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 第558章 蒙氏一族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第558章 蒙氏一族

    第558章 蒙氏一族

    安抚完王翦、王贲两父子之后,赵高缓缓地直起身子,然后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再次拿起放在一旁桌案上的一捆崭新的竹简。

    此时,大殿之上原本安静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骚动起来。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赵高手中的竹简上,眼中纷纷流露出期盼之色。

    尤其是那些身经百战、统领千军万马的领兵大将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胸膛随着紧张的心情微微起伏。

    这些将领们心中都很清楚,既然已经对王翦、王贲父子进行了封赏,那么接下来必然还会对其他领兵大将进行赏赐。

    果不其然,只听见赵高略微提高了声音喊道,“蒙武、蒙恬!”

    “末将在!”

    伴随着两声中气十足的回应,蒙武和蒙恬跨步而出,跪拜在地,恭敬地朝着上方行礼。

    此时此刻,两人的内心同样激动万分,难以自抑。毕竟能够站在这里接受封赏,无疑是对他们多年来为大秦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最大认可。

    只见赵高面无表情,继续念道,“蒙氏一族世代效忠大秦,忠心耿耿。无论是东出六国,还是在抵御外敌入侵,皆立下了赫赫战功。”

    “今特赐上将军蒙武为武忠侯。晋蒙恬为大庶长。”

    赵高一边念着竹简上的内容,一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觉得皇帝对这些领兵大将的封赏有些太高了。

    尽管蒙氏一族此次所获得的封赏相较于王氏一族的一门双侯稍显逊色,但依然是绝无仅有的了。

    要知道,蒙武可是二十阶的列侯,而蒙恬则晋升为十八阶的大庶长,其地位仅次于关内侯和列侯,也是尊贵无比。

    如此恩宠,放眼整个大秦朝堂,仅次于王氏一族了。

    “陛下!蒙氏一族何德何能,陛下如此恩重!!”

    蒙武、蒙恬二人连忙喊道。

    蒙武知道,他立下的军功相比于王翦实际上差了很多,至于蒙恬乃是年轻一代的将领,比起王贲的战功也差了不止一点,可皇帝仍然如此重赏。

    这让他们蒙氏一族如何报答,唯有战死沙场。

    “蒙家对大秦、对朕的忠心,朕知晓。”始皇帝面带微笑,缓缓开口说道。

    他的目光落在下方跪着的蒙武、蒙恬人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和信任。

    “日后,为大秦建功立业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中带有一丝鼓励之意。

    “蒙武老将军,你也已经年事已高,就不必再舟车劳顿返回临淄了。留在这咸阳城内安心颐养天年吧。至于临淄的防务,朕自有安排。”

    “诺!”

    “谢陛下!!”

    蒙武再次叩首。

    而始皇帝则是将视线看向了一旁的蒙恬身上,眼中闪过一抹期待之色,“至于蒙恬...如今北地,匈奴猖獗,时常侵扰。你可有胆量率领大军前往上谷,与那些匈奴一决高下?”

    下方的蒙恬听闻此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只见他猛地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始皇帝,大声回应道,“末将蒙恬愿前往上谷抵御匈奴,以护我大秦疆土,保我大秦子民安宁!”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之上都回荡着蒙恬激昂豪迈的声音。

    此时此刻的蒙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大秦而战,哪怕是马革裹尸,也绝不能辜负皇帝的期待。

    听到蒙恬如此干脆利落的回答,始皇帝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不愧是朕看重的人。既然有这般勇气和决心,实乃我大秦之幸!”

    紧接着,始皇帝向前迈了两步,提高音量朗声道,“传朕诏令,即刻任命蒙恬为统帅,率领五万精锐骑兵北上上谷,迎击匈奴!”

    “一定让那些匈奴知道我大秦铁骑的厉害!”

    “诺!!!”

    当王家和蒙家都接受完封赏后,此刻大殿内的群臣们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索,皇帝陛下的心思让人难以捉摸。

    他们完全跟不上皇帝的节奏,谁也无法猜出接下来皇帝会对其他臣子做出怎样的封赏。

    不过,尽管大家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但所有人的目光却几乎同时看向了王翦与蒙恬身后的第三人,秦然。

    这位在大殿之上备受瞩目的人,现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一时间,众人的心中开始有各种猜测。

    有人认为秦然一定会得到更为丰厚的赏赐,也有人觉得他可能会被委以重任,统领一方军事,毕竟蒙武留在咸阳,临淄重地便无人驻守了。

    更有甚者猜测他也可能会获得很高的爵位或官职。总之,关于秦然即将受到何种封赏,众人皆好奇起来。

    而处于众人视线中心的秦然,此刻内心也是起伏不定,难以平静。

    他敏锐地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目光,这些目光仿佛一道道无形的压力,让他感到些许不安和忐忑。

    毕竟,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究竟会如何对他如何封赏。

    要知道,秦然不仅有着灭国之功,还在平定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

    如此功绩,着实令人瞩目。

    更何况在此之前,他被封为了前将军、上卿这些要职,还兼任了公子扶苏的老师。