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 第815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第815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

    尽管米国总统访华的消息,还没有上报纸,可惜这么大的事情基本上也瞒不住。

    几天后《中米联合公报》签署完毕。这标志着,两国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随后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李成林拿着报纸神情低落的走进了陈长安的办公室。

    “ 厂长,咱们真的要跟米国建交了?二十年前咱们还是敌人呢,二十年后建交了。

    还真是应了您说的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年咱们和北方老大哥的关系多好啊。结果呢,说不行就不行了,这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而咱们和米国当初打的死去活来,国家这才多少年,就要建交了。

    还有那小日子,当初给咱们带来了多少伤害啊,一转眼就这么原谅他们了?”

    “那不然呢?你想怎么样?带着部队去打小日子?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咱们最多就是不要忘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并且引以为戒,不再让同样的历史重演,时刻警惕着。

    也许以后咱们国家强大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打回去。

    但是只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中也是不行的,咱们国家可还有那么多生活在生深火热中的普通百姓们。

    现在最重要单位事情,就是发展经济,先让百姓们的生活好起来。

    而于这些国家建交也能帮助咱们快速的强大起来。

    别看咱们现在好像跟米国关系多好,刚刚签署《联合公报》里也承认一个中国。

    可实际上再过上几十年,又会风水轮流转,咱们又会和北方大国走的进,和米国交恶。

    这就是我说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啊,这不是两面派吗?今天你和我好,明天我又和你打生打死的。

    来来回回这样子,怎么跟小孩子胡闹一样呢?

    我还以为以后就会和小日子和米国一直这样好下去了。原来还有机会干他们?”

    “当然,米国想要称霸世界,目前来看最大的对手,就是北方大国。

    这个时候米国肯定是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来对付北方大国。

    他们双方肯定会有一段针锋相对的时期,而最后也必定会有一个胜利者。

    而我觉得大概率能笑到最后的人就是米国人。

    北方大国一旦倒下,米国就真的可以称霸世界了。

    而放眼全世界,往后几十年能迅速发展的国家只有咱们了。

    当咱们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米国绝对会把咱们当成威胁,对咱们拼命的打压。

    把应在北方大国身上的手段肯定会来一个遍。

    到时候就会变成咱们联合衰败的北方大国,一起对抗来自米国的威胁。”

    李成林听着陈长安的讲述,随后感叹了一句。

    “哎,真想活到你说的那个时期,上战场再干米国人一次。

    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可不是好惹的,让他们以后见到中国人,就胆寒,害怕,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咱们。

    可惜我恐怕是活不到那个年纪了,厂长您这么年轻大概率还能见到。

    到时候您可要带着特战队,替我们这些人多杀几个米国鬼子。”

    听了李成林的话,陈长安也是叹了一口气。

    等到五十年后,他都八十多了,不说能不能上战场了,能活到那个时候,就算不错了。

    “我也没机会了,往后啊,还要是看咱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了。

    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富足了。到时候天上漫天的飞机。海上到处都是咱们的舰船,就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而这一切都需要钱啊,不然我干嘛费力不讨好的,还要主动拦下家电的生产。

    好好做我的汽车厂厂长,每天喝茶看报多好。”

    “厂长,我明白。我不懂技术,但是我知道国家不能缺少像您这样的领导。

    这辈子只要我李成林还能动弹,我就会一直在您身边,保护您的安全。”

    看着李成林一脸的严肃,陈长安笑了笑说道。

    “行了,咱们两个大男人,在这里互相感动给谁看啊?

    有这功夫你还不如多去想想,怎么把特战队的水平提高一下。

    至少目前来看,咱们这也算是全国第一份,搞好了还是能流传后世的。

    说不定哪天真打起来,就是靠着特战队改变了战场形势。

    这可比咱们两个人在这互相感动,要有意义的多。”

    李成林闻言,起身就走。他觉得陈长安说得对,再过几十年他人还在不在不知道。

    但是他们这些人研究出来的特种作战方法,肯定是会一代代流传下去的。

    下午,陈长安就接到了聂大爷的电话。

    “你要的注塑机已经谈好了,过段时间就能起运了。

    不过彩色电视机生产线这个问题,有些麻烦,还需要去考察之后,才能确定下来。”

    陈长安对于彩色电视机生产线这个事情,需要考察能够理解。

    毕竟目前能够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国家不少,不一定非要选择米国。

    注塑机到手了,陈长安的电饭煲的生产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另外关于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考察团,上级领导的意思是最好保持在12人以内。

    这个建议是你提出来的,所以考察团的团长,就由你来担任。随行人员,你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陈长安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对电子类的产品,没有那么的熟悉,汽车厂这边,就我和李成林两个人就行了。

    其他的外事人员,翻译,以及电子方面的专业人员,您看着给我安排就行了。

    不过您最好给我选择一个国内关于电视机生产方面的大拿。

    一旦生产线引进回来之后,我希望这个人能够担任电视机厂的副厂长,之后很有可能是由他来主管电视机厂。”

    “行,我知道了。”

    等到了下班时间,当李成林知道他要和陈长安一起去米国考察之后,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了。

    “真的?我也能有机会去米国?”

    “当然你不是说要保护我一辈子吗?”

    “我,我就是这么一说。听说米国非常的发达啊,高楼大厦随处可见。

    虽然我看不上他们的军队,但是对于他们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是有些好奇的。”

    陈长安笑着问道。

    “只是好奇?别去了之后觉得差距太大,不想回来了。”

    “呸,不回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家里再穷那也是我的家,就像您说的一样,总有一天咱们会比米国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