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错误支线修改中 第214章 梦朝今醒诰命书(8)心中多嘱托
尉迟十三弦低下头,继续默默扒饭。
她能说什么?说自己身为太子派去的密探,结果在来到青山帮的第一天就被李灯孤识破?
说自己没打过李灯孤却被对方留下性命,回去无望被劝说留下,发现青山帮并非朝廷说的那般十恶不赦?
然后她就这样干到了副帮主,三年间瞒着自己主子发了不知多少假消息。突然有一天,身为帮主的李灯孤说走就走不留一句话,青山帮一片惶恐,是她稳定了军心,又一路追着李灯孤来到了当曲城。
做卧底做成尉迟十三弦这样的,全燕陇恐怕都找不到第二个。
李灯孤叹了一口气,他拿起一双筷子,往尉迟十三弦的碗里夹菜。
“当曲虽是燕陇京城,实际上距离南边境月临城最近,这也是南方狄平连年不安分的原因。”
“东边境珑城驻军你也清楚,一群酒肉之徒难堪大任,我们在那边好歹也算一重保障,外族不敢轻易妄动。”
“北疆连年与我们交好,西部则是海岸,眼看着王朝这般样子,若是战火燃起,那必然是从南方开始。”
“可狄平与我们的实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你怎么就知道他们敢对燕陇下手?”
看着碗里的菜堆成小山,尉迟十三弦忍不住开口。
闻言,李灯孤顿了顿,他将目光投入外面燃起夜灯的街道,百姓衣裳各异,人人脸上带着劳碌后的轻松恬淡,一切都显得那般繁荣安宁。
可就在黑暗的深巷桥楼,总会出现那么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颤颤巍巍地伸出枯槁的手掌想讨些吃食,却被路过的人谩骂侮辱,直到被官兵拖走,最后不知所踪。
“这燕陇王朝每一处城池我都去过,当曲是都城,自然看不见流民失所,百姓苦不堪言。”
李灯孤轻声道。
“只需要一个宣战的理由,如同煤灯引燃只需一簇火苗,这战事怕是不远了。”
“在青山帮的时候,你就总是这般。”尉迟十三弦放下吃干净的饭碗,自己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以前我只知道替主子办事,可跟着你之后,我看见东珑城百姓如何被当地官僚富商压榨,这才明白天下危机竟不是一句玩笑话。”
燕陇王朝徒留一具华丽空壳,实际内部腐朽不堪,任谁都会窥伺这块无人看管的肥肉。
“但是你又如何改变?”
然而尉迟十三弦却话锋一转,剑眉微蹙,直直的盯着李灯孤。
“青山帮在你带领下落脚珑城,就算一次次抵御了朝廷的围剿,但我们不还是只在东边境盘踞,如何能管得了这天下的事情?”
李灯孤将目光从窗外收回,他没有理会尉迟十三弦迫切的目光,平静开口。
“尉迟十三弦,你这是在劝我和你回去吗?”
“我……”
尉迟咬咬牙,她从袖子中掏出一张微微褶皱的密信,递到了李灯孤面前。
“太子大人从未向别人提起我的存在,但是皇帝身边的宦官沈鸠,却在我来当曲没几天后突然派飞鸽传书找到了我。”
听到沈鸠这个名字,李灯孤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他伸手拿过了那封密信。
上面是极其张扬的字迹,意思是太子已经将青山帮一事转交于他,邀尉迟十三弦秘密会面。
“宦官沈鸠,此为何人?”
李灯孤皱皱眉头,仿佛从未听过此人姓名。
“你离开当曲许久,再加上他几乎不在朝廷露面,自然不知道他。”
尉迟十三弦面容严肃,说道。
“若苏磊是皇帝明面上最为亲信的臣子,那沈鸠便是暗面中的那一个,此人曾在先皇手下做事,如今跟随当朝皇帝多年,一生做了不知多少心狠手辣之事。”
“未曾想皇帝竟对我如此上心,这般老臣都要搬出来对付我。”
李灯孤冷笑,扔下了手中的密信。
“若真像他所说那般,青山帮一事转交于他,太子大人必然会提前传信于我。但是我收到的例信依旧照常,如此可见,他暗中连我的踪迹都寻到了,根本没有请示太子大人。”
尉迟十三弦身体往前一倾,语气里带上了些哀求。
“我知道,你一直让我回青山帮是念我身份特殊,但是我也同样这样想,沈鸠的目标即是皇帝的目标,你留在当曲凶多吉少……”
李灯孤静静的听完尉迟十三弦的话,他拿起茶壶,为她续上一杯茶,又为自己的茶杯斟满。
双手捧起茶杯,李灯孤朝尉迟十三弦微微一笑。
“能被尉迟姑娘如此关心,并获得姑娘的追随,是我李某三生有幸。”
尉迟十三弦一愣,她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却看见李灯孤似是以茶代酒般,一口喝掉了杯里的茶。
放下茶杯,李灯孤的笑缓缓收起,转而是凝重与从容。
“但早在我离开青山帮时,我就已经决定,这一趟不改变这天下,我便无颜面见青山帮的兄弟。”
“我总有预感,这天下该到了混乱的时候,如今来到当曲,我也确定自己的预言没有出错。”
“青山帮是我三年的心血,寨子里的兄弟姐妹都是为了安稳日子而来,既然有这般责任,那我总要做点什么。”
说罢,李灯孤起身,恭敬地给尉迟十三弦行了个礼。
“这些年多亏了你青山帮才能走到今天,如今就原谅我这帮主无能,还要拜托你再帮我看管一段时间,李幽恨就此谢过了。”
看着李灯孤推门离开,尉迟十三弦想开口说什么,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她看着眼前的茶杯荡漾扑闪的烛光,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三月,青山帮帮主依旧下落不明,圣上身边沈大人欲插手此事,手下请太子大人明鉴。”
纸卷与那封密信都被尉迟十三弦系在了信鸽的爪子上,那白鸽用自己尖尖的喙啄了啄纸条的边缘,旋即拍拍翅膀,顺着客栈敞开的窗户飞了出去,不多时便融入了夜色,再也看不见羽毛的踪迹。
她能说什么?说自己身为太子派去的密探,结果在来到青山帮的第一天就被李灯孤识破?
说自己没打过李灯孤却被对方留下性命,回去无望被劝说留下,发现青山帮并非朝廷说的那般十恶不赦?
然后她就这样干到了副帮主,三年间瞒着自己主子发了不知多少假消息。突然有一天,身为帮主的李灯孤说走就走不留一句话,青山帮一片惶恐,是她稳定了军心,又一路追着李灯孤来到了当曲城。
做卧底做成尉迟十三弦这样的,全燕陇恐怕都找不到第二个。
李灯孤叹了一口气,他拿起一双筷子,往尉迟十三弦的碗里夹菜。
“当曲虽是燕陇京城,实际上距离南边境月临城最近,这也是南方狄平连年不安分的原因。”
“东边境珑城驻军你也清楚,一群酒肉之徒难堪大任,我们在那边好歹也算一重保障,外族不敢轻易妄动。”
“北疆连年与我们交好,西部则是海岸,眼看着王朝这般样子,若是战火燃起,那必然是从南方开始。”
“可狄平与我们的实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你怎么就知道他们敢对燕陇下手?”
看着碗里的菜堆成小山,尉迟十三弦忍不住开口。
闻言,李灯孤顿了顿,他将目光投入外面燃起夜灯的街道,百姓衣裳各异,人人脸上带着劳碌后的轻松恬淡,一切都显得那般繁荣安宁。
可就在黑暗的深巷桥楼,总会出现那么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颤颤巍巍地伸出枯槁的手掌想讨些吃食,却被路过的人谩骂侮辱,直到被官兵拖走,最后不知所踪。
“这燕陇王朝每一处城池我都去过,当曲是都城,自然看不见流民失所,百姓苦不堪言。”
李灯孤轻声道。
“只需要一个宣战的理由,如同煤灯引燃只需一簇火苗,这战事怕是不远了。”
“在青山帮的时候,你就总是这般。”尉迟十三弦放下吃干净的饭碗,自己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以前我只知道替主子办事,可跟着你之后,我看见东珑城百姓如何被当地官僚富商压榨,这才明白天下危机竟不是一句玩笑话。”
燕陇王朝徒留一具华丽空壳,实际内部腐朽不堪,任谁都会窥伺这块无人看管的肥肉。
“但是你又如何改变?”
然而尉迟十三弦却话锋一转,剑眉微蹙,直直的盯着李灯孤。
“青山帮在你带领下落脚珑城,就算一次次抵御了朝廷的围剿,但我们不还是只在东边境盘踞,如何能管得了这天下的事情?”
李灯孤将目光从窗外收回,他没有理会尉迟十三弦迫切的目光,平静开口。
“尉迟十三弦,你这是在劝我和你回去吗?”
“我……”
尉迟咬咬牙,她从袖子中掏出一张微微褶皱的密信,递到了李灯孤面前。
“太子大人从未向别人提起我的存在,但是皇帝身边的宦官沈鸠,却在我来当曲没几天后突然派飞鸽传书找到了我。”
听到沈鸠这个名字,李灯孤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他伸手拿过了那封密信。
上面是极其张扬的字迹,意思是太子已经将青山帮一事转交于他,邀尉迟十三弦秘密会面。
“宦官沈鸠,此为何人?”
李灯孤皱皱眉头,仿佛从未听过此人姓名。
“你离开当曲许久,再加上他几乎不在朝廷露面,自然不知道他。”
尉迟十三弦面容严肃,说道。
“若苏磊是皇帝明面上最为亲信的臣子,那沈鸠便是暗面中的那一个,此人曾在先皇手下做事,如今跟随当朝皇帝多年,一生做了不知多少心狠手辣之事。”
“未曾想皇帝竟对我如此上心,这般老臣都要搬出来对付我。”
李灯孤冷笑,扔下了手中的密信。
“若真像他所说那般,青山帮一事转交于他,太子大人必然会提前传信于我。但是我收到的例信依旧照常,如此可见,他暗中连我的踪迹都寻到了,根本没有请示太子大人。”
尉迟十三弦身体往前一倾,语气里带上了些哀求。
“我知道,你一直让我回青山帮是念我身份特殊,但是我也同样这样想,沈鸠的目标即是皇帝的目标,你留在当曲凶多吉少……”
李灯孤静静的听完尉迟十三弦的话,他拿起茶壶,为她续上一杯茶,又为自己的茶杯斟满。
双手捧起茶杯,李灯孤朝尉迟十三弦微微一笑。
“能被尉迟姑娘如此关心,并获得姑娘的追随,是我李某三生有幸。”
尉迟十三弦一愣,她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却看见李灯孤似是以茶代酒般,一口喝掉了杯里的茶。
放下茶杯,李灯孤的笑缓缓收起,转而是凝重与从容。
“但早在我离开青山帮时,我就已经决定,这一趟不改变这天下,我便无颜面见青山帮的兄弟。”
“我总有预感,这天下该到了混乱的时候,如今来到当曲,我也确定自己的预言没有出错。”
“青山帮是我三年的心血,寨子里的兄弟姐妹都是为了安稳日子而来,既然有这般责任,那我总要做点什么。”
说罢,李灯孤起身,恭敬地给尉迟十三弦行了个礼。
“这些年多亏了你青山帮才能走到今天,如今就原谅我这帮主无能,还要拜托你再帮我看管一段时间,李幽恨就此谢过了。”
看着李灯孤推门离开,尉迟十三弦想开口说什么,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她看着眼前的茶杯荡漾扑闪的烛光,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三月,青山帮帮主依旧下落不明,圣上身边沈大人欲插手此事,手下请太子大人明鉴。”
纸卷与那封密信都被尉迟十三弦系在了信鸽的爪子上,那白鸽用自己尖尖的喙啄了啄纸条的边缘,旋即拍拍翅膀,顺着客栈敞开的窗户飞了出去,不多时便融入了夜色,再也看不见羽毛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