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参政皇后 > 第215章 世人无不愿如此

参政皇后 第215章 世人无不愿如此

    “说来听听。”

    容赋看着她,眼中携着一丝欣赏。

    这个姑娘恣意坦荡,全然不似他见过的所有女子,便是阿宁,与她相比,都弱了几分。

    “我要一封和离书。”顾竹衣利落说道。

    容赋定定看她一瞬,没有拒绝,“好。姑娘要的和离书我会准备妥当。”

    “沧月楼欠殿下一个人情,往后我可以应四殿下一件事。”

    沈攸宁的目光一直都放在顾竹衣身上,她的观点总是那样与众不同。

    自己认为她是吃亏的那一个,但她却认为,这件事上四爷也是有所付出的,她从不在弱势一方。

    她可以接受四爷的帮助,但同时她也认可四爷的付出,并予以回报。

    在她的眼中,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沈攸宁垂眸,开始审视起自己,从前祖母告诉她,嫡庶有别,尊卑分明。

    庶出就是庶出,他们与嫡出最大的区别是出身,是教养,是因规矩礼法受限而产生的目光短浅,是因母族弱势而带来的卑弱。

    他们,大多生来就是后宅争夺的棋子,是与嫡出天然的对立。

    但顾竹衣的出现,却似乎在告诉她。

    不是这样的,不全是这样的。

    她豪放恣意,聪慧机敏,强大而又自由,与过往她见过的庶出都不一样。

    没有嫉妒与不甘,也没有自卑和阴暗,自信张扬的做她自己。

    顾竹衣见她一言不发,凑近她,“你在想什么?”

    沈攸宁莞尔一笑,“我在想,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庶出子女,活的这样自信,这样特别。”

    顾竹衣闻言也沉默了,这个世界处在落后的封建时代,等级森严的阶级礼法,三纲五常的道德约束,所有人都被禁锢在条框之内,无法挣脱。

    “沈攸宁。”她轻唤一声。

    顾竹衣少有这样正色而又柔和的模样,沈攸宁愕然又疑惑,“嗯?”

    “世人无不愿如此,但灵魂自由的前提,在于得见山海辽阔,世事炎凉而后明悟自身。”顾竹衣看着她,“可这世间多的是人困于书卷之间,囿于后宅琐事之中,为生计无法脱身无法自拔者。世间有几人能有这样的见识?”

    她站直身子,意味不明,“我不敢说见识广阔,但我曾行万里路,曾见千般景,曾遇百种人,自有另一番感悟。”

    顾竹衣低眸与她抬眸的视线汇聚。

    “就比如沈玉然,除了自身智慧不如你,更差的是金月大长公主的见地和教育,还有你奔赴边境见过两军厮杀、马革裹尸的眼界。”

    “任何阶级身份,都不是衡量人性的标准,你不能傲慢地用一个标准去看待所有人。”

    沈攸宁早已被她的境界所折服,她不敢说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却也从不曾想过会有人这样说她傲慢。

    但她知道,顾竹衣所言,是对的。

    若非祖母,她未必能长成今天这样。

    沈玉然与兄长一母同出,但两人行事性格却大不相同,是因为两人接受的教养不同,因此内心的准则也不同。

    她低眸沉思顾竹衣话中的深意,同时也更加好奇顾竹衣的经历。

    她曾说过,她是后者,是借尸还魂者。

    那她本来是谁?

    是顾家二姑娘还是别的什么人?

    容赋不知其中内情,听顾竹衣此番言论,只觉她庶女出身能走到今日,有此番作为和见地实在不易,神色难得正经,眼中尽是欣赏。

    许是气氛略有了些沉重,顾竹衣弯腰戳了戳沈攸宁的额头,眸光带着笑意,“听傻了?”

    沈攸宁回过神,神色认真,“受教了。”

    顾竹衣笑笑,又恢复了以往慵懒恣意的模样,坐在一旁。

    沈攸宁看向容赋,将三人间的话题重新拉回了请婚之事上,她提议道:“四爷,竹衣和你之间的婚事,宜早不宜迟,不如你此时入宫面见圣上?”

    “你四爷我早就做好了准备,不用我去,母妃那边会替我说明此事。”说罢,容赋看向顾竹衣,“不过,顾二姑娘得带我去见一见永昌伯,说服他为此事去入宫求见父皇。”

    顾竹衣点头,“可以。”

    容赋起身,“那走吧?”

    两人起身便要离开,容赋想起了早上朝堂发生的事,回头提醒她。

    “阿宁,今日早朝贺兰云柯请求父皇派人在燕朔境内寻找贺兰月牙,她不能继续待在沧月楼,至少在贺兰云柯不知情的情况下不能。”

    “你们放心去吧,此事交给我。”沈攸宁回应道。

    “好。”

    沈攸宁看着他二人并肩离开的背影,眼中爬上了浅浅的笑意。

    四爷桀骜,竹衣恣意,两人又都无意朝堂争斗。

    若非两人之间未生情愫,看上去倒的确像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

    两人离开了,沈攸宁也起身朝着贺兰月牙的住处而去,四爷交代的事也是件不容缓的事,她得处理妥当。

    到了贺兰月牙的院子,沈攸宁叩门,里面的侍女打开了门。

    自从上回沈攸宁和顾竹衣劝解过贺兰月牙之后,她的心结解开了一些,已经可以接受侍女与她同处一个屋檐下。

    沈攸宁进去,便见贺兰月牙一身粉衣坐在拒霜花树下,手中似乎在捣鼓什么,脸色比起上次见红润了许多。

    见她来,贺兰月牙看向她,“这是我做的香囊,给你。”

    她伸出手摊开,掌心中躺着一个精致小巧的三角香囊,香囊上的花纹针脚有些粗糙,看得出来制作它的人是个初学者。

    贺兰月牙左手指了指头顶的拒霜花树,“主要用的是拒霜花的花朵,淡淡的,很好闻的。”

    她眼中带着淡淡的笑容,似乎驱走了多日的阴霾,做回了她的小公主。

    沈攸宁从她手中取过香囊,放在鼻尖清嗅,同她说的一样,淡淡的香味萦绕在鼻尖,清香淡雅,夹杂着一丝很淡的的药材香。

    “嗯,很好闻,多谢公主。”

    贺兰月牙闻言唇角上扬,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她问道,“你今日是有什么事要与我说吗?是查到了什么吗?”

    沈攸宁点了点头,又顿了顿,“的确是有事要跟你说,但不是青玉山的事,那件事暂时还没有头绪。”

    “那你要跟我说什么?”贺兰月牙疑惑地问道。

    “你的兄长,锦祈的大殿下昨日到了京都,今日早朝面见圣上,要求圣上派人在燕朔境内寻你。”沈攸宁留心着她的表情,说道,“你得回去了。”

    贺兰月牙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瞬,而后低头有些犹豫地问她,“我不可以一直住在这里吗?”

    沈攸宁挑眉,“你很喜欢这里?”

    “嗯。”贺兰月牙回答她,“这里很安全,也不会有人打扰我。”

    “你可以住在这里,但首先得让你兄长知道你在这里。”沈攸宁声音放轻柔,多解释了两句,“你是锦祈的公主,若是让你兄长发现你一直被我们藏在这里,会追究沧月楼的责任。”

    “那好吧。”贺兰月牙有些不情愿地应了下来,“那我先回去跟王兄说好了再来这里。”

    “好。”

    沈攸宁准备起身离开,“我会派人护送公主回驿站。”

    贺兰月牙却抓住了她的衣袖,抬眸眼巴巴地看着她,“能不能……不要直接让人送我回去。”

    沈攸宁看着她死死抓住自己衣袖的手,大约猜到她在担忧什么,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

    “只要你不想让人知道,就不会有人知道,我们都不会多嘴。”

    贺兰月牙却没有因此放开她的手,反而抓得更紧了,“王兄一定会问起我去了哪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沈攸宁无奈地坐下,轻轻叹了口气,“你从前有没有特别想去的燕朔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