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 第831章 不敢面对黄工了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第831章 不敢面对黄工了

    聂大爷的办公室大门敞开着。陈长安的声音不卑不亢。

    尽管领导们在办公室里吵架,没人敢上前凑热闹。

    但是其他领导跑来找聂大爷吵架这种事情可不常见。

    不少人都在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都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吵架。

    而随着陈长安的诉说,不少人都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时间现场所有人都对姜领导的所做所为感到不满。

    陈长安说的没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为一个领导,仅仅靠着一封不实的举报信,就跑到聂大爷这里大喊大叫。

    就连蜗牛在西方国家代表着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领导的。

    没有谁天生就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你仅仅凭借着自己的龌蹉想法,就断定其他人和自己同样的想法,本身就能说明不少事情了。

    显然,姜领导同样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感受到了来自脸上火辣辣的疼。

    “蜗牛的事情,后续我会找外交部们的人核实清楚。

    你最好保证你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不然我同样不会放过你。”

    说完,带着秘书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聂大爷的办公室。

    看着姜领导走了,陈长安一脸的疑惑。

    “聂大爷,这姜领导一直都是这样的脾气?”

    聂大爷苦笑了一下。

    这样的问题让他怎么回答呢。姜领导毕竟身份特殊,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

    聂大爷的沉默,其实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这样的脾气,一般人还真的是忍受不了。

    很难想象,要是我家朱玲是这样的脾气,我怕是连家都不敢回了。”

    聂大爷也是被陈长安的话气笑了。

    “你小子,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这也就是在我面前,换个人你要是敢这样说,怕是要出事。”

    “聂大爷,这闹了这么一出,那彩色电视机生产线还能继续引进吗?”

    听了陈长安的话,聂大爷叹了一口气。

    “难咯,这就要看上级领导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最近一段时间恐怕很难了。你先把电饭锅的生产线准备好。

    这两天工人差不多就会到位了。咱们先把眼前能挣的钱,挣到手再说吧。”

    陈长安无奈的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心里却觉得,自己想要躺平却没有人管。可是一旦想要做点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

    在回汽车厂的路上,作为见证了所有事情经过的李成林,满脸的愤愤不平。

    “姜领导作为这么大的领导,做事情怎么这么不严谨呢。

    我们保卫处收到了不知多少封举报信了,那一次不都是要先核实。那有凭借着举报信就直接给人定罪的。

    还有那两个二代,您还请他们吃米国肉夹馍呢,结果刚回来几天啊,就举报咱们。这些二代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占着咱们考察团的名额,拿着原本属于咱们的津贴,吃着你请的饭,最后却倒打一耙。

    这不就是两个白眼狼嘛,您说要不要我带上几个人,找到他们住的地方。

    等这件事过去了,给他们两个套个麻袋,也让这两个小子长长记性。这举报信可不是随便乱写的。”

    “你可别乱来,人家也不傻。这件事情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身居高位的领导,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着特定的目的的。

    真以为人家没手段吗?要是没点手段早就被人赶下来了。

    就算是那两个二代,恐怕此时也正在等着事情的后续发展。

    肯定也会想到咱们有可能的报复,你就这样大大咧咧的去报复人家,别最后报复不成在别人抓到把柄,那可就麻烦了。”

    李成林虽然知道陈长安说的都是对的,只不过一想到陈长安对那两个二代那么好,对方却举报自家厂长,就气不打一处来。

    此时李成林还不知道,两个二代举报陈长安,是因为没有借他们钱。不然李成林恐怕会更加骂这二人是白眼狼了。

    回到了汽车厂,陈长安又开始头疼了。有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黄工了。

    大老远的让人家从津门来到了四九城,带着人家还跑去了米国康宁公司。

    看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并且许诺引进这条生产线。还要让他负责。

    结果给了人家这么大的希望,现在引进生产线的事情,出了这样的事情,陈长安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一想到黄工听到消息后,露出的遗憾的神色,陈长安就觉得有些对不起黄工。

    以至于陈长安一回到厂里,连办公室都没有回,直接就去了电饭锅生产车间。

    陈长安左右不了上面领导们的意见,只能试图通过电饭锅的热卖。

    让上面看到家电的钱途,从而快点引进彩电的生产线吧。

    看着徐道军指挥着维修科的人,正在进行生产线的安装。陈长安也凑了上去。

    “厂长,您来了?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指示,就是过来看看。这是在安装第三条生产线了?”

    “是的不安装第三条生产线不行啊,面对着百万订单,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订单。

    两条生产线实在是有些不让人放心,与其后面急急忙忙的开新线。

    不如趁着现在有时间,直接新安装两条线。”

    陈长安点点头,继续问道。

    “如果工人给你配齐,等工人们熟悉了生产。三条线年产能达到多少?”

    徐道军想了想,有些犹豫。

    第一次当车间主任,他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也不敢在陈长安面前夸下海口。很保守的说道。

    “年产百万台电饭锅问题不大。”

    陈长安点点头,望着正在忙碌的车间有些出神。

    后世电饭锅在全世界的年需求量达到了几千万台。

    虽然现在这个时期,肯定达不到几千万这个数字,但是几百万还是有的。

    电饭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项目,不能只靠着目前这一种电饭锅打天下。

    一旦其他国家尤其是小日子,掌握了陶瓷内胆技术,这电饭锅怕是就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了。

    而后续陈长安还想开发出数字显示之类的,功能更多的电饭锅。

    这样一来就需要电路板和半导体的帮助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长安看到黄工急匆匆的走进了车间。

    陈长安顿时眼睛一亮,心里就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