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冲喜后:不傻了,谁惹我,揍谁! > 第745章 每一次都挺过来了

冲喜后:不傻了,谁惹我,揍谁! 第745章 每一次都挺过来了

    读到博士?

    二壮是知道,小姑姑就是读到博士才毕业的。

    “要读这么多年?”

    “哪你想要成为有一点医术的医生,还是想要成为医院的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

    “二壮,努力吧!”

    二壮点点头,去看书了。

    “小壮,你过来.....”

    “小姑姑....”

    “小壮,你以后想要成为做什么?”

    做什么?

    “我想要让 粮食增产。”

    什么?

    这是赵云舒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很好,以后考农业大学,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开始了解家里这些菜,粮食如何种植的,可以写属于它们的观察日志。”

    赵云舒没有打消小壮想要让粮食增产的想法,以后考农大的想法。

    “小姑姑我会坚持的。”

    “好。”

    至于自家两个小的,随便他们以后做什么,反正有他们当父母的托底。

    “今年你过生日,只能在老家过了。”

    “没事,有你在身边,在哪里过都无所谓的。”

    小两口是同年的,如今都不到三十岁。

    赵云舒可不能就这样简单给霍邵北过生日。

    专门开车去城里找会做蛋糕的店做了一个蛋糕。

    至于家里,鸡鸭鱼都有,甚至还有肉,排骨这些。

    “姐姐.....”

    赵云舒看向一个半大小子喊她姐姐,半天没有认出对方来。

    “姐姐,我姓姜,你和哥哥提了野鸡和野兔去我家。”

    听对方这样说,顿时让赵云舒恍然大悟起来。

    那个玉佩和金戒指。

    “你太爷爷可好?”

    “我太爷爷身体很好,这些年我和妹妹靠着组织上发放的费用过得很好。”

    “谢谢姐姐。”

    “说什么谢谢,当初我们可是以物换物的。”

    回来之后,把蛋糕往桌上一放,赵云舒就去找霍邵北说了这事。

    “ 过得好就好。”

    一家那么多烈士,老的老小的小,却过得那么惨。

    “是呀,过得好就好。”

    哪怕国家只帮忙养他们到成年,那也很好,等考上大学,就能有一份工作。

    那姜老爷子还能挺到那个时候吗?

    小姜回去也跟姜老爷子说了这事。

    “挺好的,当初你太爷我就看出来,那个小丫头以后成就不简单,清大的老师,还买了车。”

    这些年,为了曾孙子和曾孙女,姜老爷子每一次都挺过来了。

    怕自己一旦倒下,那些隔房的亲戚,就会凑上来,分刮家里的一切。

    “你们兄妹两个好好读书,争取都考上大学,你太爷我就算瞑目了,下去见你们爸爸爷爷他们,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太爷,我和妹妹会努力考上大学的。”

    “好。”

    霍邵北今天过生日。

    家里很是热闹。

    人多,安排了两桌。

    “该说什么?”

    “祝姑父生日快乐,万事如意。”

    “祝爸爸生日卡快乐,事事顺心。”

    “好。”

    分着吃蛋糕,如今天热,不能久放。

    “好甜.....”

    午饭后,吃着西瓜商量着,稻谷的收割。

    “大哥,明天能不能收割,开着收割机,不用一天就全部收割完了。”

    “能收了。”

    隔天,全员忙活起来了。

    赵母和赵奶奶在家,在院子里铺好编制好的晾晒席子。

    而赵云舒他们戴着草帽,已经在田地里面忙活起来。

    至于几个小的,捡麦穗,二壮他们还跟着赵爷爷扎稻草,一个一个的扎好,放在田地里晾晒,这样晒两天,就挑回家。

    一天的时间,就全部收割回来了。

    院子里外面和院子里,都晾晒了稻谷。

    不少村里人看着这一幕。

    这收割机,可以借用,但是柴油需要自己去加。

    有的人愿意去借,这样快多了。

    有的人舍不得柴油钱。

    隔天,赵建平带着两个儿子,去挑稻草和给田里放水,犁田。

    忙的脚不沾地的。

    “小学这边主体过几天就能完成了。”

    因为开学就要用,请了不少砖瓦工和小工。

    “那还是挺快的。”

    “村里不少人都去当小工了,不过马上秋收了,怕不少人都回家秋收了。”

    赵云舒如今还没有走,也有这个原因。

    不过如今小学主体都要完成了,之后刮大白也快了。

    “黑板墙按上没有?”

    “材料买回来了,还没有安装上,你不是说教室里面要刮大白。”

    “风扇呢?”

    “吊扇,京市那边邮寄过来了,应该这两天就要到了,老师办公室和教室里面都安装上,还有厨房和食堂那边也安装,还有升国旗台。”

    这些都有的。

    还有围墙,最上面安了玻璃碎片,预防有一些小偷进入学校偷东西。

    这是预防小人。

    “老师那边,可有老师来教书?”

    “有,但是不少老师都嫌弃工资低。”

    赵云舒一挥手,“走,去找村长叔说这事,老师嫌弃工资低,我这边可以帮补一部分,再穷都不能穷教育。”

    捐钱盖小学,这是一次性的。

    给老师补贴,可不是一次性的,每个月都要补贴的。

    “姐.....”

    “这一点钱是小事,我也是青石大队出去的,也希望大队读书人多。”

    赵云峰还能说什么?

    根本就阻止不他姐的。

    而且这一点钱,对他姐来说,好像也不是很多。

    去找赵村长一说这事,人家就立即同意了。

    “妮妮,我代替大队的孩子们谢谢你。”

    今年又有老师不愿意继续留在他们村小学教书了。

    这福利待遇上去了。

    一定能留住一些老师。

    赵村长赶紧去找小学校长说了这事。

    选老师这事,还是要看他的。

    “妮妮真的同意?”

    这校长也是本大队的,别看他年纪不小了,但是辈分不高。

    都说幺房出老辈子。

    这校长喊赵云舒小妹的。

    “同意了,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到时候在捐一些课外书。”

    “我明天就去县教育局说这事,如今这工资福利待遇不错,说不定还能招来大学生也说不定的。”

    “这可以,如果不是我们本公社的,学校有宿舍,我们大队还可以划分有一块地给他种菜。”

    “这行。”

    这事定下来,赵云舒就要准备回京市了。

    收到电风扇包裹,这包裹不小,还是开拖拉机去拉的,直接送到了大队部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