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538章 海贸正式启动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538章 海贸正式启动

    君臣二人交谈了一个时辰。

    甄权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同时。

    向宇文衍请教了诸多事情。

    皇帝看似随意的一句提点,就让他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这让他心中暗自发誓。

    一定尽忠尽责,让陛下描绘的太医署蓝图成为现实。

    皇后有喜。

    宇文衍心情大好。

    给太医署赏赐了大量的财物。

    另外。

    还从内库支取二十万贯,用于太医署的研发,教学所用。

    甄权整个人陷入幸福的旋涡。

    有点爽,又有点晕。

    内心呐喊:

    何其幸甚,让我遇上这么好的皇帝!

    ……

    九月。

    西北季风起。

    登州,扬州,泉州,广州四地。

    港口。

    帆影重重,人山人海。

    在商业司的主持下。

    以华夏商行为首的一众商船,即将开启官方层面的海上贸易之旅。

    扬州港下水的四艘小型宝船,调拨了两艘给九洲商行。

    每艘宝船都配备了近百条海船,组成一支船队。

    十支船队,八支归属国有华夏商行。

    至于那些世家贵族,民间商贾。

    暂时也只能看着小型宝船流口水。

    目前来讲,这是国之重器,他们是没办法染指的。

    只能用民间所能打造出的最大海船,用于出海贸易之用。

    扬州港。

    总管尉迟顺,刺史司马消难,商业司郎中苏威齐聚码头。

    为首次官方远洋贸易送行。

    场面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每支船队都有一个统领,总领一切事务。

    统领也是小型宝船的船长。

    船队其他船只的船长皆听命于他。

    每条海船上,都配备了浮水罗盘和牵星板。

    有数名熟悉过洋牵星术的船员负责定位导航。

    他们都是天文地理馆的成员。

    技能过硬,有过数次远洋航行经验。

    船员也有至少三分之一是经验丰富的水手。

    这些都是前面九艘小型宝船,每年进行试航培养出来的人才。

    如今的海图。

    比起徐辉和刘焯首次试航时,已经更加完善。

    所有航线和沿途情况的详细程度,数倍于前。

    而且,还在不断地完善。

    登州港周罗睺。

    泉州港于仲文,鲁广达。

    广州港来护儿,冯盎。

    几位地方要员,全都前往各自所在港口,为船队送行。

    他们组建的海军也安排部分上船了。

    借此机会进行实际出海训练。

    同时,也是船队的安保力量。

    以后,这三个地方的海军会有专属于自己的船队。

    专为军事航行打造的海上舰队。

    “尉迟将军,国丈大人,陛下真是大手笔啊……”

    船队扬帆起航,有序出港。

    看着眼前壮观的场面。

    苏葳不禁对身旁的尉迟顺和司马消难感叹道。

    “六年前,首艘宝船下水,船队出海试航。”

    “当初,在下心中的震撼和无畏你现在如出一辙。”

    “陛下高瞻远瞩,或许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到今天之事了……”

    尉迟顺也是满脸崇敬。

    小型宝船可以说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打造出来,并一点一点发展壮大起来的。

    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撤州设道后。

    扬州港船坞事务这才转交给刺史司马消难。

    “陛下天纵之姿,所做皆非常人之事,吾亦敬服不已!”

    司马消难出任刺史,接手江北道一应政务。

    对这几年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再清楚不过了。

    特别是扬州船坞取得成就,让其也是甚感荣焉!

    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提升。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

    扬州造船坞就可尝试打造宇文衍所述的大宝船了。

    作为当朝国丈。

    他也曾幻想着登堂入室,进入朝廷中枢。

    可是,皇帝并没有如他所愿。

    本来想让女儿对宇文衍吹吹枕边风。

    得到的却是皇帝严厉的斥责。

    声称若是连一任地方父母官都做不好,就让其回乡养老去。

    司马消难吓得冷汗直流,再也不敢提及。

    随后。

    朝廷精减行政区划,合并郡县,撤州设道。

    他被皇帝钦点为江北道刺史一职。

    虽然还是没能进入中枢。

    但是。

    当下的一道刺史,比起以前的一州总管来。

    不论地盘,还是权力、地位,都是不可同日而语。

    几年下来。

    心态完全放平和了。

    在刺史任上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皇帝的肯定。

    “将军,国丈,此间事了,在下也要回京了!”

    送别船队离港出海。

    苏威和尉迟顺,司马消难闲聊一番后,拱手告别。

    “无畏辛苦,一路平安!”

    “代我等问陛下好。”

    苏威本次离京,把登州,泉州,广州,扬州都考察了一遍。

    在四处港口设立商业司驻点,建海关收取进出口关税。

    至此。

    大周朝廷推行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启动。

    一北一南,一陆一海。

    两条对外贸易通道,将为中原王朝源源不断地赚取财富。

    同时,活跃大周商贸活动,促进手工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带动科技进步,提升生产力。

    如此一来。

    大周社会就能出现良性的发展进程。

    为宇文衍开疆拓土,传扬华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

    上善殿。

    宇文衍悠闲地斜躺在太师椅上,双脚交叉横放御案一角。

    梅梅抚琴。

    兰兰,竹竹伴舞。

    菊菊端着一盘新鲜的黄杏伫立身旁,不时喂上一颗。

    三省六部大佬不在场的情况下。

    他都是本着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原则,随心所欲,轻松自在。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

    不过,北方的秋收时节不像以往那样忙碌了。

    在冬小麦试种成功后。

    北方自耕农将自家的土地至少一半改种了冬小麦。

    在四五月收获后,再种上一茬豆类。

    大豆一直以来都是华夏相当重要的作物之一。

    对于贫困农家来说,嫩绿的豆叶可是日常饭菜的常客。

    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能采集部分嫩叶作为食物所用,倍受百姓喜爱。

    宇文衍翻阅着各郡县上报有关秋收的奏章,心情甚是不错。

    自从他强势亲政,推行开荒垦田,减免赋税的休养生息策令后。

    除了天元七年夏发生了一次洪涝灾害。

    其他年份都是风调雨顺的丰年。

    而且。

    那次自然灾害也在朝廷的积极应对下,将影响降到了最低。

    并没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