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 第868章 高考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第868章 高考

    在回去的路上,陈长安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

    “厂长,你说我家大儿子能不能考的上大学啊。

    这十多年都没有高考了,这突然恢复了高考,也不知道会考一些什么内容。

    说到底我家大儿子他也只是中专毕业,这万一要是考不上可怎么办啊?”

    陈长安看着李成林患得患失的样子。心中有些好笑。

    “这才刚刚恢复高考,题目的难度肯定不会很大。

    毕竟很多口考生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好好学习过。

    你现在也算是投机取巧了,提前得到了消息,找了冉教授教孩子复习了。考上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当然考不上也没关系,回去还好揍一顿再说。

    这么好的条件要是都考不上,不用说肯定是没有好好复习。

    打完了继续复习,争取明年再考,明年考上了也是一样。

    我可告诉你,这恢复高考后前三年的大学毕业生可是非常吃香的。

    再往后虽然也还算不错,但是和前三届可是没法比。

    将来你家大儿子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就看这次考试了。”

    李成林懂了,虽说今年考不上,明年还有机会,可是李成林心里已经想好了,今天回去之后先给自家大儿子打一顿再说。

    自己好不容易说动了冉教授,要是还不好好学,屁股给他打开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九城里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内部消息。

    只是这些内部消息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着,随之而来的就是名师难找。

    很多想要参加高考的人,连一本教科书都没有。

    而朱教授在教导秀娟的时候,身边也多了几个学生。

    没办法很多人都是朱教授不愿意得罪的,在通过陈长安同意之后,秀娟就多了几个同学。

    陈长安觉得倒是没啥问题,能够得到消息的家庭可不是一般人。

    既能让朱教授多一点人脉,也能让秀娟多认识几个朋友。

    至于复习内容,陈长安早就有了准备。

    陈长安也是在后世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各种做过的试题可以说是堆积如山。

    虽说过去了这么多年,大多数的内容都已经还给了老师。

    可再差也比现在的大部分高考学生们强的多,尤其是不少当初当做段子听的考试题目,如今都可以讲给秀娟听。

    比如英语,数学陈长安教秀娟那是绰绰有余。

    时间来到了十月,陈长安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今天的报纸。

    《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开始前面向全社会公布恢复高考这一重大举措。

    大街小巷全是奔走相告的年轻人,他们同样是憋屈了很久。

    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尤其是家里兄弟姐妹不少的家庭。

    他们几乎没有了任何的上升通道,在学校可以说几乎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想找个工作上班,更是难上加难,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大街上闲逛。

    随后就是被安排去上山下乡,日复一日的下地种田,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家里面有下乡的孩子,想要让他们快速的回城,毫无疑问参加高考就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报纸上公布了高考时间,以及改革内容,所有人都知道,年轻人出头的机会来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汽车厂大喇叭也开始广播关于恢复高考的事情。很多工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

    “我就说咱们厂长是高瞻远瞩吧?从头到尾咱们厂的子弟学校一直都在认认真真的让咱们的孩子学习。

    在看看外面那些学校,那是教学生啊,连咱们厂的托儿所都不如。

    如今高考恢复了,我敢说,从咱们子弟小学毕业的学生一个个的都能考上大学。

    如今咱们子弟学校也要开设高中了,咱们啊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将来等这些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到时候一毕业可就是领导。

    要我说啊,咱们应该感谢陈厂长,真的是有先见之明。

    之前那些说学习没用的人呢?给我站出来,再说一句学习无用给我看看。

    我家老二就在技术工人学校,学校已经开始开始安排统一复习了,今年就要参加高考。

    清华北大我不奢望,能考上大学,将来一毕业不仅包分配,起步就是干部。

    只要我家老二能安安稳稳的毕业,我这辈子就卖给陈厂长了。”

    这位工人的话,也是汽车厂大多数人的心声。

    厂里面的退伍军人不少,这些年也是陆陆续续的开始结婚生子。

    汽车厂的幼儿园和子弟学校那也是在不断的扩大。

    之前不少人觉得,上那么多学有啥用,到最后不是进厂当工人,就是去下乡,能认识字就可以了。

    如今一个个的再也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晚上汽车厂住宅区门口,电视里放映的新闻播报也是同样的内容。

    并且详细的讲述了高考的改革,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悲伤。

    自家孩子去下乡了,没去之前成天的到处乱逛,根本就没有好好学习,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通过高考,考回来的机会了。

    可是就凭自家孩子的那点墨水,想考回来,谈何容易。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距离高考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

    陈长安家里的房子比较宽敞,为了不影响秀娟的考试,如今朱教授将上课的场所,放在了陈长安的家里。

    朱教授本来就不是外人,朱玲给自己爱人和父母做饭那也是正常的。

    也省的朱玲来回的奔跑,陈长安家也不差那点钱。

    自从秀英结婚后,陈长安家里就更加空旷了,有了朱教授的到来,家里也显得热闹一些。

    就是苦了朱玲,一边带着两个孩子,一边还要做饭。

    只要陈长安一表示自己帮忙做饭,朱玲立刻就会反对。

    没办法在朱玲做饭的时候,陈长安就带着两个孩子在玩。

    今天是朱教授最后一次在陈长安家授课了,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了。

    几名学生都走了,陈长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看着只是闷头吃饭的秀娟,陈长安说道。

    “怎么样?快要高考了,有没有把握考上一个好大学?”

    “也不看看我是谁?清华北大那是手拿把掐哦。”

    陈长安有些不相信,要知道三个妹妹当中,就属小妹秀娟的学习最差。

    随即陈长安将目光看向了朱教授。

    “虽然算不上手拿把掐,但是机会还真的是很大。”

    闻言秀娟一脸的得意。

    “你还以为我还是小时候的我吗?

    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真当我是个笨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