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剑劫 第376章 单路铁剑
热门推荐:
网王:头顶达摩克利斯走进立海大
北域时空
美食的俘虏之绝代盛宴
林鸢传
乡村妙手小神医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开局传承华夏神权,吓傻异界众神
痛觉免疫,担心反派不够变态
但见嵩阳派的十一式剑法,与前几页所载嵩山派的十六式,几乎如出一辙,连招式之名亦未有丝毫更易。梅剑之迅速翻阅完毕,心中疑惑:“两派为此剑法高下争斗数年,然而看起来似乎并无二致,难道那杨阳生竟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只为了找个由头自立山门?”
玄肃忽地开口,望向梅剑之,道:“小兄弟,你对此有何高见?”
梅剑之蓦地一怔,正欲将心中所疑和盘托出,却见那剑谱之上,剑招挥洒之处,赫然有一道极细的虚线,沿着剑尖所指,向下斜斜延伸。他心念一动,又翻一页,这一页招式为“千刃锁云”,剑尖连环击出,封堵敌人退路。正是嵩山派剑法精妙所在。然而杨阳生却在招式将尽未尽之际,剑尖一转,向下划出一道细线。
梅剑之细细翻阅,一页页对照,发现每一招剑法的剑尖走向,皆重新勾勒出一条新的线条。不自觉大为好奇,将十一式剑法在脑海里反复琢磨。初时对于这些招式尚感生疏,难以一气呵成,但越是反复演练,心中越是豁然开朗。当即跃下石床,随手拾了根木棒演练起来。
但见他臂舞手挥,将木棒耍得唰唰作响,单路铁剑厚重且发招沉稳,经梅剑之一番施展,却平添了几分灵动。
那杨阳生在剑招的收尾处略作变化,巧妙地改变了走剑方向,使得原本可能露出破绽之处,得到了严密的守护。即便面对武功更胜一筹的对手,也不至于轻易暴露弱点,尚留有反击的余地。
梅剑之使罢一套,心觉果然嵩阳派的十一式剑法,比起嵩山派的十六式更为精妙。丢下木棒回到石床处。见玄肃仍直愣愣地盯着自己,忽感局促,实不知该如何开口言明。
大约玄肃已看出他心思,淡然笑道:“阳生曾向我提起,本派的单路铁剑,似乎有所不足,恳请我略加修正,补足短板……”说到此处,倏而气息一窒,一口浊气堵在胸腔,憋得连连咳嗽。梅剑之见状,忙伸掌贴到他胸腹之处,以内力缓慢揉推,这才稳住。
玄肃低低一叹,捂着胸,继续道:“此剑法乃师祖公口授传于我师父,待我接任掌门之职,又依法口授与我。纵然招式有所错漏,我作为弟子,又岂可随意质疑?遂严厉呵斥了阳生,将他禁足在练武室中三月.....本以为他能思过悔改,哪想阳生性情执拗,认定了剑法疏漏,便偏要修改不成......”
梅剑之心道:“原来前辈早便察觉此套剑法不足,却因剑法为师祖所创,不肯违背祖师之意随意改之。如此瞧来,杨阳生初时并未有判门之意,怎地后来闹成这般情形?”
玄肃见他犹疑不语,料到他心中所想,或苦于后辈身份不敢直言相问,心中满满苦困,又觉此人正值风华,却因搭救自己深陷囫囵,死生难料,颇感歉疚,遂道:“当时本派已现衰败,全因少林庇护,才得以安稳了数年。阳生为我座下首徒,料理派中事务尽心尽力,我对他亦非常器重,心想再过上几年,待他在江湖上闯出些名头,便将这掌门之位移交。”
梅剑之听至此,扬眉一讶,说道:“那杨阳生可知前辈的想法?”
玄肃想了一想,点点头,忽又摇头,终于叹气道:“他那时虽已年过三旬,性子却不若本派历代掌门沉稳,若然早早得知,非得给嵩山派数年间立下的规矩推翻了不成。”
梅剑之暗自腹语:“传言只道玄肃掌门古板守旧,原竟是代代如此。嵩山一派日渐势微,却也全怪前辈不得。”
只听玄肃接着缓缓而道:“有一年,江湖上大乱,不知从何处冒出个毛头小子。”他看看梅剑之,颤巍巍指道:“便如你这般年纪......那小子武功着实厉害,于本派搅了个天翻地覆,并威胁我立下重誓,本派二十年内,不得收受徒子徒孙。哎,当时为势所逼,只好依他所言,被迫立下此誓。”
梅剑之听他说及年轻小子,立时“霍”地站起,惊诧紧张道:“那人是不是沙竟海?”见玄肃微微一怔,点了点头,心中又惊又奇,更兼恼怒,又问:“他为何逼你立下此誓?”
玄肃无奈一笑:“那小子称本派剑法平庸,错漏百出,未免新进弟子乱学一气,耽搁了人家不说,恐还遭性命之虞,还是莫要收徒的好。”
“这是什么道理,武功学的好、学的不好,与他有什么干系?他又凭什么插手别派之事!”梅剑之气不打一处来。
玄肃不知他于沙竟海纠葛,还道眼前的年轻人同情自己,心中激愤,当即安慰道:“小兄弟,老朽曾有许多事想不通透,现而快要死了,反而全想明白了。他不许我收受弟子,是怕以我之庸,难以授受,凭地耽误了人家大好年华。”
梅剑之闻言,诧愕至极,不满道:“前辈,您怎地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不成这世上便数他天资奇佳,他教出的弟子便是极了得的么?”话刚落毕,忽地想起阿离曾也为他指点,咄咄气焰顿时消了半分,找补道:“便算有,那也当是弟子乃灵心慧性之人。”
玄肃于他言语似乎毫不在意,整个人沉浸在旧事当中,自语道:“是我令嵩山派遭此劫难,令阳生武功尽失,成了废人,是我......是我啊.....”
梅剑之瞧他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紫,蓦地一凛,忙坐下来探到他丹田之处,便要运送真气。却给他展臂推了回去,摇头道:“别再为我浪费真气了.....”手肘贴着石床,侧身卧倒。
梅剑之不敢合眼,怕一睡便再也醒不过来。独个儿捡了支火把,再次环绕山壁细细察看。但见那缝隙之中,巨石累累,紧密无间,即便是紫岳宝剑,也仅能深入数寸。想要在岩壁凿开个容一人爬出的洞口,没有半年,也得三月,到那时不困死,也要饿死,哪里还挨得住?
玄肃忽地开口,望向梅剑之,道:“小兄弟,你对此有何高见?”
梅剑之蓦地一怔,正欲将心中所疑和盘托出,却见那剑谱之上,剑招挥洒之处,赫然有一道极细的虚线,沿着剑尖所指,向下斜斜延伸。他心念一动,又翻一页,这一页招式为“千刃锁云”,剑尖连环击出,封堵敌人退路。正是嵩山派剑法精妙所在。然而杨阳生却在招式将尽未尽之际,剑尖一转,向下划出一道细线。
梅剑之细细翻阅,一页页对照,发现每一招剑法的剑尖走向,皆重新勾勒出一条新的线条。不自觉大为好奇,将十一式剑法在脑海里反复琢磨。初时对于这些招式尚感生疏,难以一气呵成,但越是反复演练,心中越是豁然开朗。当即跃下石床,随手拾了根木棒演练起来。
但见他臂舞手挥,将木棒耍得唰唰作响,单路铁剑厚重且发招沉稳,经梅剑之一番施展,却平添了几分灵动。
那杨阳生在剑招的收尾处略作变化,巧妙地改变了走剑方向,使得原本可能露出破绽之处,得到了严密的守护。即便面对武功更胜一筹的对手,也不至于轻易暴露弱点,尚留有反击的余地。
梅剑之使罢一套,心觉果然嵩阳派的十一式剑法,比起嵩山派的十六式更为精妙。丢下木棒回到石床处。见玄肃仍直愣愣地盯着自己,忽感局促,实不知该如何开口言明。
大约玄肃已看出他心思,淡然笑道:“阳生曾向我提起,本派的单路铁剑,似乎有所不足,恳请我略加修正,补足短板……”说到此处,倏而气息一窒,一口浊气堵在胸腔,憋得连连咳嗽。梅剑之见状,忙伸掌贴到他胸腹之处,以内力缓慢揉推,这才稳住。
玄肃低低一叹,捂着胸,继续道:“此剑法乃师祖公口授传于我师父,待我接任掌门之职,又依法口授与我。纵然招式有所错漏,我作为弟子,又岂可随意质疑?遂严厉呵斥了阳生,将他禁足在练武室中三月.....本以为他能思过悔改,哪想阳生性情执拗,认定了剑法疏漏,便偏要修改不成......”
梅剑之心道:“原来前辈早便察觉此套剑法不足,却因剑法为师祖所创,不肯违背祖师之意随意改之。如此瞧来,杨阳生初时并未有判门之意,怎地后来闹成这般情形?”
玄肃见他犹疑不语,料到他心中所想,或苦于后辈身份不敢直言相问,心中满满苦困,又觉此人正值风华,却因搭救自己深陷囫囵,死生难料,颇感歉疚,遂道:“当时本派已现衰败,全因少林庇护,才得以安稳了数年。阳生为我座下首徒,料理派中事务尽心尽力,我对他亦非常器重,心想再过上几年,待他在江湖上闯出些名头,便将这掌门之位移交。”
梅剑之听至此,扬眉一讶,说道:“那杨阳生可知前辈的想法?”
玄肃想了一想,点点头,忽又摇头,终于叹气道:“他那时虽已年过三旬,性子却不若本派历代掌门沉稳,若然早早得知,非得给嵩山派数年间立下的规矩推翻了不成。”
梅剑之暗自腹语:“传言只道玄肃掌门古板守旧,原竟是代代如此。嵩山一派日渐势微,却也全怪前辈不得。”
只听玄肃接着缓缓而道:“有一年,江湖上大乱,不知从何处冒出个毛头小子。”他看看梅剑之,颤巍巍指道:“便如你这般年纪......那小子武功着实厉害,于本派搅了个天翻地覆,并威胁我立下重誓,本派二十年内,不得收受徒子徒孙。哎,当时为势所逼,只好依他所言,被迫立下此誓。”
梅剑之听他说及年轻小子,立时“霍”地站起,惊诧紧张道:“那人是不是沙竟海?”见玄肃微微一怔,点了点头,心中又惊又奇,更兼恼怒,又问:“他为何逼你立下此誓?”
玄肃无奈一笑:“那小子称本派剑法平庸,错漏百出,未免新进弟子乱学一气,耽搁了人家不说,恐还遭性命之虞,还是莫要收徒的好。”
“这是什么道理,武功学的好、学的不好,与他有什么干系?他又凭什么插手别派之事!”梅剑之气不打一处来。
玄肃不知他于沙竟海纠葛,还道眼前的年轻人同情自己,心中激愤,当即安慰道:“小兄弟,老朽曾有许多事想不通透,现而快要死了,反而全想明白了。他不许我收受弟子,是怕以我之庸,难以授受,凭地耽误了人家大好年华。”
梅剑之闻言,诧愕至极,不满道:“前辈,您怎地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不成这世上便数他天资奇佳,他教出的弟子便是极了得的么?”话刚落毕,忽地想起阿离曾也为他指点,咄咄气焰顿时消了半分,找补道:“便算有,那也当是弟子乃灵心慧性之人。”
玄肃于他言语似乎毫不在意,整个人沉浸在旧事当中,自语道:“是我令嵩山派遭此劫难,令阳生武功尽失,成了废人,是我......是我啊.....”
梅剑之瞧他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紫,蓦地一凛,忙坐下来探到他丹田之处,便要运送真气。却给他展臂推了回去,摇头道:“别再为我浪费真气了.....”手肘贴着石床,侧身卧倒。
梅剑之不敢合眼,怕一睡便再也醒不过来。独个儿捡了支火把,再次环绕山壁细细察看。但见那缝隙之中,巨石累累,紧密无间,即便是紫岳宝剑,也仅能深入数寸。想要在岩壁凿开个容一人爬出的洞口,没有半年,也得三月,到那时不困死,也要饿死,哪里还挨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