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544章 仇恨
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泥沙,卷着浑浊的浪头往远处涌去,指挥棚的帆布被风掀得噼啪作响。
许贯中攥紧了竹篮把手,指节泛白,方才在棚里他对徐子建隐瞒了一件事——许贯中和梁家有仇。
他转身踏上土路,草鞋碾过混着水渍的泥块,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竹篮里的粗瓷碗磕碰着,装着的几块麦饼裹在粗麻布里,是他今早特意多和炊妇要的。
那是妹妹青青最爱吃的,只是从前总嫌他做的麦饼太糙,要就着蜜水才肯咽。
穿过两道稀疏的柳树林,土坡上的野草没过脚踝,风一吹便齐齐往西边倒,露出坡顶那块孤零零的石碑。
碑上没刻名字,只潦草地凿了个“青”字,是他前年亲手用凿子一点点刻上去的。
刻到最后,凿子砸在指头上,血珠滴在石面上,和碑土融成了黑褐色。
许贯中蹲下身,将麦饼摆在碑前,手指抚过那个歪歪扭扭的“青”字,喉结滚了滚,却发不出声。
竹篮沿上挂着的半串红绳手链滑了下来,那是青青失踪前,用他给的铜钱换的丝线编的,说是要给哥哥讨个平安。
他记得那天她蹦蹦跳跳地出门,蓝布裙角扫过门槛时,还回头冲他笑:“哥,我去买你念叨了半个月的酱菜,晚上咱就着麦饼吃!”
“妹妹……”他终于哑着嗓子开口,泪水砸在手链上,“你看,我给你带麦饼了,这次没做太糙。”
他抬手抹了把脸,袖口蹭出两道泥痕,“你再等等,大哥哥已经查到了娘家的罪证。等扳倒了梁家,我就把你迁到爹娘坟边去,再也没人能欺负你了。”
风卷着草叶掠过石碑,像是谁在轻轻叹气。
许贯中突然想起嘉佑七年那个春日,青青就是在这样的风里被人掳走的。
那天她提着竹篮去大名府买丝线,回来时该带一小包蜜饯给他解馋,可直到日头落进黄河里,他在城门口等到的只有巡逻兵丁的白眼:“早关城门了,一个小娘子能丢到哪儿去?明日再来寻吧。”
他当晚就翻城墙进了城,灯笼照过大街小巷,喊到嗓子冒烟,却在北街的胭脂铺前看到了青青的蓝布帕子,帕子上沾着暗红的血点,被车轮碾得不成样子。
“大人!求您发发慈悲,我妹妹定是出事了!”他跪在知府衙门的青石阶上,额头磕得青肿,手里举着那方帕子。
可王知府正慢条斯理地用银签挑着茶沫,眼皮都没抬:“大名府每日丢东西的多了去了,一个小娘子说不定是自己跑了,待本官让捕头查查便是。”
“查查?”许贯中猛地站起身,碑前的野草被他踩倒一片,“他查了三日!我在乱葬岗找到青青时,她……”
声音突然卡住,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他猛地一拳砸在碑上,指骨撞得生疼,“她身上的衣服被撕得稀烂,胳膊上全是燎泡,脸上……脸上连块好皮都没有!”
竹篮“哐当”落在地上,麦饼滚出来,沾了草屑。
他蹲下去一个个捡起来,手抖得厉害,像是又看到了乱葬岗那只从薄土里伸出来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半截丝线——那是她要给他绣荷包用的。
“梁舍那个畜生!”他咬着牙,齿间渗出血味,“他把青青拖到别院,折磨了三日,就因为青青骂他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那日他揣着从青青指甲里抠出的丝线去告官,却被衙役拦在门外。
第二日,一个穿着锦缎褙子的婆子塞给他一包碎银子,声音尖细如针:“你妹妹是自己失足落水的,拿着钱赶紧走,再敢来闹,就让你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那婆子腕上的金镯子晃眼,正是梁府的管家婆子瞿嬷嬷。
他把银子扔在那婆子脸上,转身就去拦提点按察使的轿子,却被曹家的家丁打断了腿。
躺在破庙里养伤时,他才从一个老乞丐嘴里听说,梁舍的娘曹氏是当朝皇后的表妹,大名府的官哪个敢得罪?
“所以我才去黄河边当差,给徐大人做幕僚,徐大人是个好官!”
他对着石碑轻声说,像是怕惊扰了谁,“这里的漕运账簿,记着梁家多少龌龊事。济胜仓的军粮里掺沙子,漕船上的布匹被换成破烂,哪一样不是掉脑袋的罪?”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记着几笔数字,“等我把这些证据送给徐大人,看梁家还怎么保他!”
风突然紧了,远处传来漕运司的号角声。
许贯中把纸塞回怀里,将麦饼重新摆好,对着石碑磕了三个头,额头抵着冰凉的土:“妹妹再等等,哥很快就给你讨公道。”
……
翠云楼里的脂粉香混着酒气,熏得人发晕。
梁舍把酒杯往桌上一墩,酒液溅在旁边舞姬的罗裙上,那女子吓得一抖,赶紧跪下磕头,却被他一脚踹开:“滚开!看见你就烦!”
“衙内息怒,”蔡福连忙递上一杯新酒,脸上堆着笑,“赵娘子那边我又打听了,那丫鬟说,徐子建把她当宝贝似的,谁要是动了她,就得拿两万贯来赎。”
梁舍接过酒杯,一口灌下去,酒液顺着嘴角流到脖颈里。
他想起昨日父亲梁世杰吹胡子瞪眼的模样:“那徐子建不好惹,他被陛下安排总管黄河河务,如今连我要让他三分,你别去碰他的人!”
“两万贯?”他冷笑一声,手指在桌案上敲得咚咚响,“梁家虽不比从前,可也不至于拿不出这点钱。只是……”
他斜眼瞥着楼下,赵盼儿正提着裙摆从对面茶坊出来,素色褙子衬得腰肢纤纤,“凭什么徐子建能得这样的美人?”
蔡福凑到他耳边:“要不……咱们找个机会把她绑了?神不知鬼不觉的……”
“蠢货!”梁舍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打得蔡福原地转了个圈,“我父亲都说了不让动手,我要是动手了,他不得扒了我的皮?”
蔡福捂着脸,不敢作声。
梁舍又给自己倒了杯酒,心里堵得发慌,正想再骂几句,却听见邻桌两个商人在低声议论。
“辽东大旱,听说南院大王都急疯了,现在一粒粮食都能炒出金子价。”
“可不是嘛,前日我在码头见着几个辽人,眼珠子都红了,说只要有粮,出双倍价。”
梁舍的耳朵猛地竖起来,手里的酒杯停在半空。
“去探探那些辽国人的底细…”
他给蔡福使了个眼色,蔡福立刻点头哈腰地走过去,不多时又回来,附耳道:“衙内,真是辽商,想偷偷买粮运回去。”
话音刚落,三个穿着翻毛皮袄的汉子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个高鼻深目,操着生硬的汉话:“这位公子,听说你有粮?我们出三倍价。”
梁舍放下酒杯,慢悠悠地剔着牙:“三倍?你们要多少?”
“越多越好!最少1万石!”辽人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拍在桌上,“这是一千贯定金,只要有粮,我们还有重谢。”
银票上的朱印闪着光,梁舍的眼睛亮了。
他摸了摸下巴,突然想起济胜仓那批要运去贝州的军粮。
“蔡福,”他压低声音,酒气喷在蔡福脸上,“去给济胜仓的刘押官说,那批军粮再加三成沙子。”
蔡福脸色一白:“衙内,那粮里已经掺了两成沙子了,再加三成……”
“怕什么?”梁舍一脚踩在凳子上,靴底的泥蹭在锦缎坐垫上,“贝州的厢军都是些没卵子的货,给他们吃猪食都该感恩戴德,还敢嫌沙子多?”
他想起去年冬天,有个老兵嫌军粮太糙,被他让人拖去打了三十棍,扔在雪地里冻了一夜,第二天就成了僵硬的尸体。
曹家的表兄一句话,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徐子建最近在查漕运账簿……”蔡福嗫嚅着,他早上在码头见过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的男子,手里拿着算盘,眼神冷得像冰。
“他查他的,”梁舍抓起桌上的银票,在手里拍得啪啪响,“等我把这批粮换成银子,我就花2万贯将他手里的美娇娘赵盼儿给买过来!”
辽人见他应了,脸上露出喜色,又掏出一张银票:“这是再加的定金,我们在码头等消息。”
梁舍挥手让他们走,转头又灌了一杯酒,突然觉得心里的闷气散了不少。
“对了,”梁舍突然笑了,“那个许贯中,最近老往济胜仓跑,你让刘押官盯紧点,别让他坏了老子的好事。”
蔡福点头应着,心里却打鼓。
他前几日在乱葬岗附近见过许贯中,那人跪在坟前,手里拿着半截丝线,眼神像要吃人。
窗外的风卷着雨丝飘进来,打湿了窗纸。
梁舍浑然不觉,还在跟身边的歌姬调笑。
却没看见远处的包厢里,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偷偷将两人的对话记录了下来。
纸上稀能看清“济胜仓”、“军粮”、“沙子五成”几个字。
这男子便是徐子建派来盯着梁舍的东厂密探。
拜祭完自家妹妹后,许贯中有些黯然的回到村里。
他刚走到晒谷场边,就见燕青蹲在老槐树下,手里的树枝在泥地上划得乱七八糟。
“小乙哥这是怎么了?”许贯中走过去,踢了踢他脚边的石子。
燕青猛地抬头,眼窝陷得厉害,下巴上冒出青黑的胡茬,见是许贯中,喉结动了动,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许大哥……”话没说完就卡住了,眼圈倏地红了。
许贯中往他身边一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块干硬的麦饼,递过去一块:“我刚从指挥棚回来,见你这模样,准是又去大名府衙门口碰壁了?”
燕青接过麦饼,却没吃,攥在手里捏得变了形:“李固那狗贼,买通了牢头,连给主人送件棉衣都不让……”
他猛地一拳砸在地上,泥点溅到裤腿上,“梁世杰收了他大半卢家家产,还说主人勾结土匪的罪证确凿,开春就要问斩!”
风卷着槐树叶落在两人肩头,许贯中拍了拍他后背,忽然开口:“想救你家主人,十日后来大名府县东的黄河边。”
燕青猛地抬头,眼里的死气像是被投了颗石子,荡起圈涟漪:“去那儿做什么?”
“新来的副留守兼河安抚副使徐大人要办场比武。”
许贯中望着黄河的方向,指挥棚的帆布角在风里闪了下,“新来的那位副留守,跟梁世杰不对付,正想招揽些能用的人。你若能在比武上拔得头筹,见到徐大人,把卢员外的案子说清楚,未必没有转机。”
燕青的手微微发抖,麦饼“啪”地掉在地上:“徐大人?可是前几年在西北杀得党项人哭爹喊娘的那位?”
他在大名府听过这号人物,据说刚正得很,连当朝宰相的面子都不给。
“正是。”
卢冠中捡回麦饼,吹了吹上面的土,“此人廉明,最恨结党营私。我已被他招为幕僚,明日就去副留守官衙点卯。”
他摸出块碎银,塞到燕青手里,“这几日好生歇着,把你那身本事拾掇拾掇——你箭术了得,拳脚也不含糊,未必比不过那些军汉。”
燕青捏着碎银,指腹磨着上面的纹路,突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卢冠中磕了个响头:“卢大哥的恩情,燕青记着!若能救回主人,粉身碎骨也报答!”
卢冠中赶紧把他扶起来,见他眼里重新燃起光,心里松了口气:“快去准备吧,别误了时辰。”
燕青重重点头,捡起地上的麦饼揣进怀里,转身就往村外跑,脚步轻快得像是换了个人。
槐树叶被他带起的风卷得飞了起来。
……
蒲东镇上的酒楼里,酒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
关胜捏着酒杯,指节泛白,杯沿被他咬出圈牙印。
他穿着件半旧的绿袍,腰间的佩刀鞘都磨出了毛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眉头拧得像团乱麻。
“贤弟这酒喝得,倒像是在喝药。”李成端着酒壶给他添满,自己也灌了一大口,咂咂嘴道,“听说了吗?大名府要办比武,徐副留守亲自主持,选的是黄河巡检司的官。”
关胜抬了抬眼皮,声音闷闷的:“选官?还不是梁家那些子弟内定了?”
他去年在黄河边抓了个私贩军粮的小吏,谁知那是梁世杰的远房侄子,被上司一顿训斥,还罚了三个月俸禄。
“这回不一样。”李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徐大人在西北时,提拔的偏将里,有个是给马夫出身的,就因为能拉开三石弓。他最恨的就是论资排辈。”
他指了指关胜腰间的刀,“你那手青龙偃月刀法,在蒲东憋了多少年了?黄河巡检司管着五千兵马,难道不比在这小镇当巡检强?”
关胜的手指在刀柄上顿了顿。
他爹临终前把刀交给他时说,关家子孙,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就把刀藏起来。
可他守着这小镇,连个像样的贼寇都遇不上,刀都快生锈了。
“我没背景。”他低声道,喉结动了动,“梁家在大名府盘根错节,就算赢了比武……”
“赢了就有机会见到徐大人!”李成拍了下桌子,邻桌的酒客看过来,他赶紧压低声音,“你把梁家私贩军粮、克扣军饷的事捅上去,徐大人正想找梁世杰的茬,说不定就重用你了!”
关胜猛地抬头,眼里闪过道精光。
他想起前几日在黄河渡口,见梁府的船往北岸运货,船吃水极深,却只在账册上记了半船的量——那多半是走私到辽国的。
“哥哥这话当真?”他攥紧了刀柄,指腹摸到鞘上磨平的花纹。
“我骗你做什么?”李成笑了,“再过几日我也要去大名府,咱们同去。你若得了徐大人看重,可别忘了提携哥哥。”
关胜仰头灌了杯酒,酒液顺着脖颈流进衣襟,烫得他心口发燥。
他“哐当”一声放下酒杯,站起身,佩刀在腰间一晃,带起股风:“好!小弟听哥哥的!这比武,我去了!”
窗外的风正好掀起酒旗,在灰蒙蒙的天色里,倒像是燃着团火。
关胜望着大名府的方向,手按在刀柄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知道,这一去,要么是鱼跃龙门,要么是粉身碎骨,但总好过在这小镇上,让关家的刀蒙尘。
许贯中攥紧了竹篮把手,指节泛白,方才在棚里他对徐子建隐瞒了一件事——许贯中和梁家有仇。
他转身踏上土路,草鞋碾过混着水渍的泥块,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竹篮里的粗瓷碗磕碰着,装着的几块麦饼裹在粗麻布里,是他今早特意多和炊妇要的。
那是妹妹青青最爱吃的,只是从前总嫌他做的麦饼太糙,要就着蜜水才肯咽。
穿过两道稀疏的柳树林,土坡上的野草没过脚踝,风一吹便齐齐往西边倒,露出坡顶那块孤零零的石碑。
碑上没刻名字,只潦草地凿了个“青”字,是他前年亲手用凿子一点点刻上去的。
刻到最后,凿子砸在指头上,血珠滴在石面上,和碑土融成了黑褐色。
许贯中蹲下身,将麦饼摆在碑前,手指抚过那个歪歪扭扭的“青”字,喉结滚了滚,却发不出声。
竹篮沿上挂着的半串红绳手链滑了下来,那是青青失踪前,用他给的铜钱换的丝线编的,说是要给哥哥讨个平安。
他记得那天她蹦蹦跳跳地出门,蓝布裙角扫过门槛时,还回头冲他笑:“哥,我去买你念叨了半个月的酱菜,晚上咱就着麦饼吃!”
“妹妹……”他终于哑着嗓子开口,泪水砸在手链上,“你看,我给你带麦饼了,这次没做太糙。”
他抬手抹了把脸,袖口蹭出两道泥痕,“你再等等,大哥哥已经查到了娘家的罪证。等扳倒了梁家,我就把你迁到爹娘坟边去,再也没人能欺负你了。”
风卷着草叶掠过石碑,像是谁在轻轻叹气。
许贯中突然想起嘉佑七年那个春日,青青就是在这样的风里被人掳走的。
那天她提着竹篮去大名府买丝线,回来时该带一小包蜜饯给他解馋,可直到日头落进黄河里,他在城门口等到的只有巡逻兵丁的白眼:“早关城门了,一个小娘子能丢到哪儿去?明日再来寻吧。”
他当晚就翻城墙进了城,灯笼照过大街小巷,喊到嗓子冒烟,却在北街的胭脂铺前看到了青青的蓝布帕子,帕子上沾着暗红的血点,被车轮碾得不成样子。
“大人!求您发发慈悲,我妹妹定是出事了!”他跪在知府衙门的青石阶上,额头磕得青肿,手里举着那方帕子。
可王知府正慢条斯理地用银签挑着茶沫,眼皮都没抬:“大名府每日丢东西的多了去了,一个小娘子说不定是自己跑了,待本官让捕头查查便是。”
“查查?”许贯中猛地站起身,碑前的野草被他踩倒一片,“他查了三日!我在乱葬岗找到青青时,她……”
声音突然卡住,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他猛地一拳砸在碑上,指骨撞得生疼,“她身上的衣服被撕得稀烂,胳膊上全是燎泡,脸上……脸上连块好皮都没有!”
竹篮“哐当”落在地上,麦饼滚出来,沾了草屑。
他蹲下去一个个捡起来,手抖得厉害,像是又看到了乱葬岗那只从薄土里伸出来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半截丝线——那是她要给他绣荷包用的。
“梁舍那个畜生!”他咬着牙,齿间渗出血味,“他把青青拖到别院,折磨了三日,就因为青青骂他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那日他揣着从青青指甲里抠出的丝线去告官,却被衙役拦在门外。
第二日,一个穿着锦缎褙子的婆子塞给他一包碎银子,声音尖细如针:“你妹妹是自己失足落水的,拿着钱赶紧走,再敢来闹,就让你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那婆子腕上的金镯子晃眼,正是梁府的管家婆子瞿嬷嬷。
他把银子扔在那婆子脸上,转身就去拦提点按察使的轿子,却被曹家的家丁打断了腿。
躺在破庙里养伤时,他才从一个老乞丐嘴里听说,梁舍的娘曹氏是当朝皇后的表妹,大名府的官哪个敢得罪?
“所以我才去黄河边当差,给徐大人做幕僚,徐大人是个好官!”
他对着石碑轻声说,像是怕惊扰了谁,“这里的漕运账簿,记着梁家多少龌龊事。济胜仓的军粮里掺沙子,漕船上的布匹被换成破烂,哪一样不是掉脑袋的罪?”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记着几笔数字,“等我把这些证据送给徐大人,看梁家还怎么保他!”
风突然紧了,远处传来漕运司的号角声。
许贯中把纸塞回怀里,将麦饼重新摆好,对着石碑磕了三个头,额头抵着冰凉的土:“妹妹再等等,哥很快就给你讨公道。”
……
翠云楼里的脂粉香混着酒气,熏得人发晕。
梁舍把酒杯往桌上一墩,酒液溅在旁边舞姬的罗裙上,那女子吓得一抖,赶紧跪下磕头,却被他一脚踹开:“滚开!看见你就烦!”
“衙内息怒,”蔡福连忙递上一杯新酒,脸上堆着笑,“赵娘子那边我又打听了,那丫鬟说,徐子建把她当宝贝似的,谁要是动了她,就得拿两万贯来赎。”
梁舍接过酒杯,一口灌下去,酒液顺着嘴角流到脖颈里。
他想起昨日父亲梁世杰吹胡子瞪眼的模样:“那徐子建不好惹,他被陛下安排总管黄河河务,如今连我要让他三分,你别去碰他的人!”
“两万贯?”他冷笑一声,手指在桌案上敲得咚咚响,“梁家虽不比从前,可也不至于拿不出这点钱。只是……”
他斜眼瞥着楼下,赵盼儿正提着裙摆从对面茶坊出来,素色褙子衬得腰肢纤纤,“凭什么徐子建能得这样的美人?”
蔡福凑到他耳边:“要不……咱们找个机会把她绑了?神不知鬼不觉的……”
“蠢货!”梁舍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打得蔡福原地转了个圈,“我父亲都说了不让动手,我要是动手了,他不得扒了我的皮?”
蔡福捂着脸,不敢作声。
梁舍又给自己倒了杯酒,心里堵得发慌,正想再骂几句,却听见邻桌两个商人在低声议论。
“辽东大旱,听说南院大王都急疯了,现在一粒粮食都能炒出金子价。”
“可不是嘛,前日我在码头见着几个辽人,眼珠子都红了,说只要有粮,出双倍价。”
梁舍的耳朵猛地竖起来,手里的酒杯停在半空。
“去探探那些辽国人的底细…”
他给蔡福使了个眼色,蔡福立刻点头哈腰地走过去,不多时又回来,附耳道:“衙内,真是辽商,想偷偷买粮运回去。”
话音刚落,三个穿着翻毛皮袄的汉子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个高鼻深目,操着生硬的汉话:“这位公子,听说你有粮?我们出三倍价。”
梁舍放下酒杯,慢悠悠地剔着牙:“三倍?你们要多少?”
“越多越好!最少1万石!”辽人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拍在桌上,“这是一千贯定金,只要有粮,我们还有重谢。”
银票上的朱印闪着光,梁舍的眼睛亮了。
他摸了摸下巴,突然想起济胜仓那批要运去贝州的军粮。
“蔡福,”他压低声音,酒气喷在蔡福脸上,“去给济胜仓的刘押官说,那批军粮再加三成沙子。”
蔡福脸色一白:“衙内,那粮里已经掺了两成沙子了,再加三成……”
“怕什么?”梁舍一脚踩在凳子上,靴底的泥蹭在锦缎坐垫上,“贝州的厢军都是些没卵子的货,给他们吃猪食都该感恩戴德,还敢嫌沙子多?”
他想起去年冬天,有个老兵嫌军粮太糙,被他让人拖去打了三十棍,扔在雪地里冻了一夜,第二天就成了僵硬的尸体。
曹家的表兄一句话,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徐子建最近在查漕运账簿……”蔡福嗫嚅着,他早上在码头见过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的男子,手里拿着算盘,眼神冷得像冰。
“他查他的,”梁舍抓起桌上的银票,在手里拍得啪啪响,“等我把这批粮换成银子,我就花2万贯将他手里的美娇娘赵盼儿给买过来!”
辽人见他应了,脸上露出喜色,又掏出一张银票:“这是再加的定金,我们在码头等消息。”
梁舍挥手让他们走,转头又灌了一杯酒,突然觉得心里的闷气散了不少。
“对了,”梁舍突然笑了,“那个许贯中,最近老往济胜仓跑,你让刘押官盯紧点,别让他坏了老子的好事。”
蔡福点头应着,心里却打鼓。
他前几日在乱葬岗附近见过许贯中,那人跪在坟前,手里拿着半截丝线,眼神像要吃人。
窗外的风卷着雨丝飘进来,打湿了窗纸。
梁舍浑然不觉,还在跟身边的歌姬调笑。
却没看见远处的包厢里,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偷偷将两人的对话记录了下来。
纸上稀能看清“济胜仓”、“军粮”、“沙子五成”几个字。
这男子便是徐子建派来盯着梁舍的东厂密探。
拜祭完自家妹妹后,许贯中有些黯然的回到村里。
他刚走到晒谷场边,就见燕青蹲在老槐树下,手里的树枝在泥地上划得乱七八糟。
“小乙哥这是怎么了?”许贯中走过去,踢了踢他脚边的石子。
燕青猛地抬头,眼窝陷得厉害,下巴上冒出青黑的胡茬,见是许贯中,喉结动了动,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许大哥……”话没说完就卡住了,眼圈倏地红了。
许贯中往他身边一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块干硬的麦饼,递过去一块:“我刚从指挥棚回来,见你这模样,准是又去大名府衙门口碰壁了?”
燕青接过麦饼,却没吃,攥在手里捏得变了形:“李固那狗贼,买通了牢头,连给主人送件棉衣都不让……”
他猛地一拳砸在地上,泥点溅到裤腿上,“梁世杰收了他大半卢家家产,还说主人勾结土匪的罪证确凿,开春就要问斩!”
风卷着槐树叶落在两人肩头,许贯中拍了拍他后背,忽然开口:“想救你家主人,十日后来大名府县东的黄河边。”
燕青猛地抬头,眼里的死气像是被投了颗石子,荡起圈涟漪:“去那儿做什么?”
“新来的副留守兼河安抚副使徐大人要办场比武。”
许贯中望着黄河的方向,指挥棚的帆布角在风里闪了下,“新来的那位副留守,跟梁世杰不对付,正想招揽些能用的人。你若能在比武上拔得头筹,见到徐大人,把卢员外的案子说清楚,未必没有转机。”
燕青的手微微发抖,麦饼“啪”地掉在地上:“徐大人?可是前几年在西北杀得党项人哭爹喊娘的那位?”
他在大名府听过这号人物,据说刚正得很,连当朝宰相的面子都不给。
“正是。”
卢冠中捡回麦饼,吹了吹上面的土,“此人廉明,最恨结党营私。我已被他招为幕僚,明日就去副留守官衙点卯。”
他摸出块碎银,塞到燕青手里,“这几日好生歇着,把你那身本事拾掇拾掇——你箭术了得,拳脚也不含糊,未必比不过那些军汉。”
燕青捏着碎银,指腹磨着上面的纹路,突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卢冠中磕了个响头:“卢大哥的恩情,燕青记着!若能救回主人,粉身碎骨也报答!”
卢冠中赶紧把他扶起来,见他眼里重新燃起光,心里松了口气:“快去准备吧,别误了时辰。”
燕青重重点头,捡起地上的麦饼揣进怀里,转身就往村外跑,脚步轻快得像是换了个人。
槐树叶被他带起的风卷得飞了起来。
……
蒲东镇上的酒楼里,酒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
关胜捏着酒杯,指节泛白,杯沿被他咬出圈牙印。
他穿着件半旧的绿袍,腰间的佩刀鞘都磨出了毛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眉头拧得像团乱麻。
“贤弟这酒喝得,倒像是在喝药。”李成端着酒壶给他添满,自己也灌了一大口,咂咂嘴道,“听说了吗?大名府要办比武,徐副留守亲自主持,选的是黄河巡检司的官。”
关胜抬了抬眼皮,声音闷闷的:“选官?还不是梁家那些子弟内定了?”
他去年在黄河边抓了个私贩军粮的小吏,谁知那是梁世杰的远房侄子,被上司一顿训斥,还罚了三个月俸禄。
“这回不一样。”李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徐大人在西北时,提拔的偏将里,有个是给马夫出身的,就因为能拉开三石弓。他最恨的就是论资排辈。”
他指了指关胜腰间的刀,“你那手青龙偃月刀法,在蒲东憋了多少年了?黄河巡检司管着五千兵马,难道不比在这小镇当巡检强?”
关胜的手指在刀柄上顿了顿。
他爹临终前把刀交给他时说,关家子孙,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就把刀藏起来。
可他守着这小镇,连个像样的贼寇都遇不上,刀都快生锈了。
“我没背景。”他低声道,喉结动了动,“梁家在大名府盘根错节,就算赢了比武……”
“赢了就有机会见到徐大人!”李成拍了下桌子,邻桌的酒客看过来,他赶紧压低声音,“你把梁家私贩军粮、克扣军饷的事捅上去,徐大人正想找梁世杰的茬,说不定就重用你了!”
关胜猛地抬头,眼里闪过道精光。
他想起前几日在黄河渡口,见梁府的船往北岸运货,船吃水极深,却只在账册上记了半船的量——那多半是走私到辽国的。
“哥哥这话当真?”他攥紧了刀柄,指腹摸到鞘上磨平的花纹。
“我骗你做什么?”李成笑了,“再过几日我也要去大名府,咱们同去。你若得了徐大人看重,可别忘了提携哥哥。”
关胜仰头灌了杯酒,酒液顺着脖颈流进衣襟,烫得他心口发燥。
他“哐当”一声放下酒杯,站起身,佩刀在腰间一晃,带起股风:“好!小弟听哥哥的!这比武,我去了!”
窗外的风正好掀起酒旗,在灰蒙蒙的天色里,倒像是燃着团火。
关胜望着大名府的方向,手按在刀柄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知道,这一去,要么是鱼跃龙门,要么是粉身碎骨,但总好过在这小镇上,让关家的刀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