轻飘飘的揭过了,自己以后还有机会为其讨个封。

    左天王,内心又忍不住惋惜,孤狼这是何苦。

    而就在此时,国主雄厚的声音再次响起。

    “龙江镇,领兵三十万,兵发明!”

    ……

    几日后清晨。

    距离京都百里。

    “驾!”

    “驾驾!”

    “驾!”

    十几匹快马,飞速奔驰。

    “太子,歇歇吧。”

    左都御史詹徽脸色发白。

    哪怕七品的他,几日来昼夜不停的赶路,他这把老骨头也差点散了架。

    原来这一行人正是太子等人。

    “是啊太子,再有百里就到京都了,咱们还是歇一歇吧。”吏部尚书李飘摇也劝解道。

    太子朱恩奎沉着脸。

    “再坚持坚持。”

    啪,又是一鞭子抽在马身上。

    若不是考虑到詹徽和李飘摇,太子朱文奎早就命人带他飞回来了。

    紫禁城。

    此时也不安静。

    满朝文武,两极分化。

    凤阳县的事,终究是传到了朝廷。

    楚王朱文宝竟然残害凤阳县知县叶书,引发凤阳县百姓聚众。

    那德懋的死,是不是也跟楚王朱文宝有关系呢?

    有此想法的不在少数。

    “皇上,楚王胆大妄为,在凤阳县胡作非为,引发凤阳县百姓聚众造反,楚王此举根本就未把百姓放在心中。”

    “更是无故残害朝廷命官,臣请皇上治楚王之罪。”

    “臣等,请皇上治楚王之罪。”

    五皇子朱文扬,亦是出列。

    “父皇儿臣不认同,楚王自幼明事理,此事定是他人所为,还请父皇明查。”

    二皇子一听心里乐了。

    还以为你能憋出什么好屁。真没想到,你是先把事儿定了。

    事儿定了,那是不是楚王有用吗,和他能脱的了干系吗?一样不是牵连之罪。

    而且你的人说的可是造反。

    呵呵。

    不过想到小九儿来的密信。

    二皇子朱文志,出列。

    “父皇凤阳一事不管与楚王有没有关系,儿臣以为都与楚王脱不了联系。”

    二皇子的动作不止让皇上朱土安不明所以,就连二皇子阵容的人,也都不明所以。

    “不管是德懋身死被杀,知县叶书自杀,还是百姓聚众围攻楚王。”

    “他楚王已经犯法,大明素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臣请父皇罚楚王镇守边疆一年,给百官一个交代,给凤阳县百姓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