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346章 《辞爵书》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346章 《辞爵书》

    伯爵府的马车稳稳停在徐府门前。

    徐子建先下了车,回身向车内伸出手,对华兰说道:“娘子,小心些。”

    华兰搭着丈夫的手,缓缓走下马车,轻声道:“可算到家了,夫君我有些担心,若是婆母知道了这件事……”

    “无妨有我呢,今日在盛府发生的事莫要和母亲说。”

    徐子建轻轻捏了捏华兰的手。

    两人进了府,来到徐氏的住处。

    徐氏正坐在主位,瞧见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招呼道:“你们回来了,一路上还顺利吧?”

    徐子建和华兰上前请安,随后在一旁坐下。

    聊了几句家常,夫妇俩都默契地没提盛府发生的事。

    徐氏瞅了瞅徐子建,轻轻瞪了一眼,嗔怪道:“这么早回来做什么,怎么不让华儿在娘家多待一会儿?”

    徐子建赶忙赔笑解释:“母亲,朝中突然有事,儿子不得不回来。等过些日子闲下来,一定再陪娘子回娘家好好聚聚。”

    华兰也附和道:“母亲,没事的,两家都在集英巷,坐马车一会儿就到,往后去也方便。”

    徐氏拍了拍华兰的手,对徐子建说:“你看你媳妇多懂事!你有事就去忙,让华兰陪我唠唠嗑。”

    “行,母亲,儿子去去就来。”徐子建说完,便起身离开。

    华兰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微微出了神。

    她心里清楚,徐郎肯定是去处理外祖母的事了。

    外祖母那人性格强势,这次的事,徐郎怕是要费一番周折。

    想到康姨母,华兰心里就一阵厌恶,心里暗骂:康姨母这个恶毒的女人,老天爷怎么不降个雷劈死她!

    “华儿……”徐氏的声音打断了华兰的思绪。

    徐氏给华兰倒了杯茶,关心地问:“你怎么了,脸色看着不太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华兰心里“咯噔”一下,强装镇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母亲,我没事,可能这两天回门,有些累着了。”

    她低下头,不敢直视徐氏的眼睛,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徐氏瞧着儿子离去的方向,轻轻啐了一口:“这混小子,也不知道体谅人,夜里莫不是折腾你到很晚?”

    华兰一听,脸瞬间红透了,慌乱地摆手:“母亲!没有的事,徐郎对我很好的,就是回门前事儿多,我没休息好罢了。”

    她暗自懊恼,生怕被婆母看出端倪。

    “都是过来人,母亲懂。你去年才及笄,生孩子的事儿也不用急。”

    徐氏笑着拉过华兰的手,“来,给我讲讲你们回门的事儿,今天席面上热闹不?

    你娘家的饭菜可还合口味?”

    华兰犹豫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回母亲的话,席面上挺热闹的,大家都挺高兴。

    饭菜也都是我爱吃的,就是人多,有些忙乱。”

    她刻意略过那些不愉快的事,说话时眼神闪烁,时不时端起茶杯掩饰。

    徐氏敏锐地察觉到儿媳有事瞒着自己。

    她表面不动声色,轻轻抿了口茶,心里却琢磨起来:建哥儿和华兰这么早回来,肯定有事儿,莫非席面上出了啥不得不走的状况。

    徐氏瞧着一脸紧张的儿媳,决定不再追问,轻轻扶了扶华兰的后背,说:“华儿,你先回去歇着吧,看把你累的。”

    华兰以为自己瞒过了徐氏,暗暗松了口气,起身行礼:“多谢母亲,儿媳先回去了。”

    等华兰走远,徐氏对贴身侍女秋菊吩咐道:“秋菊,你派人去盛府打听打听,看看今天那边到底发生了啥事儿。”

    “是,老夫人。”秋菊躬身应道。

    “这两个小的都想瞒着我,这事儿怕是小不了。”徐氏摇着团扇,自言自语。

    华兰回到房间,越想越不安,总觉得婆婆可能发现了什么。

    她在房里来回踱步,满心忧虑。

    想着要是婆婆知道了盛府的事,该怎么办?

    自己到底是继续瞒着,还是如实相告呢?

    ……

    另一边,徐子建回到书房,眉头紧皱,一脸严肃。

    他深知这王老夫人手段不少,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他沉思片刻,提笔写了几封信,把自己被王老夫人逼迫的事,详细地告知了与他交好的几位大臣。

    写完后,他把墨迹吹干,对书童周森吩咐道:“周森,安排人把这几封信分别送到欧阳修、晏殊、文彦博、曾巩几位大人府上。”

    “公子放心,小的一定办好。”周森领命而去。

    徐子建马上召集徐府的下属。

    他看向身旁的扈三娘,神色冷峻地吩咐:“三娘,传我命令,从现在起,伯爵府闭门谢客,有硬闯者,格杀勿论!”

    扈三娘拱手领命:“是,公子!”

    徐子建又看向一旁的高聪:“高先生,传我命令,让京东路的东厂番子即刻去莱州王府秘密搜查那份身契!另外,盯紧王家人,一个都别让他们跑了。”

    “徐大人放心,我马上飞鸽传书。”高聪应道。

    徐子建目光扫过房里的沈炼几兄弟:“你们几个带人把汴京王府盯紧了。

    我要知道那王老夫人最近几天见了谁。

    想尽办法弄清楚身契是不是在她手上。

    要是找到了,先抢过来再说!”

    “是,厂公大人!”沈炼几兄弟对视一眼,一起跪地领命。

    扈三娘看着领命出去的几人,心里的怒火再也忍不住,突然向徐子建提议:

    “公子,那老贼婆太可恶了!

    居然拿老夫人的身契威胁你,不如我今晚翻墙进王府宰了她!

    省得她整天找咱们徐府麻烦!”

    徐子建看着一脸义愤填膺的扈三娘没有回答。

    他抬眼看向书童,说:“周森,安排人备马车!”

    周森明白自家公子要和扈娘子说话,识趣地把房门关好。

    徐子建看着扈三娘,目光变得温柔。

    他亲昵地握住扈三娘的手,轻声说:

    “三娘,别急。

    那老妇人可是王太师的遗孀,杀她容易,可要是被官家知道了,你也得偿命。

    为了一个没几年活头的老婆子,不值当。”

    扈三娘被徐子建抓着手,脸一下子红了,微微低下头,轻声说:“可是……公子!我怕那老婆子坏了你的事。”

    徐子建一把将扈三娘搂在怀里,在她耳边轻声说:“三娘,我知道你一心想帮我解决麻烦。在我心里,你可比那王老夫人重要多了。

    别担心,我有办法收拾她。

    等回头我和大娘子商量商量,明年就把你纳进我徐家门。

    你以后还要给我徐家生几个大胖小子呢,我可舍不得你出事。”

    扈三娘从没被男子这么亲密地对待过。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她只觉得身体发软,脑袋一片空白,只能红着脸,轻轻“嗯”了一声。

    徐子建看着怀里娇俏的扈三娘,忍不住低头亲了她一下。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分开。

    徐子建看着面前的美人,夸赞道:“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三娘真是个大美人!”

    “公子尽会欺负人。”扈三娘把脸埋在徐子建怀里,娇嗔道。

    徐子建挑起扈三娘的下巴,笑嘻嘻地说:“美人,你家公子要办正事了。起来替我研墨可好?”

    扈三娘听徐子建要办正事,连忙从他怀里站起来,走到书桌旁,拿起一块徽墨。

    她走到桌前,轻轻拿起墨锭,放进盛满清水的砚池,动作轻柔的推动墨块。

    随着墨锭和砚台的摩擦,墨香慢慢散开,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徐子建看着这幅美人红袖添香的画面,感觉如有神助。

    他提笔在密奏中写下。

    《辞爵书》

    “臣徐子建叩首以闻:

    臣本康氏庶子,诞于微末。

    自幼敏慧,六岁能诗,初显不凡。

    然嫡母王氏,心怀憎厌

    七岁时,臣染风寒,高热难退,医者皆言不治,遂成痴儿。

    生母徐氏,慈爱仁厚,不离不弃,每日向三清祈愿,终年无辍。

    …

    回门之日,王氏太夫人竟出恶言,称生母徐氏之身契落于其手,以此相逼,令臣救获罪之嫡母康王氏出狱。

    臣若不从,便以王家权势相胁,言必让臣寸步难行,母子不相见。

    臣无奈,只得携妻女愤而离席。

    今臣上表,恳请陛下念臣一片孝心。

    以臣辞开国伯爵之位,换取生母徐氏之自由。

    …

    若能使生母脱离王氏樊笼,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惶恐之至,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