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参政皇后 > 第227章 我活着,我还活着!

参政皇后 第227章 我活着,我还活着!

    陈梅娘有些心急,她还是很担心公婆的安危,在她的眼里,太子不是好人,而那位安宁郡主是准太子妃。

    皇帝觉得有些奇怪,安宁因宝灵的案子在民间声名很好,照理来说她公婆能有安宁照看是极好的,可她却非常焦急,是打心底的那种心急。

    容礼见皇帝面带疑色,适时出声,“陈梅娘,把你的经历说出来,你的公婆暂时不会有事的。”

    陈梅娘下意识看了他一眼,还想反驳,她是真的很担心公婆的安全,可目光触及到昭义王略带冷光的眼神,安静了下来。

    “小妹的尸体找到后,民女随着丈夫去找知府,却不曾想那黑心知府装出一副好人模样,让人将我和丈夫带进去,装模作样的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不承认小妹是他们杀的。”陈梅娘眼神恨恨,“他说的情深意切,可怜我与夫君是个愚蠢的,真的信了小妹的死不是他们做的。”

    她的眼眶通红,“我们被他骗了,他是想稳住我们,将我们困在府里。当晚,我夫意外听到了知府跟府中贵人的对话,话中透露出那位贵人还需要更多的女子,让知府继续找。”

    “他最后还交代了一句,让知府不要把事情闹大,处理我好和夫君。”陈梅娘声音哽咽,“听到了这些,我夫忙带着我逃了出去,可知府府邸有护卫严密防守,我们自己走入了囚笼。”

    “我夫将我护在身下,而他却被乱刀砍的血肉模糊。”她抬手抚摸脸上那道疤,“我身上有两道疤,一道是脸上,一道在腿上,毁了容,瘸了腿。”

    容礼一直暗暗观察着皇帝的表情,见他没有露出上午在皇宫门外听到老夫妇故事时露出的动容,心底觉得有些不妙。

    皇帝问道,“你是被谁所救?你丈夫看到的所谓贵人又是谁?”

    他的问题一针见血,眼中含着探究之意。

    容礼心道,果然,父皇还是起疑了。

    “没有人救我,我丈夫死了,他们发现我还活着,将我从他身下拖了出来,在他尸体的面前……要将我凌辱至死!”陈梅娘咬牙切齿,“我不得不迎合他们,找机会拿到了他们的刀,捅向了心口。”

    “只是他们没想到,我活着,我还活着!”陈梅娘眼里蓄满了泪水,“即使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我也还活着!我要报仇!我要伸冤!抱着这样的念头,我养好了伤,一边想办法,一边偷偷照顾着公婆。我不敢露面,我怕会被他们发现,怕会连累我的公婆。”

    “既然你还活着,为什么不回去告诉你的公婆?”皇帝问。

    “民女想过的,当我养好了伤想要回去看看公婆,却发现家附近有着几个村民打扮的人,时不时的在周围走动,但是那些人我没有周边见过,我怕我回去会对公婆不利,所以不敢回去。”

    “你发现了什么?还是你看见了什么?”皇帝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若非如此,你何必躲躲藏藏?”

    “我看见了那位贵人的脸!”陈梅娘苦笑一声,“他一句话,就要了我和丈夫的两条命。”

    皇帝眸光微深,“是谁?”

    容礼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父皇,这是画师根据陈梅娘的陈述画出来的画像。”

    皇帝的目光落在容礼打开的那张画纸上,下一瞬,原本握在手中的奏折就拍了出去,打在了容礼的手腕上。

    容礼吃痛,手下意识松开。

    画纸掉落在地,那画纸上的人儿眉宇温润,一张轮廓端方正直,不是太子容臻又是谁?

    “陈氏,你可知这画上之人是何人!”

    陈梅娘点头,她重重地磕头,“民女知道,是太子殿下!”

    “呵。”皇帝冷笑一声,“你公婆与你夫君都是平头百姓,你是如何知晓太子长相的!攀诬太子,乃是重罪,你可明白!”

    “民女原本不知他是谁,是江州知府唤过他殿下!”陈梅娘抬头看向皇帝,目光坚定,“是王爷让我口述那人的长相,画师画完之后,王爷才告诉我画中之人是太子殿下!”

    她伸出三根手指竖在耳边,“民女可以发誓,若民女方才所言有半句虚言,便遭天地惩戒,天打雷劈,死不足惜!”

    她的神色坚定认真,煞有其事。

    皇帝心一沉,目光转移到容礼身上,“那么你呢,你也觉得是太子做的?”

    “不。”容礼摇了摇头,“只是陈梅娘一人的供词,不能认定便是太子,太片面了。”

    皇帝脸色这才好看一点,他膝下皇子众多,但在定储之后却迟迟没有封王,原本是为了能刺激容臻,希望他能在众多兄弟的压力下变得更好,让这些兄弟来做他的磨刀石。

    但他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兄弟相争的场面。

    只是,今日这老夫妻和陈梅娘的案子太过蹊跷,若是所有矛头都指向太子,太子的处境实在不妙。

    “那依你的意思,接下来朕该怎么做?”皇帝神色淡淡,语气平静。

    容礼却有些不敢开口了,但皇帝的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似乎他不开口,皇帝就不会开口接着问话。

    他斟酌着开口,“儿臣认为,不论这个案子与太子有没有关系,既然太子卷入其中,那么陈梅娘的公婆便不适合在留在安宁的郡主府,她毕竟是父皇您和太子定下来的太子妃。”

    “依儿臣看,不如便依照上午儿臣的提议,将人送去京兆府,既不偏颇,也能保障他们的安全,安陈梅娘的心。”

    “另外,陈梅娘也可以送到京兆府,暂住也好,关押也罢。等到前任江州知府押解进京,自然就可以让他们两方对峙,事情真相自然就会被揭露。”

    一直到这儿,皇帝都认为容礼所言是非常中肯的,若他此时的话有半点偏颇,那么今日这个陈梅娘的来历,就值得他去细想了。

    容臻是个什么样的性子,皇帝非常清楚,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这等戕害百姓的行径来,换了眼前的容礼跟容钰以及老八容瑄是有可能的,但容臻不会。

    这么多年来,容臻一直循规蹈矩,依照着他期望的帝王之道成长,身上也渐渐担起了皇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