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 > 第803章 甄嬛传、结局(47)

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 第803章 甄嬛传、结局(47)

    她双手呈上一叠信件。

    “皇上,这是臣最近收集到的情报,还请您过目。还有这些,是目前江南那些儒家学派的人邮寄过来的己见。”

    胤禛神色平静地接过信件,开始一封一封仔细阅读起来。

    看完后,他将信件依次分给胤祥和胤禵。

    此时的大清,推行了一项新举措,在大清日报开设时事话题专栏,那些自恃有学问的读书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信件,邮寄到报社发表。

    胤禵还没看完手中的信,就忍不住一下子把信拍到桌子上。

    “四哥,这些腐儒一边享受着咱们推行新政带来的福利,一边又对新政指手画脚提意见。依我看,他们就是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吃的太饱没事干。对付他们,哪用得着费这么多口舌,把这些闹事的都抓出去砍了算了!省得浪费粮食!”

    胤祥伸手轻轻拍了拍十四弟的胳膊。

    “十四弟稍安。这些新政都触及士绅们的利益,当差纳粮交税放足、女子入学又违逆他们所谓的‘古制’,再者,全民办学分了他们垄断知识的羹,他们跳出来反对,本就在情理之中、但以四哥的手腕,这些人不足为奇。”

    叶澜依静静地站在一旁,心中对皇上发布的这些政令却极为赞同。

    在她看来,女子为何不能读书,为何不能像男子一样施展才华、为官从政?

    在这个以男人为天的世道、只有皇上能为女子带来拯救,让她们脱离苦海。

    皇上不仅救了自己的命,还给予她读书学武的机会,所以她不仅是为了报答皇上的恩情,更是真心希望能为天下女子鸣不平。

    想到这里,她当即拱手,坚定地说。

    “皇上,让臣去把他们处理了吧。”

    胤禛听后,不禁笑了起来,摆了摆手。

    这妮子还真是一言不合、就打打杀杀的。

    “澜依只会杀人是不行的。

    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既然他们有反对意见,还大肆抨击新政,很好办。让他们直接去西北种树好了。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他们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如何为民、为国做事,那就让他们去西北好好锻炼锻炼,体验一下真正贫苦的生活。”

    “皇上圣明!”众人齐声应和。

    朕就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这帮酸儒的迂腐行径指指点点。

    所有阻碍国家进步的旧思想,都必须给新政策让路,若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只能被时代所剔除。

    .......

    疆域版图

    到了雍正二十三年,六阿哥弘晟和七阿哥弘昀从皇家学院毕业,八阿哥弘炚也升入高中。

    随着皇子们逐渐成长,他们开始在国家事务中崭露头角。

    弘时负责半岛省和秦淮省矿石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弘历跟着二哥胤礽从事外交工作。

    弘昼跟着他十三叔管理内务府,把内务府的各项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三人如今都已能够独当一面。

    对于后来所生的四个儿子,胤禛一直将他们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其中,六阿哥弘晟是他最为看好的孩子。

    因为自幼便给弘晟灌输新思想,弘晟的想法与他的想法基本是如出一辙,两人在很多国家大事上都能达成高度共识。

    尤其是今年,在处理与毛熊国的边界问题时,胤禛派六阿哥弘晟和老十六一同去进行谈判。他们之所以有底气,正是因为背后有富强的国家作为支撑。

    经过谈判,最终通过这次条约,大清直接获得了贝加尔湖的掌管权,进一步扩大了国家的版图和影响力。

    七阿哥弘昀,对科学研究很有兴趣,成天泡在研究所里埋头钻研。

    没成想啊、他还真研究出了橡胶,这可是四大工业原料之一。

    橡胶的出现,对于大清的工业发展来说又进了一步。

    ........

    雍正二十八年,七十三岁的胤禛将皇位禅让给了六阿哥弘晟。

    弘晟即位后,改年号为“武平”。

    对于皇阿玛留下的大臣以及兄弟姐妹们,他都做出了合理妥善的安排。

    新帝继承先帝遗志,继续推进那些尚未完成的新政,大力开展国家基建开发,进行军事研究等等,致力于将大清王朝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此时的胤禛,已经成为太上皇,与他的后妃们在圆明园享受着惬意的退休生活。

    这日,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的凉亭里。

    胤禛躺在躺椅上,怀里抱着一只从南边弄来的土松犬。

    宫里养了八条狗子,有土松、土猎犬还有京巴,另外还有五只猫咪。

    之前忙于国事没空招猫逗狗,这回也有了富裕时间。

    胤禛兴致勃勃地给这些猫猫狗狗取了名字。

    榛子、希捷、桃花、梨子、喜宝、焦瑞、玫瑰……。

    他给每个媳妇都分配了一只,每天轮流到不同的住处,这样就能rua到不同的狗子和猫子。在弘晟的眼里看啊,他的皇阿玛虽然七十多但是身体还是身强力壮,就是头发白了些,但是不耽误他干活,这么早就退下来,有点可惜了。

    可是他每天像个老黄牛一样,吭哧吭哧的干活、又不敢指使皇阿玛退休返聘,只能看着他在圆明园和额娘、还有一堆小妈成天嬉笑玩乐招猫逗狗的。

    胤禛想着要不都说老六像他,他们都看不得人闲着的主。

    可皇阿玛毕竟是老子,他是儿子,哪能指使老子呢,只能自己老老实实努力干了。

    胤禛轻轻抚摸着身旁毛茸茸的狗子,手感格外好,揉搓起来甚是舒服,尤其是冬天,抱着它特别暖和。

    但此刻天气渐热,狗子紧贴着身子,让他出了一身汗。

    “下去吧,别贴着朕,一贴就是一身的汗。”

    他轻轻拍了拍狗子,狗子听话地跳了下去。

    不远处,宜修、年世兰、端妃齐月宾以及安陵容正在打马吊。

    岁月的沉淀让这帮老家伙褪去了年轻时的争强好胜,毕竟都已经是这般年纪,还有什么可争宠的呢,闲暇时打打牌倒也其乐融融。

    宫女们在一旁,手持扇子,轻轻将冰盆散发的凉气往主子们那边扇去。

    宜修打出一张牌。“二筒。”

    年世兰眼睛一亮,直接一推牌,兴奋地将二筒拿过来,大笑。

    “哈哈,胡了!拿银元,快拿银元。”

    胤禛看着正在打牌的媳妇们,笑着摇了摇头。

    想来自己一生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后宫的这些女子,没有一个遭遇意外死亡,都能在这太平盛世安享晚年。

    对了还有他的苏妃,给他和槿夕指了婚、两人到了年纪也出宫养老了,就住在紫禁城外他赏赐的一处宅子,两人还收养了很多遗孤。

    这时,小夏子手里端着几位公主一起制作的冰镇奶茶,快步走向胤禛。

    “主子,这是几位公主的孝心,奴才厚着脸皮过来讨赏了。”

    小夏子动作麻利地倒了一杯奶茶。

    胤禛接过喝了一口,眼睛微微一亮。嗯?有点蜜雪的意思喽。

    “不错,这几个丫头有孝心了。”

    在宫中,除了尚未出嫁的宁宣公主,兰馨公主,其他五个女儿,温宜、念初和悠华、慧敏都在京都附近嫁人,并未远嫁,还修建了公主府。

    在胤禛看来,和亲在他这里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和亲从来不是强国所为。

    在那些大臣眼中,似乎一个女子就能解决的事,何必动用千军万马。

    有能力的国家就应该将他国的女子娶过来,没本事的才会把自家女子送去和亲。

    如今的大清,早已无需用公主的幸福换取安宁。

    这几个丫头,每到天热的时候,便能得到恩典,每年夏天都可以来圆明园避暑。

    在这武平新朝的盛世中,胤禛在圆明园里悠然自得,享受着含饴弄孙、与后妃相伴的退休生活,见证着国家在新帝的治理下继续繁荣昌盛。

    “宜修,世兰啊,你们也过来尝尝,这几个丫头做的奶茶,朕喝着味道不错。”

    胤禛笑着招呼正在打牌的众人。

    几人放下手中的牌,走过来尝了尝,点头表示认可。

    “今天晚上朕去谁的寝宫好呢。”

    宜修一听,赶紧放下手里的杯子。

    “太上皇,臣妾身体欠安,今日不便侍寝,剪秋,咱们回宫。”说罢,便带着宫女匆匆离去。

    安陵容见状,急忙接过话茬,挽着齐月宾的胳膊。

    “姐姐,我研制出了一个凝肤乳,对皱纹有奇效。”

    齐月宾眼睛一亮。

    “那我可要试试,四爷,臣妾和陵容就先回去了。”说完,两人也领着人离开了亭子。

    此时,亭子里只剩下年世兰和胤禛。

    “世兰,你不会也要走吧。”

    恍惚之间,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见到风华万千的年世兰的时候。

    只见年世兰对着他勾了勾手指,动作轻盈地一下子勾住他的腰带,俯身向前,在他耳边低声说。

    “四郎,世兰不走,可是您还能.....”

    说完,眼睛还俏皮地往下瞟了瞟。

    四十多岁的年世兰依旧风韵犹存,成熟中又透着几分娇媚。

    胤禛心头一热,扭过头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笑着反问。

    “你说呢、世兰。”

    “那还请四郎怜惜臣妾。”

    胤禛不再言语,直接将人抱了起来,大步朝着寝殿走去。

    又是一年宫宴。

    如今儿孙满堂,本是喜事,可人孙子多了,难免聒噪。

    起身对着身边的人说。 “宜修、我和十三弟,十四弟出去转转,你们不用等我了。”

    此时,三位白发的老头并肩走在倚梅园,脚下踏着厚厚的积雪。

    胤祥伸手折了一枝梅花,放在鼻下轻轻闻了闻。

    “一晃弟弟都是古稀之年了,大清国强民富,四哥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老十四笑着将两个哥哥搂住。

    “四哥当初可是承诺了,咱们都要青史留名,我看啊,这事跑不了了。”

    “老十四,老十三,今日不要走了,咱们兄弟一起抵足而眠可好。”

    这次,他们没有推脱,齐声应下。

    “好!”

    兄弟三人的笑声在倚梅园的上空回荡,又回到了那年并肩奋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