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330章 克制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330章 克制

    济水河上。

    王老夫人坐在船舱里。

    她心急如焚。

    她不停地催促船家:“快些,再快些!”

    接着,她铺开信纸,给小女儿王若弗写信。

    “吾儿若弗,见字如面。

    如今你大姐若宇深陷困境,被官家下旨关入慎戒司。

    为娘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来。

    你务必求女婿徐子建,让他想办法将你大姐放出来。

    咱们王家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受苦,你切不可推脱,此事十万火急!”

    写完后,王老夫人吹干墨迹。

    她把信小心翼翼装入信封,派人用快马送去汴京盛府。

    …

    王若弗收到母亲来信时,正在房内整理大女儿华兰出嫁的各项事宜。

    她满心欢喜,以为母亲是来关心华兰的婚事。

    可展开信件读完,她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惊愕与纠结。

    “这……母亲怎么突然让我去找徐女婿救大姐?”

    王若弗心里犯起嘀咕。

    “大姐她怂恿康家族老在华兰和徐女婿的纳征礼上闹事,我还没找她算账呢,母亲怎么反倒来让我去求情?”

    想到纳征礼上的那些贵妇们的一副看戏的嘴脸,王若弗就胸口疼。

    好好的喜事差点被搅黄,她怎么能轻易咽下这口气?

    若不是徐女婿出手,盛家的面子怕是要丢到几里地去了!

    更何况,这次是官家下的圣旨,将大姐关进慎戒司。

    岂是轻易能放出来的?

    自家女婿虽有些能耐,但也不过是臣子。

    又怎能违抗圣意呢?

    王若弗心里犯难。

    一面是血浓于水的姐妹之情,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

    一面又是大姐的所作所为实在让她难以原谅。

    “此事可不能让夫君和婆婆知道。”王若弗心里清楚。

    丈夫盛宏向来看中盛家脸面,对大姐的行为必定深恶痛绝。

    婆婆盛老夫人,更是疼爱华兰,若是知晓此事,恐怕也不会轻易罢休。

    王若弗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先瞒着为好。

    可心里的纠结如乱麻,越理越乱。

    最终,王若弗实在忍不住,把此事告诉了大女儿华兰。

    “华儿啊,你如今和徐女婿感情也好。”

    “往后若是有机会,能不能帮母亲劝劝他,将你姨母放出来?”

    王若弗一脸期待地看着华兰。

    华兰听到母亲的话,微微皱起眉头。

    一想到康姨母三番五次阻挠自己和徐表弟的婚事,心中便涌起一股反感。

    “母亲,不是女儿不肯帮忙。”华兰轻声说道。

    “您想想,康姨母做了那么多错事,不仅让人在我的纳征礼上闹事,还与整个忠诚伯爵府的人都有怨。

    尤其是婆婆和表弟,对她更是不满。

    若是我为了姨母去恳求表弟放了她,日后孩儿在忠诚伯爵府还如何立足呢?”

    王若弗听了华兰的话,心中一震。

    她从未想过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差点忘了女婿一家子当年差点被大姐害死。

    若是女儿因为去劝说徐家,被徐家人给嫉恨上,以后怕是在忠诚伯爵府日子没法过了。

    “母亲,女儿深知您和姨母姐妹情深,可有些事不能只看眼前。”华兰继续说道。

    “徐郎他是有抱负的人,如今在官场也刚刚起步,若是因为此事违抗圣意,不仅他的前程会受影响,咱们盛家、王家也会被牵连。”

    王若弗坐在椅子上,脸色有些苍白。

    她何尝不知道华兰说的句句在理。

    可一想到姐姐在圣慎戒司受苦,她又于心不忍。

    “华儿,你说的母亲都明白。”

    “只是……只是为娘实在放不下你姨母。”

    王若弗眼眶微红,声音也有些哽咽。

    华兰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

    “母亲,女儿懂您的心情。可眼下,咱们只能顾全大局。等过些时日,事情平息了,或许还有转机。”

    王若弗沉思良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

    “罢了罢了,就依你说的。咱们还是专心准备你几日后的婚礼吧。”

    窗外,阳光洒在庭院中。

    可屋内的气氛却依旧有些凝重。

    王若弗望着窗外,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风波能够早日平息,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

    而华兰则在一旁,暗自庆幸自己能够说服母亲。

    也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不要再有这些烦心事来打扰自己的幸福生活 。

    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的。

    溺爱女儿的王老夫人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

    忠诚伯爵府的书房内,静谧中透着几分凝重。

    徐子建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身姿笔挺地坐在雕花梨木书桌前。

    面前堆积如山的,是东厂密探星夜兼程送抵的密信,上头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

    天圣教,这个被定性为逆贼的组织。

    自从上次在高太尉府中意外暴露后,就如石沉大海,消失得毫无踪迹。

    嘉佑帝为此龙颜大怒。

    他严词责令所有汴京皇城司密探,务必将天圣教逆贼一网打尽,但凡有丝毫懈怠,定严惩不贷。

    徐子建手下的东厂密探们费尽周折,终于打探到天圣教那群贼人竟通过汴京城下那隐秘的无忧洞逃之夭夭。

    得知消息的嘉佑帝,也只能无奈放弃。

    徐子建放下手中的密信,揉了揉有些发涩的太阳穴。

    抬眸看向站在一旁的扈三娘。

    扈三娘身着劲装,英姿飒爽,腰间一柄绣春刀,更添几分英气。

    “三娘,东边登州水军那边可有新的动静?”徐子建开口问道。

    扈三娘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回公子,张横、张顺兄弟不负所望,已顺利拿下皮岛。如今他们麾下有三千水匪,其中一半是咱们登州水军的兄弟。”

    “张统领已经传信询问公子,后续作何打算?”

    徐子建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沉稳地说道:“传令下去,让张顺兄弟抓紧时间扩军,务必扩充至一万人。

    皮岛位置关键,我们需要足够的人手来牢牢掌控,同时也要防备高丽水军和辽东水军的两面夹击。”

    “是,公子,我这就飞鸽传书至登州水军。”

    扈三娘领命后,转身快步离去,动作干净利落。

    待扈三娘离开,徐子建又将目光投向另一侧的高聪。

    高聪原名高俅,自五年前被徐子建安排到梁山酒楼担任掌柜后,一直兢兢业业做事。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他通过了徐子建的重重考察,如今已成为徐子建身边得力的幕僚。

    “高先生,西边的局势如何?”徐子建问道。

    高聪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徐大人,据西边东厂传来的情报,西夏的李谅祚野心勃勃,明年极有可能对我大周发动战事。”

    徐子建听闻,神色平静,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继续让探子密切关注,务必探清对方出兵的方向和兵力部署。”

    高聪应下,退至一旁。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徐子建的书童匆匆走进来,神色略带紧张。

    “公子,京东路的密探紧急来报,王家的王老夫人正乘船火速往汴京赶来,看这架势,恐怕来者不善。”

    徐子建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一旁的扈三娘向来心直口快,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提议道:“公子,这王家与咱们向来不对付。

    这老婆子此番前来,肯定没安好心。

    要不咱们在路上安排人手,将她……”

    扈三娘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说实话,徐子建听到这个提议有些动心。

    在他的认知里,王老夫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表面上慈眉善目,笑起来如春风拂面,可实际上,内心阴狠,手段了得,是个不折不扣的笑面虎。

    他心里清楚,王老夫人此番来汴京,十有八九是为了被自己送进慎戒司的王若宇。

    而且这王老夫人最擅长的就是道德绑架那一套。

    等自己与华兰成婚后,说不定她就会用这招对付自己。

    到时候,徐家和盛家都可能会陷入麻烦之中。

    提前解决这老婆子确实好处多多。

    想到这里,徐子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冷静,权衡再三后,缓缓摇了摇头。

    “杀她并非难事,但此举容易让官家误会我滥用职权。

    那个老妇人可是王太师的遗孀!

    如今局势微妙,不能因小失大。”

    徐子建微微眯起眼睛,眼神望向窗外,接着说:“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咱们虽然不能杀她,但是路上让她吃点苦头也是能做到的。

    周森传令让济州的兄弟安排一下,留王老夫人在济州多呆几天,尽尽地主之谊!”

    书童退下后,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

    徐子建重新拿起密信,继续研读起来,仿佛刚才的一番对话只是一个小插曲。

    但他心里清楚,王老夫人的到来,必定会在汴京掀起一阵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