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 第602章 匈奴向导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第602章 匈奴向导

    “以战养战?”尉缭眉头微皱,听到这个提议连连点头。

    可他随即想到了其中的弊端,“这倒是个主意,不过如此一来,大军的行踪恐怕就难以隐匿了。”

    尉缭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尽管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劫掠匈奴部落之后,秦军的位置很可能会暴露。这无疑会给后续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和风险。

    而且尉缭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匈奴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远胜秦军。一旦他们发现秦军的踪迹,通过抄近道将消息传出去,匈奴大军势必会采取相应的对策,会引来更多的匈奴骑兵围攻。

    然而,面对尉缭的顾虑,秦然却颇为淡定。他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太尉大人,你可曾听闻过一句话?”

    尉缭闻言,疑惑地看向秦然,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只见秦然面色凝重,缓缓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重锤,敲击在尉缭的心上。

    秦然的意思很明显,他根本不在乎匈奴人是否会告密。因为在他眼中,匈奴人与大秦本就是敌对关系。

    而且,匈奴人一旦上了马,便是凶悍的骑兵,对大秦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从一开始,秦然就没打算放过这些匈奴人。

    “你的意思是?”

    尉缭满脸惊愕,对秦然的话感到难以置信。

    “不可!!”

    “百姓是无辜的!”

    他毫不犹豫地大声喊道,声音中透露出坚决的反对。

    尉缭的语气充满了对无辜百姓的怜悯和同情。

    尉缭终于完全理解了秦然的意思,但他的反应却让秦然恨不得立刻给尉缭一个白眼。

    “迂腐!!”

    不过,也并未完全出乎秦然的意料。

    毕竟,尉缭当初之所以辞官离秦,就是因为他觉得秦国的杀戮太多,违背了他的初衷。

    不过,让秦然没有想到的是,尉缭对匈奴人竟然也会有这样的怜悯之心。

    “太尉大人!!”

    秦然怒视着尉缭,提高了音量,“匈奴人与六国人可是完全不同的。”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诸侯各国可以说都源自商、周王朝,说是同宗同源也不为过。”

    “无论最终是大秦一统天下,还是其他诸侯国获胜,胜利者对于天下百姓都不会太过苛刻。”

    紧接着秦然话锋一转,“可匈奴人呢?他们只知道烧杀抢掠,根本不把天下百姓当人看!”

    说到这里,秦然的情绪愈发激动,“对于这种敌人,你还要心慈手软吗!!”

    怒吼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要将尉缭的犹豫彻底击碎。

    “这...”,

    尉缭面露难色,心中似乎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毕竟是活生生的一条条生命啊。”

    然而,秦然紧接着说道,“匈奴人不死,那么死的便是我大秦的百姓。”他的声音冷酷,让尉缭有些动摇起来。

    “虽然蒙恬将军的奏报中没有细说,可是我却知道,边关一带的百姓面对匈奴的铁骑是何等的无力!”

    秦然的情绪越发激动起来,他瞪大了眼睛,怒视着尉缭,“当屠刀悬颈之时,太尉大人可曾想过我大秦的百姓?!!”

    最后一句话,秦然几乎是吼出来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尉缭彻底认清现实——匈奴人是大秦的敌人,他们的存在只会给大秦带来灾难和痛苦。

    在秦然的眼中,匈奴人根本不值得同情。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边关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大秦的百姓将会继续遭受匈奴的屠杀。

    即使解决了粮草补给的问题,可摆在蒙恬面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

    “向导。”

    “草原太过辽阔,一望无际,根本没有什么明显的标记。如果铁骑深入草原,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

    尉缭皱起眉头,显得有些忧虑。

    经过秦然的一番劝说,尉缭不再纠结于斩草除根的问题。

    而是意识到秦然一开始所提起的“向导”重要性,在广袤的草原上,没有可靠的向导,秦军的行动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向导确实是个大问题啊。”

    秦然也沉声说道。

    “我大秦出长城较少,对草原的了解也非常有限。目前来看,只能让蒙恬派出精骑,一步一步地向北方延伸,探索草原的地形和路线。”

    秦然沉思片刻后说道。

    “同时,还可以多抓一些匈奴牧民,将他们带回长城以内。”

    “对这些匈奴人要善加教导,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向导。”

    对于向导的问题,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毕竟,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多且可靠的向导并非易事。

    现在看来,只能依靠自己培养或者抓捕匈奴人来解决这个难题了。

    “让匈奴人做向导?这怎么能可靠,若是他们里应外合,大军必然遭受重创。”

    尉诧异的说道。

    他不明白,刚才秦然还在信誓旦旦的跟他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现在这么重要的事,却选择相信匈奴人。

    “尉缭你无所不知。”

    “有些事情,有些人还是可以相信的。”

    “匈奴人一辈子生活在草原之上,他们没见过繁华的城池。”

    “不用说见到大秦繁华的帝都,就是各郡的郡治也也足以让他们震惊了。”

    “有些匈奴人也向往关中百姓的生活。”

    “假以赏赐,匈奴人未必不能为大秦效命。”

    秦然笑着说道。

    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原的文化,可以同化一切。

    有的匈奴人甚至会以自己得到秦人的身份而自豪。

    “真的会如此?”

    尉缭抱着怀疑的态度问道。

    在他看来,匈奴人和秦人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定会!”

    秦然点了点头,给尉缭吃了一颗定心丸。

    两人说着,已经到了太尉府。

    根据秦然的建议,尉缭立刻亲自书写了一份送往上谷的书信。

    其内容便是两色刚刚讨论始末的总结。

    抵御匈奴侵袭的同时,让蒙恬派人开始绘制上谷以北草原三十里的详细地图。

    接着便是五十里、一百里。

    等到开春之时,再根据这份地图,派出精骑骚扰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