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基层交警到权力巅峰 > 第111章 周文

从基层交警到权力巅峰 第111章 周文

    这个问题还真着实让罗永浩想了一下,他沉默着,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其实......我有一点想法。”一个声音打破了尴尬,周文小声说。

    肖北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说说看。”

    周文却看了一眼罗永浩,罗永浩皱起眉头,“看我干啥?县长让你说你就说啊!”

    周文这才道:“小罗村的处境固然很艰难,问题也很多,”

    看似一团乱麻,其实只要细心分析就能发现,其实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外流的问题,要发展,要致富,首先得要有人,得有劳动力。”

    罗永浩没好气的说,“县长在这,这些废话就没必要说了,谁不知道要发展得有人?”

    周文不好意思的点点头,继续说,“而要想劳动力回流,家乡就得有工作,有致富手段,也就是说,要么村里有项目可以让他们赚到钱,要么就是有村集体项目。但是矛盾的问题就在这,没有人就没有项目没有投资。没有项目就没有人。”

    半天没说话的罗副主任笑了,“我说白了,我白说了。周文书记,你说这么多等于啥也没说。”

    肖北却道:“既然周文同志在这里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周文同志应该有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方案不敢当。”周文面容坚毅,“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

    周文清了清嗓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字迹,他正准备说话,却听罗永浩不耐烦道:“想法不成熟就不要说了,在县长面前丢什么人?”

    肖北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哦?看来罗永浩同志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了?”

    罗永浩傲然点头,“作为小罗村的父母官,我无时无刻不在惦记小罗村的发展问题,可以说是吃饭时想,走路时想,就连睡觉时也在想。”

    肖北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罗永浩说:“村东头有片荒坡,面积约 200 亩,土壤结构适合种经济作物。我查过县志,这里解放前就是酥梨之乡,宁零县盛产金顶谢花酥梨,很多乡镇都在搞这个产业,咱们可以申请农业补贴重新引种。”

    他抬头看向肖北,“但关键不在种植,种植只能让村民吃饱,不能完全彻底的脱贫。关键在于加工。整个宁零县种梨的很多,但是加工厂一个也没有。如果能建个小型果脯加工厂,既能消化本村农产品,又能让小罗村的村民有地方工作 ,摘果、分拣、包装,这些活儿老人妇女都能干。”

    江晨梦突然插话:“你们村里这么穷,建厂和买设备的钱去哪弄?”

    肖北笑着解释:“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上面每年都拨的有扶贫资金。”

    罗永浩的脸却很难看,他苦涩道:“别说建厂了,镇里每年拨的扶贫款连修村委会漏雨的屋顶都不够,还搞加工厂?”

    肖北没接这话。

    这个扶贫资金的事情很复杂,去年江北省级财政的专项扶贫发展资金1000 万元分配到玄商市各县区,同为贫困县,木兰县分了339万,而比木兰情况差的多的宁零县却只分到了40万。

    宁零县下辖14个乡镇,每个乡镇又平均下辖40个左右的行政村。

    可想而知就算平均分配,分到每个村里能有多少钱。

    更何况这个资金肯定不会平均分配,每层经手机关捋下来一层,恐怕到村里就几块钱了。

    但肖北此时却还是借机问了一个问题,“罗永浩同志,县委县政府前段时间明确要求,要求基层党政机关把每一笔资金流向,全都在村委会大门口贴上告示,公开每一笔资金去向,为什么我在来的时候没见到小罗村的告示呢?”

    罗永浩愣了一下,虽然通知他确实是接到了,但是对于上面的通知,尤其是没有好处没有油水的通知,他一律是视而不见的,爱谁谁,反正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检查了,路过的领导都不愿意下车。

    但他反应很快,“已经让村里会计在着手办了,但是时间太紧,这个月肯定来不及了,想的是从下个月开始。”

    肖北却不接他的话,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罗永浩的建议可以说跟全国百分之99的乡镇长甚至是县长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想搞种植,搞产业,搞加工厂。

    这个建议听起来非常合理,

    但是真正成功的有几个?

    这种项目,本身就是面子工程,建成以后还需要找销路、搞宣传、运营维护等等,非常非常麻烦,而镇领导和县领导,建成以后拍拍屁股走了,后续谁管你?

    只能是半死不活的运行着,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就像临县的草莓种植园一样,占地也是几百亩,建成的时候市领导都来剪彩了,到现在三年过去了,种植园成天大门紧闭,里面全是荒地。

    但是丝毫不影响当时促成此事的县长进步,人家现在都是副市长了。

    肖北可不想搞这种面子工程,他是想要切切实实帮老百姓脱贫致富的。

    他转向周文,“周文同志是驻村书记,专门负责脱贫的,说说你的想法吧!”

    周文急的脸都涨红了,听到肖北叫他说,激动的赶紧重新翻开笔记本,“我调研过周边几个村子,发现不止咱们村,其实咱们县大部分村庄都存在‘劳动力空心化’问题,但小罗村有个特殊优势 。”

    秘书包山不屑的撇了撇嘴,他早就看透了,你们谁说什么方案都没用,铺垫罢了。

    反正最后还得是县长肖北说出真正的方案,因为他觉得肖北既然已经提前详细调查了小罗村的情况,所以他既然选择来,那就说明他对小罗村脱贫攻坚的具体方案肯定已经早有腹稿,此时发问只是为了考察这个村主任罗永浩罢了。

    但他还真想错了,肖北真的没有任何方案和计划。

    原因很简单,他是县长,不是镇长,更不是村长。

    宁零县几百个村,几乎都是贫困村,他难道还能每个村子都亲自出一套方案吗?

    别说村了,就是这十几个镇,他也不可能每个镇都提出对应的方案。

    他是县长,是宁零县135万亩土地,53万人口的父母官。

    他站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应该是更宏观的,而不是指导某个村或者某个镇如何去脱贫。

    简单的说,他要做的是:

    让整个县城的所有乡镇,全都欣欣向荣,良性发展和运行。

    给百姓一个人人平等、法治、幸福的生活环境。

    给商人一个宽松、优渥的营商环境。

    给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一个良性、廉洁却高压的政治环境。

    这样,无论以后有没有自己,宁零县的百姓都能幸福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