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寒门宰辅 > 第90章 各展所长

寒门宰辅 第90章 各展所长

    杨业把那书一收,说:“没事,学不会也没关系,你还是去教孩子们经史典籍吧。”

    楚阿娇忽然在身后说:“这几本书,我边抄都边学完了,挺有意思的。我还想问杨先生,有没有下一本。”

    杨业惊讶回头:“你能看明白。”

    话说也是啊,楚阿娇抄了那么多本,从来没有跑来问过他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是意思。

    他还以为楚阿娇抄的时候压根没仔细研究。

    楚阿娇说:“是,刚才那个解方程算单个一次方未知数的时候没什么优势,多次多元未知数,列方程比较清楚。”

    杨业想了想:“那这样,今天起,你们两工作交换一下。正好。”

    楚阿娇对诗词的解释不能说不好,就是照本宣科,不够细腻,没有自己的感情。

    大概跟她大大咧咧的性格也有关系。

    齐清则相反。

    正好各采所长。

    齐清攥紧了袖子里的手:没想到我会落到这种境地。

    楚阿娇肯定不会换,好让我出丑。

    反正诗词,她肯定能应付。

    但是我连自己自己都搞不懂数学,别说教孩子了。

    楚阿娇却很爽快的答应了:“可以,没问题。”

    齐清有些尴尬和羞愧:她竟然肯帮我解围......

    杨业意味深长地对齐清说:“团队永远比单打独斗更强。要通力配合,互相帮助,才能把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都发挥出来。”

    齐清冰雪聪明如何会听不出来杨业这是在敲打她,要她不要耍小心思,要跟楚阿娇好好相处。

    忙对楚阿娇说:“谢谢殿下帮忙。”

    楚阿娇:“好说,大家都是为了帮杨先生。”

    这句话还真是恩威并施。

    意思是,我虽然为你解围,但不是看你的面子,而是因为杨先生。

    杨业看楚阿娇接受数学的能力那么强,试着跟她讲了讲化学和生物最浅显的知识。

    楚阿娇虽然不能一下就融会贯通,却也基本能接受。

    齐清为了找回场子,“热心”于学堂的管理工作。

    大到孩子吃饭睡觉,小到孩子们打架争吵。

    她都要管。

    她想着反正管自家那四个熊孩子也是管,不如一起。

    而且她这才算是帮杨业分忧解难,杨业看在眼里肯定会感动的。

    守勤和楚阿娇巴不得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杨业也觉得齐清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大家默默地如她所愿。

    ------

    这个年,齐莲儿可过得很不好。

    偌大的宫殿里冷冰冰的。

    以前杨业怕冻着她对取暖的银炭不限量,大殿里都是三四盆火炭一起点。

    这会儿为了省钱,只能点一盆碳。

    桌上摆着三菜一汤。

    她叫厨房弄十个菜,十全十美取个好意头。

    御厨说内库没给那么多钱,只能凑出这一碟笋干,一碟豆腐和一碟猪肉。

    还没吃完就凉了。

    一个人吃,就算是山珍海味也索然无味。

    往年有母后和妹妹,还有皇叔一家人回进宫过年,所以很热闹。

    今年却只有她一个人。

    真正的孤家寡人......

    朕现在能理解各朝君主为什么要纳那么多妃子,生一堆孩子了。

    不然这么大的宫殿,人不够多就会冷清,比那小门小户的单身汉还要凄凉。

    等明年赋税收上来,朕定要从民间选拔几个俊美贴心的少年郎来后宫陪朕。

    以前朕也跟杨业提过,被他一口拒绝了。

    朕追问他为什么不可以。

    他却只说了一句:“到时候他们侍候的可能就不是你一个女人了。你想想为什么内侍都是太监。”

    什么意思?

    难道他们还敢跟宫里其他女人私相授受?!!

    切,这都是借口!!

    他就是吃醋!!霸道!想要独占朕。

    又小气,怕朕乱赏赐,那些男人。

    如今他不在了,朕可以为所欲为。

    男人做皇帝的时候,可以后宫三千佳丽,女人为什么不可以。

    我不要三千那么多,三十,三百个总可以吧。

    嗯,说到底,就是要想办法多收赋税,充盈内库。

    不然说再多也是空话。

    李不任那里却热闹奢华无比。

    杜拉带着一堆酒肉朋友来李不任府上玩闹,从三十到初五夜夜笙歌,酒宴不断。

    花厅里香炉点着龙涎香,几个大赤金炉子里,燃着顶级的金丝碳。

    因为炭火太旺盛,大家都热得脱了大氅和厚皮毛外套,只穿了件单衣大声谈笑。

    大厅正中央,一群只穿着抹胸的胡女妖娆起舞,时而下腰,时而在宾客间穿梭劝酒。

    李不任看得高兴了,就抓起身边盘子里的一把碎银扔下去,然后看着舞女和宾客们争抢,哈哈大笑。

    桌上摆的都是熊掌鹿肉,鲍鱼鱼翅和许多豪门贵族都没见过的山珍海味。

    真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此处是繁花似锦的天堂,门外却是万户萧条的地府。

    漆黑的店铺外,褪色的破败灯笼上满是冰雪。

    沿街看过去,随处可见瘦骨嶙峋,被冻死在路边的人。

    救济处里的人比别处都要多。

    大家只要坐在这里,似乎都觉得更暖和,还有希望。

    毕竟还可以幻想一下杨业能回来在这里施粥。

    再往远处走,是面黄肌瘦的士兵,躲在城墙内门洞里取暖。

    城墙外的村庄里,十室九空,没有一点灯火。

    狼嚎合着刺骨的北风吹过狂野,仿佛孤魂野鬼的哭声。

    -----

    杨业耐心培育,全程亲自操作,花费了一个多月,终于提炼出来了黄豆大小的白色结晶。

    他如获至宝,装在玻璃试管里,密封好。

    孙大牛嗤之以鼻:“啧啧啧,搞了半天弄出来一撮盐。你早说嘛,我去南越给你拉一车。”

    杨业冷笑:“这东西能让你轻松成为华夏乃至世界首富。”

    孙大牛撇嘴。

    杨业也懒得再解释。

    正好院子里看门的那只大黄狗爪子受伤,肿的老大。

    杨业把刚制取得到的药给这只狗注射。

    狗的伤次日就消肿,没过几天就好了。

    也就是说,这个青霉素是有效,且无害的。

    他成功了!!

    他竟然真的做成了!!

    在一千年前做出了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