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不是,我就当个妾,咋成皇后了? > 第685章 反向留学

不是,我就当个妾,咋成皇后了? 第685章 反向留学

    女子中举被人津津乐道了好久,别说直隶了,就是南边也都传遍了。

    之前京城女子学校成立的时候,南方对此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等到现在女子真的能中举,人家一看京城有专门的女子学校,那南边这不就吃亏了吗?

    尤其是世家大族,根本不缺有天分的女子。

    之前觉得读书没用,现在一看可以科举入仕,那都急了。

    你说啊,你跟人家都有一儿一女。

    但是人家儿女都科举入仕,你家只有儿子一个,那机会不就少一半了吗?

    所以还没等过年呢,江南那边就上了折子,也要成立女子学校。

    而且都不需要朝廷出钱,江南的几个富商捐款用来建江南女子学校。

    更别说还有各地的私塾,都开始开设女私塾或是接收女学子。

    前面林茗烟叫破喉咙,都没多少人响应的女子教育。

    只因为可以参加科举了,就风行起来。

    “人啊,真是现实,”林茗烟看着申请办女学的折子,无奈的摇摇头。

    四爷在边上偷笑:“有用的就是最好的宣传。”

    “就那水稻和小麦的高产种子,一开始推行的时候,遇到多少阻力啊。”

    “卫毅和李卫都没了办法,甚至有的百姓还疑神疑鬼的,怀疑咱们朝廷有什么阴谋。”

    “但是你看,他们自个儿种了一年,百姓看到的确高产,一个个都争着来讨种子了。”

    这是之前的事儿了,林茗烟还以为有了番薯的种植,高产的水稻和小麦种子推行应该很容易。

    可没想到,他们习惯了原来的稻种和麦种,根本不信任别人的种子。

    不管是商人还是朝廷,谁的种子他们都不买账。

    林茗烟道:“那是情有可原的,本身就那么点地,一家子所有的嚼用都在那些稻子和麦子身上的。”

    “真要是出点什么问题,别说根本就不敢找官府了。”

    “就算来找了,不也是打一顿丢出去吗?他们害怕也是正常现象。”

    古代民怕官是天然的,跟现代的情况没法比。

    “这倒也是,好在现在好了,”四爷摇摇头:“他们白给不要,后来拿钱来买,还要限名额,这倒是全都种上了。”

    “不管过程怎么样,现在结果是好的就行啊,”林茗烟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的大清,跟她刚来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衣食住行中,有三样都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住嘛,她也已经在推行干净的厕所和淋浴间了。

    毕竟水泥这东西,在这时候还真的能研制出来,就是有点废功夫。

    更别说瓷砖了,那可不是咱老祖宗的老本行?

    就是换个造型烤烤罢了,那审美比现代不知道好几条街。

    九州清晏就已经建了浴室和厕所了,林茗烟总算是能享受到了。

    日后史学家看到后,在国际上估计又能吹出好几本书。

    林茗烟一联想到这样的场景,就差点笑出声儿。

    四爷看她不知道想到什么,笑的跟偷了腥的猫似的,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蛋。

    感受着指腹柔软的触感,他忍不住感叹:虽然年纪上来了,可是茶茶却一点不见老。

    “想什么呢?嗯?”四爷忍不住问。

    林茗烟回过神来,又笑了:“前阵子收到胡荣的信件,说是去西方游学的人,这就学成归来了。”

    “半个月前已经在广州港登陆,想来要不了几天就能到京城了。”

    胡荣等人是四爷登基后,派出的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虽然知道此时的西方还没那么先进,可是林茗烟也忍不住期待能带回来点什么。

    很快,林茗烟就知道带回来了什么了。

    带回来了一批西方留学生!

    嗯???

    林茗烟和四爷对视一眼,都盯着跪在下头的胡荣。

    “胡爱卿,叫你去西方学习,你怎么还把人带到大清来了?”林茗烟扶额。

    不是,咱是去偷学别人的长处的,不是去撒播爱与温暖的。

    胡荣有些激动道:“万岁爷,皇后娘娘,您是不知道啊!”

    “西洋人虽然有一些比较好的技术,下官也安排人学习了。”

    “但是那跟咱们大清比起来,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尚未开化的野蛮地方啊!”

    “这些人,可怜见的,生病了就放血,那赤脚大夫在人脑袋上打洞来治病啊。”

    “您说,这不是瞎胡闹吗?”

    “咱们船队带着大夫的,这医者仁心哪里看得下去这样的人间惨状。”

    “这不,就好心救了一些病人。”

    “谁知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西洋人见到我们就跪下划十字,非说咱是什么神啊。”

    “这时间一长......”

    胡荣跪在下头,越说越激动,袖口的西洋怀表随着手势晃出细碎金光。

    “那些红毛洋人,见咱们大夫用艾灸治好了痛风的老妇,竟把银针供在教堂里!”

    “还有人喝了小柴胡汤,说原来感冒可以这么简单的治......”

    等他洋洋洒洒的说完,林茗烟把手里的折子一放道:“所以,你就带了三百个留学生回来?”

    好家伙,这回大清成培训基地了。

    “回娘娘的话!” 胡荣一拍大腿,“是他们听说大清的美好,哭着喊着要‘归化天朝’!”

    “这想学医的,那不得能识字啊,可不就要学四书五经?”

    “那想学烧瓷、纺织、刺绣的,也要会大清话不是?”

    “我一想那我们这么点人哪里教的过来,这不就带回来了嘛!”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人......”那得花多少钱啊?

    一个两个也就招待了,三百人啊,户部和四爷都要心痛死!

    胡荣明白了这茬,赶紧道:“都是交了船费和学费的,哪能让他们白来呢?”

    “再说了,到了咱大清,想学什么也得自个儿出钱呢~~~”

    哦,花钱的啊!

    林茗烟话锋一转:“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来都来了,咱们也要拿出大朝风范来,万岁爷您说呢?”

    万岁爷见识到了她的“变脸”本领,差点没忍住笑:“皇后说的是,让鸿胪寺好生招待,先让大家都学会大清话,能顺畅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