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万人嫌美人下乡,高冷军官后悔了 > 第874章 报纸和电视台同时投放广告

万人嫌美人下乡,高冷军官后悔了 第874章 报纸和电视台同时投放广告

    这话说的好不要脸!

    偏偏,又是当着这么多人面说的,姜政委在想,人家赵团长夫妻关系好,这不是没道理啊。

    就冲着他这众目睽睽之下,说出来的话,也真是活该他两口子感情好。

    而作为当事人的陈美娜,被大家看着,她脸反而有些红,实在是赵向锋,这话太过露骨了一些。

    那些来做客的亲朋好友,都开始打趣地笑。

    陈美娜受不了,往赵向锋身后躲了下,难得露出这种小女儿的姿态。

    这也让赵向锋越发喜欢了几分。

    周岁宴上,夫妻两口子,陈美娜抱着最轻的小老三,赵向锋抱着小老大和小老二。

    挨个给宾客们看了一圈。

    “这孩子养得真好,白白净净的,跟年画上的童子一样。”

    “真好看。”

    “是啊,问题是这么好看的孩子,他们家还有三个。”

    “赵团长,要说命好,还是你命好啊。”

    “事业有成,前途光明,娶了个好媳妇不说,连带着还有三个这么漂亮的儿子。”

    “你怕是老天爷的亲生儿子吧,怎么什么好事都被你遇到了?”

    面对众人的恭维,赵向锋笑了笑,他也觉得自己命挺好的。

    得此妻,此子。

    夫复何求。

    而陈美娜也恍不多让,也是现场女同志们的聚焦对象,“男人们都说赵团长命好,要我说,还是你美娜命好。”

    “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而且还有自己的事业,会搞钱,你说,我们为了生三孩子,要走三次鬼门关,你倒是好了。”

    “生三个就走一次鬼门关。”

    “你才是老天爷亲闺女。”

    得。

    这哪里是孩子们的周岁宴啊,这明明就是羡慕嫉妒宴,陈美娜和赵向锋从头到尾,不知道被羡慕多少次。

    反倒是上一辈的人,例如赵爷爷,苗银花,苗金山他们,倒是爱不释手的和孩子们一起玩。

    三个糯米团子。

    这会让三个长辈都挪不开手了,从头到尾都恨不得抱在怀里才好。

    旁边的人还问陈美娜,“你家孩子会走路了吗?”

    陈美娜摇头,“还没呢,只能扶着走,现在还不能单独走。”

    “男孩子走路晚,可能也就这两个月的事情。”

    不用抱孩子,面对大家的寒暄,陈美娜倒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瞧着不远处抱着孩子,眉飞色舞的母亲,她想,哪里来的隔辈亲,不过是母亲在爱年幼她的而已。

    不过,有了老人帮忙带孩子。

    陈美娜倒是乐得轻松自在,只能说,隔代亲,可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哪怕是周岁宴结束后,苗银花他们也没舍得离开,都还在这里逗着孩子玩。

    这让陈美娜也能放松不少,三个孩子刚满一岁,又是学走路的时候,最是调皮。

    累的三个老人都是直不起腰,但是却没一个人舍得放下孩子的。

    陈美娜在旁边看着好笑,喊了赵向锋过来接过孩子,“让我妈和舅舅他们去休息一会。”

    “不能在这样弄了,在这样下去,怕是明天都直不起腰了。”

    她和赵向锋算是强行,把孩子给要了过来,让老人们去休息。

    家里的孩子们周岁一过。

    筒子楼那边也慢慢步入正轨,地基都挖好了,开始建房子了,当初徐教授设计的是六层楼。

    一共八个单元,九百三十二户。

    房子一修建主体,便过的飞快,到了八零年五月份的时候,主体已经完工了。

    就差外面的墙体了。

    陈美娜连着大半年的时间,都在这边当监工了,驻队的大规模精简人员也开始了。

    从开始的二十五个人,到后面三十一个人,在到最后又送了十个人过来。

    陈美娜这边的建筑队,足足有快七十个人,基本上日夜赶工,在七月初,终于全部竣工交付。

    在交付这天,陈美娜还特意从崖州日报,那边找了一个摄影师过来。

    就是为了给博物馆宿舍楼做拍摄和宣传,为此,她还请了陈老,徐教授,陈国良,以及拆迁户里面的代表二大爷过来站台。

    在陈老觉得不用兴师动众的时候,陈美娜却又准了大红花,让他们每个人都握着大红花。

    对着摄像头拍了一张整齐的照片。

    为此,陈美娜还特意让张记者拍摄了一个片段,不算长,只有三十秒,但是却够了。

    这个宣传录像在张记者拍完之后,陈美娜也没闲着,立马陪着他去了崖州日报,那一组照片,则是被印刷在崖州日报的头版报纸上。

    至于那一则录像,陈美娜则是去了当地的电台,她其实有想过直接去省电台,或者是去央视投放广告的。

    但是到底是不算光明正大。

    因为博物馆宿舍楼产权到底是在公家的,陈美娜算是私人投资,严格算起来,这个筒子楼算是公私合营。

    所以,陈美娜也不好大张旗鼓,把广告投放的太大,便索性只针对崖州日报和海岛电视台,两个地方针对性投放广告。

    海岛电视台这边的广告费还挺贵,三十秒的广告,在黄金档播放,正常一天是五十块,但是陈美娜选择包月,包月是有优惠的,直接就是一千块一个月。

    陈美娜自然是选择了后者,说实话,对于这个广告,陈老是不赞同的,他觉得光崖州日报这个广告就够了,没必要在电视台投放广告了。

    实在是这个广告费太高了一些。

    就算是贷款过来了,也还是要还钱的啊,没必要这样糟蹋钱。

    但是对于陈老的建议,陈美娜选择听,但是不做,完全就是消极怠工。

    对于此,陈老也无能为力,只能和徐教授叹气,“这房子还没卖出去呢,美娜就在上面投资了这么多钱,到时候亏了怎么办?”

    本来就贷款贷了那么多。

    徐教授倒是看的开,“孩子有自己的考虑,你就别瞎操心了。”

    “我们不打断她的节奏。”

    话是如此,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陈老不吱声,只是在心里盘算,“也不知道美娜去电视台打广告,要打几个月。”

    “一个月一千,一年下来也要一万二了。”

    这真不是个小数目啊。

    谁啊。

    在广告上面投放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