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皇后 第229章 他要,她想办法不给就是了
热门推荐:
无限轮回:求生从石村号开始
重生七八,开局被漂亮女知青分手
我!二十四岁当国医,这很合理吧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一纸休书,疯批揣娃带娘家暴富
师娘赶下山:九个师姐绝色倾城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是的,一个不论是身形还是容貌都与太子殿下非常相似的假太子。”
沈攸宁神色懊恼,脸上带着一丝悔意,“我是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人的存在,于是便派了人跟上,看看他是否清楚自己的特殊,会不会借用太子殿下的身份行事,却不料打草惊蛇,自此后这个人便在燕朔境内消失地无影无踪。”
沈攸宁的话七分真,三分假,隐藏了他们发现这个人存在的时机,也没有过多的说出自己的猜测。
毕竟,话说到这里,即使他们两人不明说,皇帝自然也能猜到这位假太子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只是,皇帝并没有顺着他们的话发问,反而佯装听不明白两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你们并没有抓到此人,且也没有能证明此人存在的证据,便就这样无凭无据的来告诉朕?你们是觉得,朕平日里很闲吗?”
两人摇了摇头,异口同声,“我们并无此意,只是此事实在过于蹊跷。”
容臻适时噤声,让沈攸宁接着说完,“我们自然会继续追查此人,但臣女与殿下商量过后,仍觉得该将此事先上报给皇上,以免日后引出乱象。”
“别的倒也罢了,只怕对方不仅是要借用儿臣的身份便宜行事,更或许是想要替代儿臣,所以,儿臣认为此事一定要先行告知父皇,让父皇有所防备。”容臻接话道。
两人的神色严肃,俨然都是一副认真处理此事的模样。
皇帝冷哼一声,“既然此人已经没了踪影,你们又何须如此草木皆兵,实在荒唐。”
即使皇帝嘴上这样说着,但实际上皇帝却不受控地想到了方才陈梅娘口中提起过的,那个让江州知府处理掉她的太子。
陈梅娘信誓旦旦,口述画出的画像也与容臻非常相似。
但若容臻无辜,江州那个太子也是真正存在,那么安宁和容臻口中这个假太子就有着非常大的嫌疑。
不过现在有一个致命的难点。
依照他们二人所言,这个假太子在被两人发现之后,便消失地无影无踪。
没有这个人存在,容臻又该如何证明自己与陈梅娘的案子无关?
他信自己的儿子,可没有证据,百官不会信,百姓亦不会信。
真到了那一步,即便是他也保不住自己这个儿子。
沈攸宁微微抬眸,余光扫向皇帝,见他面露思索,知道他们这个决定起作用了。
这是她和容臻两人在来皇宫路上商量出来的办法,先行将假太子存在以及或许会借用太子身份行事的想法注入到皇帝的认知中,那么一旦出现了不符合容臻行事风格却又与他相关之事,皇帝就会想到那位假太子。
以往不曾在皇帝面前提过,是那时并不知晓皇帝对容臻的态度,也不清楚皇帝在未来的储君之位上的想法,有了皇后说出的有关于皇帝态度的那一席话,两人才敢把此事摆在明面上来说。
与其等着容礼和那个不知身份的幕后之人栽赃,不如他们先讲这个案子有可能发生的事坦白给皇帝,提前让皇帝偏向于他们,不至于过于被动。
此刻皇帝的神色便证明他们这么做,是对的!
沈攸宁垂眸回话,“近来发生了许多事,或许的确是我和太子殿下有些草木皆兵了。”
皇帝看她一眼,又怎会不明白这个丫头在想什么,“想来你们也没有别的事要同朕说,便退下吧。”
沈攸宁正要开口应下,转念又想到了刚刚在外面碰到的容礼和那个奇怪的女人。
她开口道,“皇上,臣女还有一事。”
“说。”
“方才臣女在外面见到了昭义王殿下,他同臣女说晚些时候会派人去郡主府接那对老夫妇,说是您已经同意了。”
“嗯。”皇帝淡淡应了一声,“是朕准的。”
沈攸宁也不纠结这个,她反问道,“若是这对老夫妇就愿意住在郡主府,不愿跟着昭义王殿下离开呢?”
“……”皇帝一脸疑惑地看着她,“怎么,那对老夫妇就这么喜欢你的郡主府,你便这么有把握他们不会离开?”
沈攸宁摇摇头,“臣女身边有个懂得医术的婢女,这是众所周知之事。只是很少有人知晓她出身舒闻谷,今日她为那位老妪把了脉,诊断可以治。”
皇帝恍然大悟,那张启瞧着就是个会心疼妻子的老人家,有了这样的诊断,自然不会愿意离开郡主府。
不过……
有那个陈梅娘在,那两位老人家也未必会留在郡主府。
“可朕金口玉言,既先应了昭义王的请求那么你的自然就应不了了。”
沈攸宁抬眸,“臣女不是要皇上答应,只是等昭义王殿下到了郡主府,总不能用强硬地手段将两位老人家绑走,毕竟皇上是当着百姓的面承诺了要查清此案,还两位老人家一个公道的。”
皇帝知道沈攸宁想要什么,他看了一眼还跪在一旁的容臻,缓缓把那句她想要的话吐了出来。
“谢皇上!”沈攸宁俯首磕头,“臣女告退。”
“儿臣告退。”
皇帝颔首,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他缓缓摇了摇头,这丫头机敏聪慧、果断大胆,倒是容臻为自己求来的一段好姻缘。
她恐怕是察觉到了什么,才会事先便让自己的婢女给了那对老夫妇一个必须留在郡主府的理由,儿媳既已复活,那么更偏向治好妻子也无可厚非。
就如皇帝所猜想的,沈攸宁的确是这么打算的。
她不知道昭义王身边那个女人是个什么来历,但极有可能是跟张启夫妇相关的人物,否则昭义王不会领着她见皇上,也不会出来的第一件事就告诉她皇帝同意了他带走那对夫妇。
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他要,她想办法不给就是了。
沈攸宁没有在宫中多停留,和容臻说了几句话就回了郡主府。
宋叔一直守在门口,见她回来,连忙上前说道,“郡主,在您回来之前不久,昭义王带着一个女人上门,说是要将老人家夫妇接走,岑嬷嬷正在周旋,借口您不在府中我们这些人做不了主。”
沈攸宁点头,“让那对夫妇过来了吗?”
沈攸宁神色懊恼,脸上带着一丝悔意,“我是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人的存在,于是便派了人跟上,看看他是否清楚自己的特殊,会不会借用太子殿下的身份行事,却不料打草惊蛇,自此后这个人便在燕朔境内消失地无影无踪。”
沈攸宁的话七分真,三分假,隐藏了他们发现这个人存在的时机,也没有过多的说出自己的猜测。
毕竟,话说到这里,即使他们两人不明说,皇帝自然也能猜到这位假太子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只是,皇帝并没有顺着他们的话发问,反而佯装听不明白两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你们并没有抓到此人,且也没有能证明此人存在的证据,便就这样无凭无据的来告诉朕?你们是觉得,朕平日里很闲吗?”
两人摇了摇头,异口同声,“我们并无此意,只是此事实在过于蹊跷。”
容臻适时噤声,让沈攸宁接着说完,“我们自然会继续追查此人,但臣女与殿下商量过后,仍觉得该将此事先上报给皇上,以免日后引出乱象。”
“别的倒也罢了,只怕对方不仅是要借用儿臣的身份便宜行事,更或许是想要替代儿臣,所以,儿臣认为此事一定要先行告知父皇,让父皇有所防备。”容臻接话道。
两人的神色严肃,俨然都是一副认真处理此事的模样。
皇帝冷哼一声,“既然此人已经没了踪影,你们又何须如此草木皆兵,实在荒唐。”
即使皇帝嘴上这样说着,但实际上皇帝却不受控地想到了方才陈梅娘口中提起过的,那个让江州知府处理掉她的太子。
陈梅娘信誓旦旦,口述画出的画像也与容臻非常相似。
但若容臻无辜,江州那个太子也是真正存在,那么安宁和容臻口中这个假太子就有着非常大的嫌疑。
不过现在有一个致命的难点。
依照他们二人所言,这个假太子在被两人发现之后,便消失地无影无踪。
没有这个人存在,容臻又该如何证明自己与陈梅娘的案子无关?
他信自己的儿子,可没有证据,百官不会信,百姓亦不会信。
真到了那一步,即便是他也保不住自己这个儿子。
沈攸宁微微抬眸,余光扫向皇帝,见他面露思索,知道他们这个决定起作用了。
这是她和容臻两人在来皇宫路上商量出来的办法,先行将假太子存在以及或许会借用太子身份行事的想法注入到皇帝的认知中,那么一旦出现了不符合容臻行事风格却又与他相关之事,皇帝就会想到那位假太子。
以往不曾在皇帝面前提过,是那时并不知晓皇帝对容臻的态度,也不清楚皇帝在未来的储君之位上的想法,有了皇后说出的有关于皇帝态度的那一席话,两人才敢把此事摆在明面上来说。
与其等着容礼和那个不知身份的幕后之人栽赃,不如他们先讲这个案子有可能发生的事坦白给皇帝,提前让皇帝偏向于他们,不至于过于被动。
此刻皇帝的神色便证明他们这么做,是对的!
沈攸宁垂眸回话,“近来发生了许多事,或许的确是我和太子殿下有些草木皆兵了。”
皇帝看她一眼,又怎会不明白这个丫头在想什么,“想来你们也没有别的事要同朕说,便退下吧。”
沈攸宁正要开口应下,转念又想到了刚刚在外面碰到的容礼和那个奇怪的女人。
她开口道,“皇上,臣女还有一事。”
“说。”
“方才臣女在外面见到了昭义王殿下,他同臣女说晚些时候会派人去郡主府接那对老夫妇,说是您已经同意了。”
“嗯。”皇帝淡淡应了一声,“是朕准的。”
沈攸宁也不纠结这个,她反问道,“若是这对老夫妇就愿意住在郡主府,不愿跟着昭义王殿下离开呢?”
“……”皇帝一脸疑惑地看着她,“怎么,那对老夫妇就这么喜欢你的郡主府,你便这么有把握他们不会离开?”
沈攸宁摇摇头,“臣女身边有个懂得医术的婢女,这是众所周知之事。只是很少有人知晓她出身舒闻谷,今日她为那位老妪把了脉,诊断可以治。”
皇帝恍然大悟,那张启瞧着就是个会心疼妻子的老人家,有了这样的诊断,自然不会愿意离开郡主府。
不过……
有那个陈梅娘在,那两位老人家也未必会留在郡主府。
“可朕金口玉言,既先应了昭义王的请求那么你的自然就应不了了。”
沈攸宁抬眸,“臣女不是要皇上答应,只是等昭义王殿下到了郡主府,总不能用强硬地手段将两位老人家绑走,毕竟皇上是当着百姓的面承诺了要查清此案,还两位老人家一个公道的。”
皇帝知道沈攸宁想要什么,他看了一眼还跪在一旁的容臻,缓缓把那句她想要的话吐了出来。
“谢皇上!”沈攸宁俯首磕头,“臣女告退。”
“儿臣告退。”
皇帝颔首,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他缓缓摇了摇头,这丫头机敏聪慧、果断大胆,倒是容臻为自己求来的一段好姻缘。
她恐怕是察觉到了什么,才会事先便让自己的婢女给了那对老夫妇一个必须留在郡主府的理由,儿媳既已复活,那么更偏向治好妻子也无可厚非。
就如皇帝所猜想的,沈攸宁的确是这么打算的。
她不知道昭义王身边那个女人是个什么来历,但极有可能是跟张启夫妇相关的人物,否则昭义王不会领着她见皇上,也不会出来的第一件事就告诉她皇帝同意了他带走那对夫妇。
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他要,她想办法不给就是了。
沈攸宁没有在宫中多停留,和容臻说了几句话就回了郡主府。
宋叔一直守在门口,见她回来,连忙上前说道,“郡主,在您回来之前不久,昭义王带着一个女人上门,说是要将老人家夫妇接走,岑嬷嬷正在周旋,借口您不在府中我们这些人做不了主。”
沈攸宁点头,“让那对夫妇过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