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 第233章 配享太庙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第233章 配享太庙

    大明。

    京都。

    紫禁城。

    那只遨游于天际的五爪金龙更加威武不凡了。

    而这短短几瞬间的变化,御书房内的众人无人而知。

    朱文宝回过神来只见老二正凯凯而谈。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

    “老瓜国或者说是大黎王庭既然已经下手,他必然是想拖延时间。甚至,大黎王庭希望看到的是越乱越好。”

    “儿臣前云南后,会快刀斩乱麻,先安抚大军,同时书信联系站在大明一方的国主,等大军安稳后再亲身前往。”

    五皇子朱文扬。

    “父皇,不可。”

    “二哥刚刚已经说了快刀斩乱麻,等他安抚军心后,那各国国主的心思更加摇摆不定,变数更大。”

    “父皇,还是让儿臣跟着一同前往吧,二哥负责安抚大军,儿臣直入各国。”

    皇上朱土安,还没说话,二皇子朱文志开口。

    “胡闹,你都知道变数大,谁又能肯定其他几个也会像木托国一样坚定的站在咱们大明,你亲自前往,岂不是深入泥潭。”

    “而且,木托国虽然表明了立场,但国内的变数也不是不存在,他们的世子可是一位软弱无助的主儿。”

    “好了。好了。”皇上朱土安摆了摆手。“心都是好心,但是事儿还是要办。”

    儿子离京,他心中也不舍。

    可这也是朱家的责任。

    随即,将目光看向了五皇子朱文扬。

    “扬儿。这里面的变数你可清楚?”

    扬儿?多么久远的称呼,五皇子朱文扬明白,这是父皇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父皇朱家就没怂人。”

    “好!”

    “好一句,朱家没有怂人。”

    “听旨吧。”

    所人有跪地。

    “封,曹列为龙虎将军(正二品),即刻前往云南,听候调遣。”

    “封,五皇子朱文扬为抚南使(无品级),协天子剑出使各国,一抚人心,二镇大明之威,禁军统领侯毅负责此行安全。”

    “封,二皇子朱文志为建威将军(从一品),暂领陇南卫一切事宜。

    “臣等,遵旨。”

    “扬儿,朕还是要多提醒你一句,军事还是以曹烈为主。”

    “父皇,儿臣明白。”

    皇上的布置,让所有人心中一惊。

    皇上这次是怒了,有了心火。

    曹烈封了龙虎将军正二品,但兵呢?有将无兵吗?何况,一个皇子还要听从曹烈的安排。

    五皇子虽然没有品级,但其王爵就已经很尊贵了,再加上天子剑。

    皇上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该斩的一个都不要留。

    最后就是二皇子朱文志,暂领陇南卫,也就是军权在手,可皇上却没有要求即刻上任。

    李逍遥深吸了一口气,皇上的心思依旧深如大海,不可揣摩。

    “李飘遥,童真。”

    “臣在。”

    “陇南卫胡思海,镇守边疆几十载,功劳显着,世间罕见。”

    “你二人负责胡思海的后事,定要办的风光。”

    “朕,给你们定一个基调,追谥为王,配享太庙。规格,礼节甚至是卷文,你二人下去琢磨琢磨,拿个章程。”

    李飘摇眼睛一转。看来以后大明再想封王,只能等死了以后了。

    “皇上,臣有一事,还需定夺。”

    “讲。”

    “胡思海的棺椁是在云南将军府,还是护送回京都?”

    既然皇上选择了追封王,那理应是回京都配享太庙。

    可是太子大婚在即,白事和喜事,这事儿还是说在前面比较好。

    免得以后落下痛脚让人抓住了把柄。

    太子朱文奎出言了。

    他不得不出言。

    以李飘遥和童真他们这种老狐狸,肯定不会在此事儿上出主意。

    与其让父皇为难,不如自己先主动出来。

    更何况,他胡思海值得。

    “父皇,胡思海将军为大明镇守南方几十载,理应回京都受封配享太庙,受世人供奉和敬仰。”

    “若是连棺椁都回不了京都,那岂不是寒了大明百姓的心。”

    皇上朱土安没有着急着开口。

    “好!太子有心了。”

    “李飘摇,胡思海棺椁一事你来负责。”

    “是。”

    皇上朱土安点了点头,事情正一件一件的被解决,随后将目光看向了一直充当鹌鹑的楚朱文宝。

    大事儿上不出言,接了京都府尹一职也不去上任。

    小九你最近有些飘了啊。

    “楚王,你还有没有建议?”

    朱文宝正沉浸在与系统的对话之中,猛然间听到父皇的声音。

    他被父皇点名了。

    “楚王,你有什么意见?”

    什么意见?我一个小小的楚王能有什么意见?现在的朱文宝,可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

    “儿臣并无意见。”

    ……

    离开了御书房。

    朱文宝去母亲上官静那儿坐了会儿。

    嗯。

    也只能坐会儿。

    然后就被母亲以皇子不得轻易踏足后宫为由赶了出来。

    至于桃桃和妖妖连面儿都没见上。

    “母亲,胡思海将军死了,父皇对其追封为王,以后想要成王可就难了。”

    “住嘴!一点规矩都没有。”上官静停下手中的针线。“不知道后宫不得涉政,怎么?你是嫌你母后过得太安生了?”

    “母亲,这事又不是秘密,过两天都知道了。”

    谁知道上官静根本不搭话,完全沉浸在针线活上。

    “母亲,老大还没结婚呢吧。”

    “就算老大结婚了,十月怀胎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啊。”

    “你现在就替老大忙忙碌碌的,你让老四还有我怎么想。”

    “母亲,不公平啊。”

    “闭嘴!请安就好好的请安。”上官静正在跟着老嬷嬷们学针线活,就听见朱文宝在耳边嗡嗡嗡的吵个不停。“不公平???你和老娘谈公平?奎儿是太子,有本事你也当太子。”

    “到时候,老娘把全大明的嬷嬷都给你请来,专门伺候你媳妇儿,你能做到吗?”

    “再说了,奎儿这是结婚,添人口,朱家要进新人,血脉要延续,你在这里呱啦的喊叫什么?你这做弟弟的不帮忙也就罢,还在这里捣乱。”

    “赶紧滚回你的楚王府去。”

    “本宫,现在看到你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